成语解释、出处

  • 唇红齿白【chún hóng chǐ bái】

    成语解释:嘴唇红,牙齿白。形容人容貌俊美。

    成语出处:明·胡文焕《琼琚记·桑下戏妻》:“只见唇红齿白,桃花脸,绿鬓朱颜柳叶眉,因此不忍而去。”

  • 灯红酒绿【dēng hóng jiǔ lǜ】

    成语解释:形容奢侈糜烂的生活。

    成语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十三回:“(玉生)侧着头想了一会道‘灯红酒绿’好吗?”

  • 纷红骇绿【fēn hóng hài lǜ】

    成语解释:纷:纷披;红:指红花;骇:散乱;绿:指绿叶。纷披散乱的红花绿叶。形容花草树木随风摆动。

    成语出处:唐·柳宗元《袁空渴记》:“每风自四山而下,振动大木,掩苒众草,给红骇绿,蓊郁香气。”

  • 好丹非素【hào dān fēi sù】

    成语解释:爱好红色,反对白色。比喻对事物有偏见。

    成语出处:南朝梁·江淹《杂体诗序》:“至于世之诸贤,各滞所速,莫不论甘则忌辛,好丹则非素。”

  • 红豆相思【hóng dòu xiāng sī】

    成语解释:红豆:植物名,又叫相思子,古人常用以象征爱情。比喻男女相思。

    成语出处:唐·王维《相思》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 红粉青楼【hóng fěn qīng lóu】

    成语解释:红粉:原指红色的铅粉,为女子化妆用品,后借指美女;青楼:妓院。泛称有女色或可寻欢的场合。

    成语出处:清·魏秀仁《花月痕》第一回:“若舞衫歌扇,转瞬皆非,红粉青楼,当场即幻,还讲甚么情呢?”

  • 红男绿女【hóng nán lǜ nǚ】

    成语解释:指穿着各种漂亮服装的青年男女。

    成语出处:清 舒位《修箫谱传奇》:“红男绿女,到如今野草荒田。”

  • 红白喜事【hóng bái xǐ shì】

    成语解释:红指结婚做寿,白指丧事,并到一起说就是红白喜事。

    成语出处:清·杨静亭《都门杂咏·时尚门·知单》:“居家不易是长安,俭约持躬稍自宽;最怕人情红白事,知单一到便为难。”

  • 红颜薄命【hóng yán bó mìng】

    成语解释:红颜:美女的容颜;薄命:命运不好。旧时指女子容貌美丽但遭遇不好(多指早死、寡居或丈夫不好)。

    成语出处:《汉书·孝成许皇后传》:“其余诚太迫急,奈何?妾薄命,端遇竟宁前。”元·无名氏《鸳鸯被》第三折:“总则我红颜薄命。”

  • 红情绿意【hóng qíng lǜ yì】

    成语解释:形容艳丽的春天景色。

    成语出处:宋·文同《约春》诗:“红情绿意知多少,尽入泾川万树花。”

  • 红叶题诗【hóng yè tí shī】

    成语解释:唐代宫女良缘巧合的故事。比喻姻缘的巧合。

    成语出处:宋·刘斧《青琐高议·流红记》

  • 红日三竿【hóng rì sān gān】

    成语解释:指天已大亮,时候不早。

    成语出处:《南齐书·天文志上》:“永明五年十一月丁亥,日出高三竿,朱色赤黄。”

  • 红杏出墙【hóng xìng chū qiáng】

    成语解释:形容春色正浓,情趣盎然。

    成语出处:宋·叶绍翁《游小园不值》:“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 花红柳绿【huā hóng liǔ lǜ】

    成语解释:红红的花,绿绿的柳条。形容颜色鲜艳纷繁

    成语出处:五代·前蜀·魏承班《生查子》词:“花红柳绿间晴空。”

  • 红装素裹【hóng zhuāng sù guǒ】

    成语解释:指衣着淡雅的妇女。也形容雪后天晴,红日和白雪相映衬的景色。

    成语出处:毛泽东《沁园春·雪》词:“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 绿肥红瘦【lǜ féi hóng shòu】

    成语解释:绿叶茂盛,花渐凋谢。指暮春时节。也形容春残的景象。

    成语出处:宋·李清照《如梦令》词:“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 青红皂白【qīng hóng zào bái】

    成语解释:皂:黑色。青、红、黑、白四色。比喻事情的是非或原因。

    成语出处: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6卷:“州官得过了贿赂,那管青红皂白,竟断道:‘夏家欠林家二千两。’”

  • 万紫千红【wàn zǐ qiān hóng】

    成语解释:形容百花齐放,色彩艳丽。也比喻事物丰富多彩。

    成语出处:宋·朱熹《春日》诗:“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 纡朱怀金【yū zhū huái jīn】

    成语解释:纡:系结;朱:朱绂,系印的红色丝带;怀:怀藏;金:金印。比喻做了大官。

    成语出处:汉·扬雄《法言·学行》:“或曰使我纡朱怀金,其乐不可量也。”

  • 又红又专【yòu hóng yòu zhuān】

    成语解释:具有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又掌握专业知识和专门技术。

    成语出处: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大会开幕式上的讲话》:“绝大多数科学技术人员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努力同工农兵相结合,满腔热情地对待自己从事的科学技术工作,作出了成绩……就整个说来,不愧是我们工人阶级自己的又红又专的科学技术队伍。”

  • 朱唇皓齿【zhū chún hào chǐ】

    成语解释:鲜红的双唇,雪白的牙齿。形容容貌美丽。

    成语出处:战国楚·屈原《大招》:“朱唇皓齿,嫭以姱只。”

  • 朱楼碧瓦【zhū lóu bì wǎ】

    成语解释:指华丽的楼房。

    成语出处:宋·王安石《寄题郢州白雪楼》诗:“朱楼碧瓦何年有,榱桷连空欲惊矫。”

  • 朱楼绮户【zhū lóu qǐ hù】

    成语解释:富丽华美的楼阁。

    成语出处:明·张居正《赠国子马生行》:“不见当年许史家,朱楼绮户青云逼。一朝宠失门祚衰,堂前一一生荆棘。”

  • 朱唇玉面【zhū chún yù miàn】

    成语解释:指美女。

    成语出处:隋·江总《杂曲》之三:“宝钗翠鬓还相似,朱唇玉面非一行。”

  • 白发朱颜【bái fà zhū yán】

    成语解释:颜:脸色。头发斑白,脸色通红。形容老人容光焕发。

    成语出处:明·无名氏《渔樵闲话》第二折:“绿衣黄里颠倒用,白发朱颜喜怒看。”

  • 姹紫嫣红【chà zǐ yān hóng】

    成语解释:姹、嫣:娇艳。形容各种花朵娇艳美丽。

    成语出处:明·汤显祖《牡丹亭·惊梦》:“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 赤口毒舌【chì kǒu dú shé】

    成语解释:赤:火红色。形容言语恶毒,出口伤人。

    成语出处:唐·卢仝《月蚀》诗:“鸟为居停主人不觉察,贪向何人家,行赤口毒舌,毒虫头上却吃月,不啄杀。”

  • 赤绳系足【chì shéng jì zú】

    成语解释:赤绳:红绳;系:结、扣。旧指男女双方经由媒人介绍而成亲。

    成语出处:唐·李复言《续玄怪录》:“固问囊中何物,曰:‘赤绳子耳!以系夫妻之足,及其生则潜用相系,虽仇敌之家,贵贱悬隔,天涯从宦,吴楚异乡,此绳一系,终不可绾。’”

  • 赤贫如洗【chì pín rú xǐ】

    成语解释:赤贫:穷得一无所有。形容极其贫穷。

    成语出处:《先哲丛谈物茂卿》:“初卜居于芝街,时赤贫如洗,古耕殆不给衣食。”

  • 赤胆忠心【chì dǎn zhōng xīn】

    成语解释:赤:比喻真纯。形容十分忠诚。

    成语出处:明·汤显祖《还魂记·淮警》:“贼子豪雄是李全,忠心赤胆向胡天,靴尖踢倒长天堑,却笑江南土不坚。”

  • 赤舌烧城【chì shé shāo chéng】

    成语解释:赤:火红色。赤舌如火,足以烧城。比喻毁谤或挑拔离间的话非常伤害人。

    成语出处:汉·扬雄《太玄经·干》:“赤舌烧城,吐水于瓶。”

  • 赤地千里【chì dì qiān lǐ】

    成语解释:赤:空。形容天灾或战争造成大量土地荒凉的景象。

    成语出处:《韩非子·十过》:“晋国大旱,赤地千里。”

  • 赤子之心【chì zǐ zhī xīn】

    成语解释:赤子:初生的婴儿。比喻人心地纯洁善良。

    成语出处:《孟子·离娄下》:“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 柳绿花红【liǔ lǜ huā hóng】

    成语解释:形容明媚的春天景象。也形容颜色鲜艳纷繁。

    成语出处:五代蜀·魏承班《生查子》词:“花红柳绿间晴空。”

  • 柳绿桃红【liǔ lǜ táo hóng】

    成语解释:桃花嫣红,柳枝碧绿。形容花木繁盛、色彩鲜艳的春景。

    成语出处:唐·王维《田园》诗:“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春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