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出处

  • 八斗之才【bā dǒu zhī cái】

    成语解释:才:才华。比喻人极有才华。

    成语出处:《南史·谢灵运传》:“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

  • 拔刀相助【bá dāo xiāng zhù】

    成语解释:旧小说中多指打抱不平。

    成语出处:宋·释道元《景德传灯录》卷二十二:“师曰:‘路见不平,所以按剑。’”

  • 百发百中【bǎi fā bǎi zhòng】

    成语解释:形容射箭或打枪准确,每次都命中目标。也比喻做事有充分把握。

    成语出处:《战国策·西周策》:“楚有养由基者,善射,去柳叶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

  • 百里挑一【bǎi lǐ tiāo yī】

    成语解释:一百个当中就挑出这一个来。形容人才出众。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二十回:“姑爷年纪略大几岁,并没有娶过的,况且人物儿长的是百里挑一的。”

  • 百无一能【bǎi wú yī néng】

    成语解释:什么都不会做。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三十二回:“宋江道:‘我自百无一能,虽有忠心,不能得进步。’”

  • 奔逸绝尘【bēn yì jué chén】

    成语解释:奔逸:疾驰;绝尘:脚不沾尘土。形容走得极快。也形容人才十分出众,无人企及。

    成语出处:《庄子·田子方》:“夫子奔逸绝尘,而回瞠若乎其后矣。”

  • 拔群出萃【bá qún chū cuì】

    成语解释:高出众人。多指才能。

    成语出处:《晋书·夏侯湛传》:“弱年而入公朝,蒙蔽而当显举,进不能拔群出萃,却不能抗排当世。

  • 拔类超群【bá lèi chāo qún】

    成语解释:同“拔萃出类”。指高出众人。

    成语出处:语出《孟子·公孙丑上》:“出于其类,拔乎其萃,自生民以来,未有盛于孔子也。”

  • 百不当一【bǎi bù dāng yī】

    成语解释:当:抵挡。一百个抵挡不住一个。

    成语出处:汉·荀悦《汉纪·文帝纪下》:“平易相远,山谷幽涧,仰高临下,此弓弩之地也,短兵百不当一。”

  • 别树一旗【bié shù yī qí】

    成语解释:比喻与众不同,加成一家。

    成语出处: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七:“唐义山、香山、牧之、昌黎,同学杜者;今年内其诗集,都有是别树一旗。”

  • 才高意广【cái gāo yì guǎng】

    成语解释:才学高的人,抱着奢望,难以成事。

    成语出处:明·胡震亨《唐音癸签》:“大抵才高意广,如孔北海之徒。”

  • 才疏志大【cái shū zhì dà】

    成语解释:才干有限而抱负很大。

    成语出处:《后汉书·孔融传》:“融负其高气,志在靖难,而才疏意广,迄无成功。”

  • 才貌双全【cái mào shuāng quán】

    成语解释:才学相貌都好。

    成语出处: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风月瑞仙亭》:“孩儿见他文章绝代,才貌双全,必有荣华之日,因此上嫁了他。”

  • 才高八斗【cái gāo bā dǒu】

    成语解释:比喻人极有才华。

    成语出处:《南史·谢灵运传》:“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

  • 才子佳人【cái zǐ jiā rén】

    成语解释:泛指有才貌的男女。

    成语出处:宋·晁补之《鹧鸪天》词:“夕阳芳草本无恨,才子佳人自多愁。”

  • 材大难用【cái dà nán yòng】

    成语解释:原意是能力强难用于小事。后形容怀才不遇。

    成语出处:《庄子·逍遥游》:“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立之涂,匠者不顾。今子之言,大而无用,众所同去也。”

  • 超群出众【chāo qún chū zhòng】

    成语解释:指超出众人。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十卷:“你道生得如何?……即非倾国倾城色,自是超群出众人。”

  • 超群绝伦【chāo qún jué lún】

    成语解释:伦:同辈。超出一般人,没有可以相比的。

    成语出处:《三国志·蜀书·关羽传》:“亮知羽护前,乃答之曰:‘孟起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黥、彭之徒,当与益德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

  • 超轶绝尘【chāo yì jué chén】

    成语解释:轶:车辙;超轶:指后车超过前车;绝尘:脚不沾尘土。形容奔跑得极快。

    成语出处:《庄子·徐无鬼》:“天下马有成材,若恤若失,若丧其一,若是超轶绝尘,不知其所。”

  • 措置裕如【cuò zhì yù rú】

    成语解释:措置:处理,安排;裕如:从容不迫,很有办法的样子。处理事情从容不迫。常用来称赞人有办事的才能和经验。

    成语出处:清·刘坤一《提督因疾出缺请旨简放折》:“前署苏松、福山等镇篆务措置裕如,堪以很令署理。”

  • 才华盖世【cái huá gài shì】

    成语解释:盖:覆盖,超过。才能很高,远远超过当代的人。

    成语出处:曾朴《孽海花》第三回:“他做宗人府主事时候,管宗人府的便是明善主人,是个才华盖世的名王。”

  • 才华横溢【cái huá héng yì】

    成语解释:才华:表现于外的才能。多指文学艺术方面而言,很有才华。

    成语出处:清·曾国藩《曾国藩家书·道光26年4月16日》:“温弟时文已才华横溢,长安诸友多称赏之。”

  • 才夸八斗【cái kuā bā dǒu】

    成语解释:夸耀才华出众。

    成语出处: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结构》:“吾谓技无大小,贵在能精……否则才夸八斗,胸号五车,为文仅称点鬼之谈,著书惟供覆瓿之用,虽多亦奚以为?”

  • 才轻德薄【cái qīng dé bó】

    成语解释:才识疏浅,德行不高。常用作自谦之词。同“才疏德薄”。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衣锦还乡》第一折:“想小官生居寒门,长在白屋,才轻德薄,智穷量浅,有劳先生不弃相探也。”

  • 才疏德薄【cái shū dé bó】

    成语解释:才识疏浅,德行不高。常用作自谦之词。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东篱赏菊》第三折:“小生才疏学薄,敢劳大人下降,真乃蓬荜生辉也。”

  • 才学兼优【cái xué jiān yōu】

    成语解释:才能和学问都优秀。

    成语出处:《隋唐演义》第三六回:“恐翰林院草来不称朕意,思卿才学兼优,必有妙论,故召卿来,为朕草一诏。”

  • 超今冠古【chāo jīn guàn gǔ】

    成语解释:冠:超出众人。超越古今。

    成语出处:唐,韩愈《贺册尊号表》:“众美备具,名实相当,赫赫巍巍,超今冠古。”

  • 超类绝伦【chāo lèi jué lún】

    成语解释:指超出寻常,无与伦比。

    成语出处:明·李贽《答耿司寇书》:“故使克明即不中举……亦当为天地间有数奇品,超类绝伦,而可以公眼前蹊径限之欤?”

  • 超前绝后【chāo qián jué hòu】

    成语解释:指超越前人,以后也无一可相比。

    成语出处:南朝·梁·沈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绝后光前”李善注引《晋起居注·安帝诏》曰:“元功盛德,超前绝后。”

  • 超群轶类【chāo qún yì lèi】

    成语解释:超出众人,在同辈中拔尖。同“超群拔类”。

    成语出处: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138回:“这骕郎文艺固是超群轶类,恰与素臣天生神力仿佛。”

  • 超群越辈【chāo qún yuè bèi】

    成语解释:超越众人和同辈。

    成语出处:唐·陈子昂《为将军程处弼谢放流表》:“臣山东孤子,朝无亲故。性识愚鲁,非有才能。陛下超群越辈,崇以荣宠。”

  • 超世绝伦【chāo shì jué lún】

    成语解释:超出世人和同辈。

    成语出处:汉·蔡邕《陈寔碑》:“群僚贺之,皆举手曰,颖川陈君,超世绝伦。”

  • 出群拔萃【chū qún bá cuì】

    成语解释:拔,超出;萃,原为草丛生的样子。指卓越出众,非同一般。

    成语出处:唐·韩愈《与崔群书》:“诚知足下出群拔萃,无谓仆何从而得之也。”

  • 出一头地【chū yī tóu dì】

    成语解释:指当避开此人让其高出众人一头之地。后以之比喻高人一着。

    成语出处:宋·欧阳修《与梅圣俞书》:“读轼(苏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

  • 楚楚不凡【chǔ chǔ bù fán】

    成语解释:形容人才出众,不同寻常。

    成语出处:清·袁枚《与何献葵明府书》:“幸为小女择得一婿,楚楚不凡,差强人意。本求西子,翻得东床,想彼苍亦‘与这齿者去其角’之意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