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出处

  • 白龙鱼服【bái lóng yú fú】

    成语解释:白龙化为鱼在渊中游。比喻帝王或大官吏隐藏身分,改装出行。

    成语出处:汉·刘向《说苑·正谏》:“昔日龙下清冷之渊,化为鱼,渔者豫且射中其目。” 汉·张衡《东京赋》:“白龙鱼服,见困豫且。”

  • 闭月羞花【bì yuè xiū huā】

    成语解释:闭:藏。使月亮躲藏,使花儿羞惭。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成语出处:元·王子一《误入桃源》第四折:“引动这撩云拨雨心,想起那闭月羞花貌,撇的似绕朱门燕子寻巢。”

  • 不留余地【bù liú yú dì】

    成语解释:不留一点空余的地方。多形容言语、行动没有留下可回旋的余地。

    成语出处: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十一:“此狐眼光如镜,然词锋太利,未免不留余地矣。”

  • 白鱼赤乌【bái yú chì wū】

    成语解释:为祥瑞之兆。

    成语出处:《史记·周本纪》:“武王渡河,中流,白鱼跃入王舟中,武王俯取以祭。既渡,有火自上复于下,至于王屋,流为乌,其色赤,其声魄云。”

  • 沉鱼落雁【chén yú luò yàn】

    成语解释:鱼见之沉入水底,雁见之降落沙洲。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成语出处:《庄子·齐物论》:“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

  • 池鱼笼鸟【chí yú lóng niǎo】

    成语解释:池里的鱼,笼里的鸟。比喻受束缚而失去自由的人。

    成语出处:晋·潘岳《秋兴赋》:“譬犹池鱼笼鸟,有江湖山薮之思。”

  • 池鱼之殃【chí yú zhī yāng】

    成语解释:比喻受牵连而遭到的祸害。

    成语出处:《剪灯新话·三山福地传》:“汝宜择地而居,否则恐预池鱼之殃。”

  • 池鱼幕燕【chí yú mù yàn】

    成语解释:比喻处境危险极易遭殃的人。

    成语出处:明·刘基《驿传杭台消息石末公有诗见寄次韵奉和并寓悲感》之一:“池鱼幕燕依栖浅,轩鹤冠猴宠渥新。”

  • 得鱼忘筌【dé yú wàng quán】

    成语解释:筌:捕鱼用的竹器。捕到了鱼,忘掉了筌。比喻事情成功以后就忘了本来依靠的东西。

    成语出处:《庄子·外物》:“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

  • 登木求鱼【déng mù qiú yú】

    成语解释:登:攀;木:树。爬到树上找鱼。比喻方向、方法不对,无法达到目的。

    成语出处:宋·苏辙《次韵吴厚秀才见录》:“登木求鱼知我掘,循巢觅兔笑君疏。”

  • 鼎鱼幕燕【dǐng yú mù yàn】

    成语解释:宛如鼎中游动的鱼,帷幕上筑巢的燕子。比喻处于极危险境地的人或事物。

    成语出处: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而将军鱼游于沸鼎之中,燕巢于飞幕之上,不亦惑乎。”

  • 鳄鱼眼泪【è yú yǎn lèi】

    成语解释:鳄鱼:一种生性凶残,捕食人、畜的爬行动物。传说鳄鱼在吞食人畜时,边吃边流眼泪。比喻恶人的假慈悲。

    成语出处:司马文森《风雨桐江》第14章:“‘她也是他们一伙的,别以为她会哭,哭的多伤心呀,’她想,‘那不过是鳄鱼的眼泪罢了!’”

  • 放长线钓大鱼【fáng cháng xiàn diào dà yú】

    成语解释:比喻做事从长远打算,虽然不能立刻收效,但将来能得到更大的好处。

    成语出处:周立波《山乡巨变》上:“我们不妨看看他们如何活动,放长线,钓大鱼,说不定深水里还有大家伙。”

  • 釜底游鱼【fǔ dǐ yóu yú】

    成语解释:在锅里游着的鱼。比喻处在绝境的人。也比喻即将灭亡的事物。

    成语出处:《后汉书·张纲传》:“若鱼游釜中,喘息须臾间耳。”

  • 釜中游鱼【fǔ zhōng yóu yú】

    成语解释:在锅里游着的鱼。比喻处在绝境中的人。也比喻即将灭亡的事物。

    成语出处:《后汉书·张纲传》:“若鱼游釜中,喘息须臾间耳。”

  • 放鱼入海【fàng yú rù hǎi】

    成语解释:比喻放走敌人,留下祸根。

    成语出处:《三国演义》第四二回:“今刘备釜中之鱼,阱中之虎,若不就此时擒捉,如放鱼入海,纵虎归山矣。”

  • 焚薮而田【fén sǒu ér tián】

    成语解释:薮,林薮。比喻取之不留余地,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

    成语出处:《吕氏春秋·义赏》:“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

  • 焚林而田【fén lín ér tián】

    成语解释:烧毁树林以猎取野兽。比喻取之不留余地,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

    成语出处:《韩非子·难一》:“焚林而田,偷取多兽;以诈遇民,偷取一时,后必无复。”

  • 釜中之鱼【fǔ zhōng zhī yú】

    成语解释:在锅里游着的鱼。比喻不能久活。

    成语出处:《元史·王荣祖传》:“彼小国负险自守,釜中之鱼,非久自死。”

  • 浑水摸鱼【hún shuǐ mō yú】

    成语解释:浑水:不清的水。比喻乘混乱的时候从中捞取利益。

    成语出处:老舍《四世同堂 惶惑 十》:“假若事情已定,他大可以马上去浑水摸鱼,管什么上海开仗不开仗。”

  • 混水摸鱼【hùn shuǐ mō yú】

    成语解释:比喻乘混乱的时候从中捞取利益。

    成语出处:马南邨《燕山夜话 一个鸡蛋的家当》:“而他打算把这个拾来的鸡蛋,寄在邻居母鸡生下的许多鸡蛋里一起去孵,其目的更显然是混水摸鱼。”

  • 涸辙枯鱼【hé zhé kū yú】

    成语解释:比喻在困境中急待援救的人。同“涸辙之鲋”。

    成语出处:明·张景《飞丸记·怜儒脱难》:“吹嘘一点灵犀热,涸辙枯鱼沐浩波。”

  • 活蹦乱跳【huó bèng luàn tiào】

    成语解释:欢蹦乱跳,活泼、欢乐,生气勃勃的样子。

    成语出处:曹禺《日出》第四幕:“我一定可以把小东西还是活蹦乱跳地找回来。”

  • 鸡头鱼刺【jī tóu yú cì】

    成语解释:比喻轻微而不被重视的的事物。

    成语出处:

  • 及宾有鱼【jí bīn yoǔ yú】

    成语解释:用别人的鱼请客。比喻借机培植私人势力。

    成语出处:《周易·姤》:“包有鱼,义不及宾也。”孔颖达疏:“言有他人之物,于义不可及宾也。”

  • 竭泽而渔【jié zé ér yú】

    成语解释:掏干了水塘捉鱼。比喻取之不留余地,只图眼前利益,不作长远打算。也形容反动派对人民的残酷剥削。

    成语出处:《吕氏春秋·义赏》:“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

  • 竭泽焚薮【jié zé fén sǒu】

    成语解释:竭:排水。薮:指草野。排干池水捕鱼,烧光草野捉兽。比喻做事不留余地,只顾眼前利益。

    成语出处:《吕氏春秋·义赏》:“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可,而明年无兽。诈伪之道,虽今偷可,后将无复,非长术也。”

  • 枯鱼衔索【kū yú xián suǒ】

    成语解释:穿在绳上的干鱼。形容事物存在的日子已经不多。

    成语出处:《韩诗外传》卷一:“枯鱼衔索,几何不蠹?”

  • 枯鱼之肆【kū yú zhī sì】

    成语解释:比喻无法挽救的绝境。

    成语出处:《庄子·外物》:“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此言,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矣。”

  • 临渊羡鱼【lín yuān xiàn yú】

    成语解释:意思是站在水边想得到鱼,不如回家去结网。比喻只有愿望而没有措施,对事情毫无好处。

    成语出处:《淮南子·说林训》:“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结网。”《汉书·董仲书传》:“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 鲁鱼亥豕【lǔ yú hài shǐ】

    成语解释:把“鲁”字错成“鱼”字,把“亥”字错成“豕”字。指书籍在传写或刻印过程中的文字错误。

    成语出处:晋·葛洪《抱朴子》:“谚云:‘书三写,鱼成鲁,帝成虎。’”《吕氏春秋·察传》:“有读史记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己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

  • 龙阳泣鱼【lóng yáng qì yú】

    成语解释:后以之为失宠之典。

    成语出处:《战国策·魏策四》:“魏王与龙阳君共船而钓,龙阳君得十馀鱼而涕下。……王曰:‘然则何为出涕?’曰:‘臣为王之所得鱼也。’王曰:‘何谓也?’对曰:‘臣之始得鱼也,臣甚喜,后得又益大,今臣直欲弃臣前之所得矣。……臣亦将弃矣,臣安能无涕

  • 马如游鱼【mǎ rú yóu yú】

    成语解释:形容人马熙熙攘攘的景象。同“马如游龙”。

    成语出处:《初学记》卷四引汉·刘桢《鲁都赋》:“日暮宴罢,车骑就衢,盖如飞鹤,马如游鱼。”

  • 你死我活【nǐ sǐ wǒ huó】

    成语解释: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形容斗争非常激烈。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度柳翠》第一折:“世俗人没来由,争长竞短,你死我活。”

  • 暴腮龙门【pù sāi lóng mén】

    成语解释:象鱼仰望龙门而不得上一样。科举时代比喻应进士试不第,后也比喻生活遭遇挫折,处境窘迫。

    成语出处:《太平御览》卷四十引《辛氏三秦记》:“河津一名龙门,巨灵迹犹在,去长安九百里。江海大鱼洎集门下数千,不得上,上则为龙,故云暴腮龙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