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出处

  • 拔苗助长【bá miáo zhù zhǎng】

    成语解释:比喻违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

    成语出处:《孟子·公孙丑上》:“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茫茫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 呆若木鸡【dāi ruò mù jī】

    成语解释:呆:傻,发愣的样子。呆得象木头鸡一样。形容因恐惧或惊异而发愣的样子。

    成语出处:《庄子·达生》:“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者,反走矣。”

  • 东施效颦【dōng shī xiào pín】

    成语解释:效:仿效;颦:皱眉头。比喻胡乱模仿,效果极坏。

    成语出处:《庄子·天运》:“故西施病心而矉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矉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絜妻子而去之走。”

  • 风和日丽【fēng hé rì lì】

    成语解释:和风习习,阳光灿烂。形容晴朗暖和的天气。

    成语出处:清·吴趼人《痛史》:“是日风和日丽,众多官员,都来祭奠。”

  • 风华正茂【fēng huá zhèng mào】

    成语解释:风华:风采、才华;茂:旺盛。正是青春焕发、风采动人和才华横溢的时候。形容青年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精神面貌。

    成语出处:毛泽东《沁园春 长沙》:“恰同学年少,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 负荆请罪【fù jīng qǐng zuì】

    成语解释:负:背着;荆:荆条。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成语出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 邯郸学步【hán dān xué bù】

    成语解释:邯郸:战国时赵国的都城;学步:学习走路。比喻模仿人不到家,反把原来自己会的东西忘了。

    成语出处:《庄子·秋水》:“且子独不闻夫寿陵余子之学行于邯郸与?未得国能,又失其故行矣,直匍匐而归耳。”

  • 狐假虎威【hú jiǎ hǔ wēi】

    成语解释:假:借。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

    成语出处:《战国策·楚策一》:“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 坚持不懈【jiān chí bù xiè】

    成语解释:坚持到底,一点不忪懈。

    成语出处:《清史稿 刘体重传》:“遇大雨,贼决河自卫。煦激励兵团,坚持不懈,贼穷蹙乞降,遂复濮洲。”

  • 鸟语花香【niǎo yǔ huā xiāng】

    成语解释:鸟叫得好听,花开得喷香。形容春天的美好景象。

    成语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九十八回:“云雾渐淡,日色微明,四面也有人烟来往,各处花香鸟语,颇可盘桓。”

  • 铺天盖地【pū tiān gài dì】

    成语解释:一下子到处都是。形容来势很猛。

    成语出处:宋 释惟白《续传灯录 卷二 志仁禅师》:“问:‘如何是和尚家风?’师曰:‘遮天盖地。’”

  • 瓢泼大雨【piáo pō dà yǔ】

    成语解释:像用瓢泼水那样的大雨。形容雨下得非常大的样子。

    成语出处: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十二:“西北悬天起了乌黑的云朵,不大一会,瓢泼大雨到来了,夹着炸雷和闪电,因为三天两头地下雨,道上黑泥总是不干的,出门的人们都是光着脚丫子,顺着道沿走。”

  • 塞翁失马【sài wēng shī mǎ】

    成语解释:塞:边界险要之处;翁:老头。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也许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

    成语出处:《淮南子·人间训》:“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深不可测也。”

  • 舍本逐末【shě běn zhú mò】

    成语解释:舍:舍弃;逐:追求。抛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

    成语出处:《汉书·食货志》:“弃本逐末,耕者不能半,奸邪不可禁,原起于钱。”

  • 守株待兔【shǒu zhū dài tù】

    成语解释:株:露出地面的树根。原比喻希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现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

    成语出处:《韩非子·五蠹》记载:战国时宋国有一个农民,看见一只兔子撞在树根上死了,便放下锄头在树根旁等待,希望再得到撞死的兔子。

  • 万象更新【wàn xiàng gēng xīn】

    成语解释:万象:宇宙间一切景象;更:变更。事物或景象改换了样子,出现了一番新气象。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十回:“如今正是初春时节,万物更新,正该鼓舞另立起来才好。”

  • 亡羊补牢【wáng yáng bǔ láo】

    成语解释:亡:逃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羊逃跑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成语出处:《战国策·楚策》:“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 惟妙惟肖【wéi miào wéi xiào】

    成语解释:描写或模仿的非常逼真。

    成语出处:宋 岳珂《英光堂帖赞》:“永之法,妍以婉,(米)芾之体,峭以健。马牛其风,神合志通;彼妍我峭,惟妙惟肖。”

  • 围魏救赵【wéi wèi jiù zhào】

    成语解释:原指战国时齐军用围攻魏国的方法,迫使魏国撤回攻赵部队而使赵国得救。后指袭击敌人后方的据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

    成语出处:《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 掩耳盗铃【yǎn ěr dào líng】

    成语解释:掩:遮蔽,遮盖;盗:偷。偷铃铛怕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

    成语出处:《吕氏春秋·自知》:“百姓有得钟者,欲负而走,则钟大不可负。以椎毁之,钟况然有声。恐人闻之而夺己也,遽掩其耳。”

  • 养尊处优【yǎng zūn chǔ yōu】

    成语解释:养:指生活。指生活在有人伺候、条件优裕的环境中。

    成语出处:宋·苏洵《上韩枢密书》:“天子者,养尊而处优,树恩而收名,与天下为喜乐者也。”

  • 游手好闲【yóu shǒu hào xián】

    成语解释:指人游荡懒散,不愿参加劳动。

    成语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章帝纪·元和三年诏》:“今肥田尚多,未有垦辟。其悉与赋贫民,给与粮种,务尽地力,勿令游手。”元·无名氏《杀狗劝夫》:“我打你个游手好闲,不务生理的弟子孩儿。

  • 郑人买履【zhèng rén mǎi lǚ】

    成语解释:用来讽刺只信教条,不顾实际的人。

    成语出处:《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 自相矛盾【zì xiāng máo dùn】

    成语解释:矛:进攻敌人的刺击武器;盾:保护自己的盾牌。比喻自己说话做事前后抵触。

    成语出处:《韩非子·难一》:“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莫之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勿能应也。”

  • 坐井观天【zuò jǐng guān tiān】

    成语解释:坐在井底看天。比喻眼界小,见识少。

    成语出处:唐·韩愈《原道》:“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

  • 暴风骤雨【bào fēng zhòu yǔ】

    成语解释:暴、骤:急速,突然。又猛又急的大风雨。比喻声势浩大,发展急速而猛烈。

    成语出处:《老子》第二十三章:“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 姹紫嫣红【chà zǐ yān hóng】

    成语解释:姹、嫣:娇艳。形容各种花朵娇艳美丽。

    成语出处:明·汤显祖《牡丹亭·惊梦》:“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 崇山峻岭【chóng shān jùn lǐng】

    成语解释:崇:高;峻:山高而陡。高大险峻的山岭。

    成语出处:晋·王羲之《兰亭集序》:“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 买椟还珠【mǎi dú huán zhū】

    成语解释:椟:木匣;珠:珍珠。买下木匣,退还了珍珠。比喻没有眼力,取舍不当。

    成语出处:《韩非子·外储说左上》:“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熏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羽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

  • 繁花似锦【fán huā sì jǐn】

    成语解释:繁:多而且茂盛。锦:织有彩色花纹的锦缎。许多色彩纷繁的鲜花,好象富丽多彩的锦缎。形容美好的景色和美好的事物。

    成语出处:曹靖华《点苍山下金花娇》:“我们坐在……繁花似锦的花丛中,听她谈起沙村公社来。”

  • 狂风暴雨【kuáng fēng bào yǔ】

    成语解释:指大风大雨。亦比喻猛烈的声势或处境险恶。

    成语出处:元·杨显之《潇湘雨》第四折:“我沉吟罢仔细听来。原来是唤醒人狂风暴雨。”

  • 云淡风轻【yún dàn fēng qīng】

    成语解释:微风轻拂,浮云淡薄。形容天气晴好。亦作“风轻云淡”。

    成语出处:宋·程灏《春日偶成》:“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 能歌善舞【néng gē shàn wǔ】

    成语解释:擅长歌舞

    成语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29回:“不论才人、美人、嫔妃、彩女,或有色有才,能歌善舞,稍有一技可见者,许报名到显仁宫自献。”

  • 嫦娥奔月【cháng é bēn yuè】

    成语解释:嫦娥:月宫仙子;奔:投向。嫦娥投向月亮。

    成语出处: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怅然有丧。 西汉·刘安《淮南子·览冥训》

  • 失马亡羊【shī mǎ wáng yáng】

    成语解释:泛指祸福得失

    成语出处:明·单本《蕉帕记·揭柬》:“耳不闻斩蛇逐鹿,口不言失马亡羊,一任他桑田变海,海变桑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