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出处

  • 哀鸿遍野【āi hóng biàn yě】

    成语解释:哀鸿:哀鸣的鸿雁。比喻啼饥号寒的灾民。比喻在天灾人祸中到处都是流离失所、呻吟呼号的饥民。

    成语出处:《诗经·小雅·鸿雁》:“鸿雁于飞,哀鸣嗷嗷。”

  • 安步当车【ān bù dàng chē】

    成语解释:安:安详,不慌忙;安步:缓缓步行。以从容的步行代替乘车。

    成语出处:《战国策·齐策四》:“晚食以当肉,安步以当车,无罪以当贵,清静贞正以自虞。”

  • 安土重迁【ān tǔ zhòng qiān】

    成语解释:土:乡土;重:看得重,不轻易。安于本乡本土,不愿轻易迁移。

    成语出处:《汉书·元帝纪》:“安土重迁,黎民之性;骨肉相附,人情所愿也。”

  • 嗷嗷待哺【áo áo dài bǔ】

    成语解释:嗷嗷:哀鸣声;待:等待;哺:喂食。饥饿时急于求食的样子。形容受饥饿的悲惨情景。

    成语出处:《诗经·小雅·鸿雁》:“鸿雁于飞,哀鸣嗷嗷。”汉·荀悦《前汉纪·成帝纪三》:“作治数年,天下遍被其劳,国家疲弊,府库空虚,下至众庶,嗷嗷苦之。”

  • 岸然道貌【àn rán dào mào】

    成语解释:指严肃的神态。

    成语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成仙》:“又八九年,成忽自至,黄巾氅服,岸然道貌。”

  • 白驹过隙【bái jū guò xì】

    成语解释:白驹:白色骏马,比喻太阳;隙:缝隙。象小白马在细小的缝隙前跑过一样。形容时间过得极快。

    成语出处:《庄子·知北游》“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卻,忽然而已。”

  • 白云苍狗【bái yún cāng gǒu】

    成语解释:苍:灰白色。浮云象白衣裳,顷刻又变得象苍狗。比喻事物变化不定。

    成语出处:唐·杜甫《可叹诗》:“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

  • 百无聊赖【bǎi wú liáo lài】

    成语解释:聊赖:依赖。精神上无所寄托,感到什么都没意思。

    成语出处:汉·蔡琰《悲愤》诗:“为复强视息,虽生何聊赖。”

  • 不卑不亢【bù bēi bù kàng】

    成语解释:卑:低、自卑;亢:高傲。指对人有恰当的分寸,既不低声下气,也不傲慢自大。

    成语出处:明·朱之瑜《答小宅生顺书十九首》:“圣贤自有中正之道,不亢不卑,不骄不诌,何得如此也!”

  • 不耻下问【bù chǐ xià wèn】

    成语解释:乐于向学问或地位比自己低的人学习,而不觉得不好意思。

    成语出处:《论语·公冶长》:“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 不负众望【bù fù zhòng wàng】

    成语解释:负:辜负;众:众人;望:期望。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成语出处:熊召政《张居正》第四卷第23回:“宋仪望起复履任之后,果然不负众望。”

  • 不即不离【bù jí bù lí】

    成语解释:即:接近,靠近;离:疏远,离开。指对人既不接近,也不疏远。多指对人似亲非亲、似疏非疏的关系。

    成语出处:《圆觉经》卷上:“不即不离,无缚无脱”

  • 不胫而走【bù jìng ér zǒu】

    成语解释:胫:小腿;走:跑。没有腿却能跑。比喻事物无需推行,就已迅速地传播开去。

    成语出处:汉·孔融《论盛孝章书》:“珠玉无胫而自至者,以人好之也,况贤者之有足乎?”

  • 不刊之论【bù kān zhī lùn】

    成语解释:刊:削除,古代把字写在竹简上,有错误就削去。指正确的、不可修改的言论。

    成语出处:汉·扬雄《答刘歆书》:“是悬诸日月不刊之书也。”

  • 不可磨灭【bù kě mó miè】

    成语解释:磨灭:消失。永远消失不了。指事迹言论等将始终保留在人们的记忆中。

    成语出处:宋·欧阳修《记旧本韩文后》:“韩氏之文,没而不见者二百年,而后大施于今,此又非特好恶之所上下,盖其久而愈明,不可磨灭,虽蔽于暂而终耀于无穷者,其道当然也。”

  • 不可理喻【bù kě lǐ yù】

    成语解释:喻:开导,晓喻。没法跟他讲道理。形容蛮横或固执。

    成语出处: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褐盖》:“此辈不可理喻,亦不足深诘也。”

  • 不露锋芒【bù lù fēng máng】

    成语解释:锋芒:比喻锐气或才干。不显露出锐气或才干。多指有意地将自己的才能、抱负等加以掩饰。

    成语出处:宋·沈括《梦溪笔谈·补笔谈》:“(寇准)能断大事,不拘小节;有干将器,不露锋芒。”

  • 不落窠臼【bù luò kē jiù】

    成语解释:比喻有独创风格,不落旧套。

    成语出处:明·胡应麟《诗薮·内编》四:“初学必从此入门,庶不落小家窠臼。”

  • 不知不觉【bù zhī bù jué】

    成语解释:知:知道;觉:觉察。没有意识到,没有觉察到。现多指未加注意。

    成语出处:明·赵弼《两教辨》:“遂使昏愚之徒,听其妖诞,舍正从邪,醉生梦死,不知不觉。尧舜三代以前,未闻有此教。”

  • 不足为训【bù zú wéi xùn】

    成语解释:足:够得上;训:法则,典范。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或榜样。

    成语出处:明·胡应麟《诗薮续编》卷一:“君诗如风螭巨鲸,步骤虽奇,不足为训。”

  • 不足挂齿【bù zú guà chǐ】

    成语解释:不足:不值得;挂齿:放在嘴上讲。表示不值得一提。

    成语出处:《汉书·孙叔通传》:“此特群盗鼠窃狗盗,何足置齿牙间哉?”

  • 本乡本土【běn xiāng běn tǔ】

    成语解释:指本地,家乡。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古今小说·蒋兴歌重会珍珠衫》:“你老人家女儿多,不把来当事了。本乡本土少什么一夫一妇的,怎舍得与异乡人做小?”

  • 沧海一粟【cāng hǎi yī sù】

    成语解释:粟:谷子,即小米。大海里的一粒谷子。比喻非常渺小。

    成语出处:宋·苏轼《前赤壁赋》:“寄蜉蝣天天地,渺苍海之一粟。”

  • 诚惶诚恐【chéng huáng chéng kǒng】

    成语解释:诚:实在,的确;惶:害怕;恐:畏惧。非常小心谨慎以至达到害怕不安的程度。

    成语出处:汉·杜诗《乞退郡疏》:“奉职无效,久窃禄位,令功臣怀愠,诚惶诚恐。”

  • 城下之盟【chéng xià zhī méng】

    成语解释:指在敌方兵临城下时被迫签订的屈服的和约。

    成语出处:《左传·桓公十二年》:“大败之,为城下之盟而还。”

  • 出神入化【chū shén rù huà】

    成语解释:神、化:指神妙的境域。极其高超的境界。形容文学艺术达到极高的成就。

    成语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二折:“我不曾出声,他连忙答应。金圣叹:‘真正出神入化之笔’。”

  • 出言无状【chū yán wú zhuàng】

    成语解释:说话放肆,没有礼貌。

    成语出处: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73回:“他小主人下了第,正没好气,他却自以为本事大的了不得,便出言无状起来。”

  • 大而无当【dà ér wú dàng】

    成语解释:当:底。虽然大,却无底。原指大得无边际。后多用作表示大得不切合实际、不合用。

    成语出处:《庄子·逍遥游》:“肩吾问于连叔曰:‘吾闻言于接舆,大而无当,往而不返,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

  • 大快人心【dà kuài rén xīn】

    成语解释:指坏人坏事受到惩罚或打击,使大家非常痛快。

    成语出处:清·全祖望《移诘宁守魏某帖子》:“若果有激浊扬清之当道,则乘是狱之起,并其监生而黜之,是为大快人心者矣。”

  • 大器晚成【dà qì wǎn chéng】

    成语解释:大器:比喻大才。指能担当重任的人物要经过长期的锻炼,所以成就较晚。也用做对长期不得志的人的安慰话。

    成语出处:《老子》:“大方无隅,大器晚成。”

  • 大智若愚【dà zhì ruò yú】

    成语解释:某些才智出众的人,看来好象愚笨,不露锋芒。

    成语出处:宋·苏轼《贺欧阳少师致仕启》:“大勇若怯,大智如愚。”

  • 当仁不让【dāng rén bù ràng】

    成语解释:原指以仁为任,无所谦让。后指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推让。

    成语出处:《论语·卫灵公》:“子曰:‘当仁,不让于师。’”

  • 得陇望蜀【dé lǒng wàng shǔ】

    成语解释:陇:指甘肃一带;蜀:指四川一带。已经取得陇右,还想攻取西蜀。比喻贪得无厌。

    成语出处:《后汉书·岑彭传》:“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每一发兵,头鬓为白。”

  • 得心应手【dé xīn yìng shǒu】

    成语解释:得:得到,想到;应:反应,配合。心里怎么想,手就能怎么做。比喻技艺纯熟或做事情非常顺利。

    成语出处:《庄子·天道》:“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

  • 登堂入室【dēng táng rù shì】

    成语解释:堂、室:古代宫室,前面是堂,后面是室。登上厅堂,进入内室。比喻学问或技能从浅到深,达到很高的水平。

    成语出处:《论语·先进》:“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