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出处

  • 诚心诚意【chéng xīn chéng yì】

    成语解释:形容十分真挚诚恳。

    成语出处:《后汉书·马援传》:“开心见诚,无所隐伏。”

  • 诚心实意【chéng xīn shí yì】

    成语解释:形容十分真挚诚恳。

    成语出处:姚雪垠《长夜》二一:“刘老义是一个任性的人,他诚心实意地想要你跟他过日子。”

  • 诚心正意【chéng xīn zhèng yì】

    成语解释:诚:真诚。心意真诚恳切。形容对人十分真挚诚恳。亦作“诚心诚意”。

    成语出处:元·宫大用《范张鸡黍》第一折:“皇天有意为斯文,教人从诚心正意修根本,以至齐家治国为标准。”

  • 椎牛歃血【chuí niú shà xuè】

    成语解释:古时聚众盟誓,杀牛取其血含于口中或以血涂嘴唇,表示诚意。

    成语出处:清·戴名世《纪红苗事》:“或欲有剽掠,则潜结众誓于神,椎牛歃血,乃出所获者,集而瓜分之。”

  • 范张鸡黍【fàn zhāng jī shǔ】

    成语解释:范:范式;张:张劭;鸡:禽类;黍:草本植物,指黍子。范式、张劭一起喝酒食鸡。比喻朋友之间含义与深情。

    成语出处:《后汉书·范式传》载:“范式字巨卿……与汝南张劭为友。劭字元伯。二人并告归乡里。……乃共克期日。后期方至,元伯具以白母,请设馔以候之。”

  • 肺腑之言【fèi fǔ zhī yán】

    成语解释:肺腑:指内心。出于内心的真诚的话。

    成语出处:唐·白居易《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肺腑都无隔,形骸两不羁。”

  • 肝胆相照【gān dǎn xiāng zhào】

    成语解释:肝胆:比喻真心诚意。比喻以真心相见。

    成语出处:宋·赵令畸《侯鲭录》:“同心相亲,照心照胆寿千春。”

  • 感天动地【gǎn tiān dòng dì】

    成语解释:使苍天和大地为之感动。形容诚意感人至深。亦比喻使无情天地受感动。形容冤屈极大。

    成语出处:《列子·黄帝篇》:“夫至信之人,可以感物也。动天地,感鬼神,横六合,而无逆者,岂但履危险,入水火而已哉?”

  • 古道热肠【gǔ dào rè cháng】

    成语解释:指待人真诚、热情。

    成语出处:清 邹弢《三借庐笔谈 余成之》:“同邑余成之,杨蓉裳先生宅相也,古道热肠,颇有任侠气。”

  • 肝胆照人【gān dǎn zhào rén】

    成语解释:肝胆:比喻真心诚意。比喻以真心相见。

    成语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臣愿披腹心,输肝胆,效愚计,恐足下不能用也。”

  • 感激不尽【gǎn jī bù jìn】

    成语解释:感激的心情没有穷尽。形容非常感激。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卷八:“驿官传扬都督之命,将十千钱赠为路费,又备下一辆车儿,差人夫送至姚州普淜驿中居住,张氏心中感激不尽。”

  • 隳胆抽肠【huī dǎn chōu cháng】

    成语解释:犹言披肝沥胆。表示真心诚意。

    成语出处:南朝·梁·刘孝标《广绝交论》:“鸡人始唱,鹤盖成阴,高门旦开,流水接轸,皆愿摩顶至踵,隳胆抽肠。”

  • 竭力虔心【jíe lì qián xīn】

    成语解释:诚心诚意地用全力做某件事情。

    成语出处:南朝梁·萧衍《游钟山大爱敬寺》诗:“始得展身敬,方乃遂心虔。”

  • 金石为开【jīn shí wèi kāi】

    成语解释:金石:金属和石头,比喻最坚硬的东西。连金石都被打开了。形容一个人心诚志坚,力量无穷。

    成语出处:汉·刘向《新序·杂事四》:“熊渠子见其诚心,而金石为之开,况人心乎?”

  • 开诚布公【kāi chéng bù gōng】

    成语解释:指以诚心待人,坦白无私。

    成语出处:《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评》:“开诚心,布公道。”

  • 开诚相见【kāi chéng xiāng jiàn】

    成语解释:开诚:敞开胸怀,显示诚意。形容待人诚恳,显示出真心实意。

    成语出处:《后汉书·马援传》:“且开心见诚,无所隐伏,阔达多大节,略与高帝同。”

  • 开心见诚【kāi xīn jiàn chéng】

    成语解释:见:显现出。披露真心,显示诚意。形容待人诚恳,显示出真心实意。

    成语出处:《后汉书·马援传》:“且开心见诚,无所隐伏,阔达多大节,略与高帝同。”

  • 开心见肠【kāi xīn jiàn cháng】

    成语解释:形容待人诚恳,显示出真心实意。同“开心见诚”。

    成语出处:郭沫若《南冠草》第三幕:“我们有什么话要说,可以舒舒展展地说,说得开心见肠一点。”

  • 开心见胆【kāi xīn jiàn dǎn】

    成语解释:形容待人诚恳,显示出真心实意。同“开心见诚”。

    成语出处:沙汀《困兽记》:“由于眼前田畴对于孟瑜表示出来的爱情,尤其是他那种开心见胆的热忱。”

  • 沥胆披肝【lì dǎn pī gān】

    成语解释:比喻开诚相见。也形容非常忠诚。

    成语出处:唐·黄滔《启裴侍郎》:“沾巾堕睫,沥胆披肝,不在他门,誓于死节。”宋·司马光《体要疏》:“虽访问所不及,犹将披肝沥胆,以效其区区之忠。”

  • 沥胆抽肠【lì dǎn chōu cháng】

    成语解释:犹沥胆披肝。比喻开诚相见。也形容非常忠诚。

    成语出处:《梁书·王僧辩传》:“世受先朝之德,身当将帅之任,而不能沥胆抽肠,共诛奸逆,雪天地之痛,报君父之仇。”

  • 沥胆隳肝【lì dǎn huī gān】

    成语解释:犹沥胆披肝。比喻开诚相见。也形容非常忠诚。

    成语出处:唐·罗隐《冬暮寄裴郎中》诗:“仙郎旧有黄金约,沥胆隳肝更祷祈。”

  • 茅庐三顾【máo lú sān gù】

    成语解释:刘备为请诸葛亮,三次到草庐中去拜访他。后用此典故表示帝王对臣下的知遇之恩。也比喻诚心诚意地邀请或过访。同“草庐三顾”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醉写赤壁赋》第一折:“不肯去兰省一朝登北阙,便想这茅庐三顾到南阳。”

  • 披肝沥胆【pī gān lì dǎn】

    成语解释:披:披露;沥:往下滴。比喻真心相见,倾吐心里话。也形容非常忠诚。

    成语出处:唐·黄滔《启裴侍郎》:“沾巾堕睫,沥胆披肝,不在他门,誓于死节。”宋·司马光《体要疏》:“虽访问所不及,犹将披肝沥胆,以效其区区之忠。”

  • 剖肝沥胆【pōu gān lì dǎn】

    成语解释:比喻开诚相待。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承变色而起曰:公乃汉朝皇叔,故剖肝沥胆以相告,公何诈也?”

  • 齐家治国【qí jiā zhì guó】

    成语解释:整治家庭和治理国家。

    成语出处:《礼记·大学》:“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无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于国。”

  • 犬马之诚【quǎn mǎ zhī chéng】

    成语解释:比喻诚心实意。一般谦称自己的诚意。

    成语出处: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陈思王植传》:“臣伏以为犬马之诚不能动人,譬人之诚不能动天。”

  • 拳拳盛意【quán quán shèng yì】

    成语解释:拳拳:恳切、忠诚的样子。发自内心的真诚而深厚的情谊。

    成语出处:鲁迅《书信·致蒋抑卮》:“拳拳盛意,感莫可言。”

  • 三顾茅庐【sān gù máo lú】

    成语解释:顾:拜访;茅庐:草屋。原为汉末刘备访聘诸葛亮的故事。比喻真心诚意,一再邀请。

    成语出处: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 驷马难追【sì mǎ nán zhuī】

    成语解释:一句话说出了口,就是套上四匹马拉的车也难追上。指话说出口,就不能再收回,一定要算数。

    成语出处:《论语·颜渊》:“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邓析子·转辞》:“一言而非,驷马不能追;一言而急,驷马不能及。”

  • 三顾草庐【sān gù cǎo lú】

    成语解释:刘备为请诸葛亮,三次到草庐中去拜访他。后用此典故表示帝王对臣下的知遇之恩。也比喻诚心诚意地邀请或过访。同“草庐三顾”。

    成语出处: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三国蜀·诸葛亮《出师表》

  • 实心实意【shí xīn shí yì】

    成语解释:指真诚实在的心意。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九回:“五儿听了,句句都是宝玉调戏之意,知这位呆爷却是真心实意的话。”

  • 无虑无忧【wú lǜ wú yōu】

    成语解释:没有一点忧愁和顾虑。同“无忧无虑”。

    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90回:“无虑无忧来佛界,诚心诚意上雷音。”

  • 一诺千金【yī nuò qiān jīn】

    成语解释:诺:许诺。许下的一个诺言有千金的价值。比喻说话算数,极有信用。

    成语出处:《史记·季布栾布列传》:“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 一秉虔诚【yī bǐng qián chéng】

    成语解释:指诚心诚意。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零一回:“那凤姐儿也无心瞻仰圣像, 一秉虔诚,磕了头,举起签筒默默的将那见鬼之事并身体不安等故祝告了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