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出处

  • 安常处顺【ān cháng chǔ shùn】

    成语解释:安:习惯于;处:居住,居于;顺:适合,如意。习惯于平稳的日子,处于顺利的境遇中。

    成语出处:《庄子·养生主》:“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

  • 安常守分【ān cháng shǒu fèn】

    成语解释:分:本分,自己分内的。习惯于平稳的生活,安守本分。

    成语出处:宋·朱熹《朱子语类》卷二十四:“如有一般人,只安常守分,不恁求利,然有时意思亦是求利,察其所安,又看他心所安稳处,一节深一节”。

  • 安常守故【ān cháng shǒu gù】

    成语解释:习惯于日常的平稳生活,保守旧的一套。指守旧不知变革。

    成语出处:明·海瑞《申军门吴尧便宜五事文》:“本院非安常守故人也。至任以来,千万人以鼓舞作兴,翻然改革望之矣。”

  • 安时处顺【ān shí chǔ shùn】

    成语解释:安于常分,顺其自然。形容满足于现状。

    成语出处:《庄子·养生主》:“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

  • 安于现状【ān yú xiàn zhuàng】

    成语解释:对目前的情况习惯了,不愿改变。

    成语出处:王朝闻《论凤姐》第11章:“这样的梦境,与我那不安于现状又不能改变现状的生活实际有关。”

  • 安常履顺【ān cháng lǚ shùn】

    成语解释:习惯于平稳的日子,处于顺利的境遇中。同“安常处顺”。

    成语出处:清·方苞《方任二贞妇传》:“凡士之安常履顺而自检其身,与所以施于家者,其事未若二妇人之艰难也,而乃苟于自恕,非所谓失其本心者与?”。

  • 安常习故【ān cháng xí gù】

    成语解释:习:习惯;故:旧例。安于常规,习惯旧例。形容按照常规和老套办事,守旧而不思变革。

    成语出处:宋·刘挈《论人才》:“有安常习故乐于无事之论,有变古更法喜于敢为之论。”

  • 本性难移【běn xìng nán yí】

    成语解释:移:改变。本质难于改变。

    成语出处:元·尚仲贤《柳毅传书》楔子:“想他每无恩义,本性难移,着我向野田衰草残红里。”

  • 不服水土【bù fú shuǐ tǔ】

    成语解释:不能适应移居地方的气候和饮食习惯。

    成语出处:汉 荀悦《汉纪 武帝纪》:“中国之人,不知其地势,不能服其水土。”

  • 不主故常【bù zhǔ gù cháng】

    成语解释:故常:旧的常规、习惯。不拘于老的一套。

    成语出处:《庄子·天运》:“其声能短能长,能柔能刚,变化齐一,不主故常。”

  • 不足为奇【bù zú wéi qí】

    成语解释:足:值得。不值得奇怪。指某种事物或现象很平常,没有什么奇怪的。

    成语出处:宋·毕仲游《祭范德孺文》:“人乐其大而忘其私,不然则公不足为奇。”

  • 闭关绝市【bì guān jué shì】

    成语解释:封闭关口,不与外界通商。

    成语出处:清·林则徐《拟颁发檄谕英国国王稿》:“外来之物,皆不过以供玩好,可有可无,即非中国要需,何难闭关绝市。”

  • 不便水土【bù biàn shuǐ tǔ】

    成语解释:不能适应移居地方的气候和饮食习惯。同“不服水土”。

    成语出处:

  • 不习地土【bù xí dì tǔ】

    成语解释:对于一个地方的气候条件或饮食习惯不能适应。

    成语出处:《南史·王融传》:“宋弁曰:‘当是不习地土。’”

  • 不习水土【bù xí shuǐ tǔ】

    成语解释:对于一个地方的气候条件或饮食习惯不能适应。

    成语出处:《三国志·吴志·周瑜传》:“不习水土,必生疾病。”

  • 陈规陋习【chén guī lòu xí】

    成语解释:陈旧不合理的规章制度或习惯。

    成语出处:老舍《鼓书艺人》十七:“要是我们不抗战,今天早已经亡国了。陈规陋习也一样,你不跟它斗,它就会压垮你。”

  • 层见迭出【céng chū dié jiàn】

    成语解释:层:重复;迭:一次又一次。指接连不断地多次出现。

    成语出处:李大钊《战后之世界潮流》:“劳工阶级将出许多失业的人,无论何人都已首肯,到处失业的人,已竟层见迭出了。”

  • 吃苦耐劳【chī kǔ nài láo】

    成语解释:耐:禁受得住。能过困苦的生活,也经得起劳累。

    成语出处:周恩来《目前形势和新四军的任务》:“而我们新四军能吃苦耐劳,不怕困难。”

  • 反复无常【fǎn fù wú cháng】

    成语解释:无常:变化不定。形容常常变化,一会儿是这样,一会儿又是那样,变动不定。

    成语出处:南朝·梁·费昶《行路难》诗:“当年翻复无常定。”

  • 风土人情【fēng tú rén qíng】

    成语解释:一个地方特有的自然环境和风俗、礼节、习惯的总称。

    成语出处:清 钮琇《觚剩 七月天》:“若就服食居处而言,以及风土人情之变,真堪发人一嘘。”

  • 风俗人情【fēng sú rén qíng】

    成语解释:指一地相沿而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等。

    成语出处:唐·杜牧《唐故范阳卢秀才墓志》:“因言燕赵间山川夷险,教令风俗人情之所短长。”

  • 古道热肠【gǔ dào rè cháng】

    成语解释:指待人真诚、热情。

    成语出处:清 邹弢《三借庐笔谈 余成之》:“同邑余成之,杨蓉裳先生宅相也,古道热肠,颇有任侠气。”

  • 固执己见【gù zhí jǐ jiàn】

    成语解释:顽固地坚持自己的意见,不肯改变。

    成语出处:《宋史·陈宓传》:“固执己见,动失人心。”

  • 好吃懒做【hào chī lǎn zuò】

    成语解释:好:喜欢、贪于。贪于吃喝,懒于做事。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这样好吃懒做的淫妇,睡到这等日高才起来。”

  • 胡作非为【hú zuò fēi wéi】

    成语解释:胡:乱;非:不对。不顾法纪或舆论,毫无顾忌地做坏事。

    成语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十二回:“或诬好吃懒做,或诬胡作非为。”

  • 积习难改【jī xí nán gǎi】

    成语解释:积习:长期形成的旧习惯。长期形成的旧习惯很难更改。

    成语出处:巴金《小序》:“真是积习难改,拿起笔,就像扭开了龙头,水荷荷地流个不停。”

  • 积重难返【jī zhòng nán fǎn】

    成语解释:重:程度深;返:回转。经过长时间形成的思想作风或习惯,很难改变。

    成语出处:《国语·晋语》:“重,无乃难迁乎?” 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一三·旧制一废难复》:“此又皆势处极重之难返者。”

  • 居官守法【jū guān shǒu fǎ】

    成语解释:旧指做官要遵守法律法规。

    成语出处:《史记·商君列传》:“常人安于故俗,学者溺于所闻,以此两者居官守法可也,非所与论于法之外也。”

  • 积非习贯【jī fēi xí guàn】

    成语解释:指错误长久沿袭,已成习惯。贯,通“惯”。

    成语出处:汉·应劭《〈风俗通〉序》:“至于俗间行语,众所共传,积非习贯,莫能原察。”

  • 积以为常【jī yǐ wéi cháng】

    成语解释:指习惯成自然。同“习以为常”。

    成语出处:《旧唐书·张柬之传》:“今姚府所置之官……唯知诡谋狡算,恣情割剥,贪叨动掠,积以为常。”

  • 积重不反【jī zhòng bù fǎn】

    成语解释:经过长时间形成的思想作风或习惯,很难改变。同“积重难返”。

    成语出处:清·戴名世《〈三山存业〉序》:“当明之初,以科目网罗天下之士,已而诸科皆罢,独以时文相尚,而进士一途遂成积重不反之势。”

  • 积重不返【jī zhòng bù fǎn】

    成语解释:经过长时间形成的思想作风或习惯,很难改变。同“积重难返”。

    成语出处: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三》:“故余谓偏伐阳者,韩非刑名之学;偏补阳者,商鞅富强之术。初用皆有功,积重不返,其损伤根本则一也。”

  • 积习难除【jī xí nán chú】

    成语解释:长期形成的旧习惯很难更改。同“积习难改”。

    成语出处:郭沫若《序〈白毛女〉》:“我们早就呼喊着人民文艺的创造但积习难除,一拿起笔来,总要忸怩作态的。”

  • 积重难反【jī zhòng nán fǎn】

    成语解释:经过长时间形成的思想作风或习惯,很难改变。同“积重难返”。

    成语出处:明·张居正《陈六事疏》:“近来风俗人情,积习生弊,有颓靡不振之渐,有积重难反之几。若不稍加改易,恐无以新天下之耳目,一天下之心志。”

  • 极重不反【jí zhòng bù fǎn】

    成语解释:指长期形成的风俗、习惯、弊端或某种局面难以改变。用于消极方面。同“极重难返”。

    成语出处:清·陈确《答张考夫书》:“今《大学》之为圣经,已成极重不反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