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出处

  • 不教之教【bù jiào zhī jiào】

    成语解释:不以直接的教育方式而进行的教育。指在日常言行中很自然地进行的薰陶。

    成语出处:《吕氏春秋·君守》:“不教之教,无言之诏。”

  • 对症下药【duì zhèng xià yào】

    成语解释:针对病症用药。比喻针对事物的问题所在,采取有效的措施。

    成语出处:《三国志·魏志·华陀传》:“府吏倪寻、李延共止,俱头痛身热,所苦正同。佗曰:‘寻当下之,延当发汗。’或难其异,佗曰:‘寻外实,延内实,故治之宜殊。’即各与药,明旦并起。”

  • 教无常师【jiào wú cháng shī】

    成语解释:受教不必有固定的老师。

    成语出处:《书·咸有一德》:“德无常师,主善为师。”

  • 教亦多术【jiào yì duō shù】

    成语解释:教:教诲;术:方法。教诲人有多种方法。

    成语出处:《孟子·告子下》:“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

  • 母慈子孝【mǔ cí zǐ xiào】

    成语解释:母亲慈祥爱子,子女孝顺父母,是封建社会所提倡的道德风范。

    成语出处:《尚书·康诰》:“天惟与我彝。”孔传:“天与民五常,使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 杀彘教子【shā zhì jiào zǐ】

    成语解释:彘:猪。父母说话算数,教子诚实无欺。

    成语出处:《韩非子·外诸说左上》:“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妻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曾子曰:‘……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遂烹彘也。”

  • 身经百战【shēn jīng bǎi zhàn】

    成语解释:亲身经历过很多次战斗。比喻况历多,经验丰富。

    成语出处:《资志通鉴·后唐纪·庄宗同光三年》:“且群臣或从陛下岁久,身经百战,所得不过一州。”

  • 三迁之教【sān qiān zhī jiào】

    成语解释:比喻选择居住合适的环境以利于教育子女。

    成语出处:汉·刘向《列女传》载:孟母带着年幼的孟子,起初住在公墓附近,孟子就模仿哭丧;后迁居集市,又跟着学商人自吹自夸;孟母迁居学堂附近,孟子从此学习礼节,要求上学。

  • 闻一知十【wén yī zhī shí】

    成语解释:听到一点就能理解很多。形容善于类推。

    成语出处:《论语·公冶长》:“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

  • 现身说法【xiàn shēn shuō fǎ】

    成语解释:佛教用语。指佛力广大,能现出种种人相,向人说法。现指以亲身经历和体验为例来说明某种道理。

    成语出处:《愣严经》卷六:“我与彼前,皆现其身,而为说法,令其成就。”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一:“亦于十方界中现身说法。”

  • 言传身教【yán chuán shēn jiào】

    成语解释:言传:用言语讲解、传授;身教:以行动示范。既用言语来教导,又用行动来示范。指行动起模范作用。

    成语出处:《庄子·天道》:“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以言传也。”

  • 一视同仁【yī shì tóng rén】

    成语解释:原指圣人对百姓一样看待,同施仁爱。后多表示对人同样看待,不分厚薄。

    成语出处:唐·韩愈《原人》:“是故圣人一视同仁,笃近而举远。”

  • 以身作则【yǐ shēn zuò zé】

    成语解释:则:准则,榜样。以自己的行动做出榜样。

    成语出处: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论语·子路》

  • 因材施教【yīn cái shī jiào】

    成语解释:因:根据;材:资质;施:施加;教:教育。指针对学习的人的志趣、能力等具体情况进行不同的教育。

    成语出处:《论语·为政》“子游问孝”、“子夏问孝”朱熹集注引宋程颐曰:“子游能养而或失于敬,子夏能直义而或少温润之色,各因其材之高下与其所失而告之,故不同也。”

  • 易子而教【yì zǐ ér jiào】

    成语解释:易:交换。交换孩子进行教育。

    成语出处:

  • 教导有方【jiào dǎo yǒu fāng】

    成语解释:教育引导很有办法。

    成语出处:清·吴研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十九回:“凡此种种,虽然是他叔祖教导有方,也是他福至心灵,官星透露,才得一变而为闻一知十的聪明人。”

  • 孟母三迁【mèng mǔ sān qiān】

    成语解释:孟轲的母亲为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孩子,三次迁居。

    成语出处:汉·赵歧《孟子题词》:“孟子生有淑质,幼被慈母三迁之教。”

  • 福至心灵【fú zhì xīn líng】

    成语解释:福:幸运。意思是人运气来了,心也变得灵巧了。

    成语出处:清·翟灏《通俗编·祝诵》:“史炤《通鉴疏》引谚:‘福至心灵,祸来神昧。’”

  • 父严子孝【fù yán zǐ xiào】

    成语解释:父亲严格管教子女,子女依顺孝敬父亲。

    成语出处:唐·吕温《广陵陈先生墓表》:“始见一乡之人,父严子孝,长惠幼敬,见乎词气,发乎颜色。”

  • 画荻教子【huà dí jiào zǐ】

    成语解释:荻:芦苇。用芦苇在地上书画教育儿子读书。用以称赞母亲教子有方。

    成语出处:《宋史·欧阳修传》:“家贫,致以荻画地学书。”

  • 曾子杀彘【zēng zǐ shā zhì】

    成语解释:彘:猪。曾子杀猪。比喻教育子女要以身作则。

    成语出处:《韩非子·外储说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