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出处

  • 瞋目扼腕【chēn mù è wàn】

    成语解释:形容愤怒、勇敢的样子。

    成语出处:商鞅《商君书·君臣》:“瞋目扼腕而语勇者得;垂衣裳而谈说者得;迟日旷久积劳私门者得。尊向三者,无功而皆可以得。”

  • 迟迟吾行【chí chí wú xíng】

    成语解释:迟迟:慢慢地。原指慢慢考虑考虑再走。形容恋恋不舍地离开。

    成语出处:

  • 迟徊不决【chí huái bù jué】

    成语解释:犹言迟疑不决。

    成语出处: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清廷预备立宪》:“为朝廷计,与其迟徊不决以启天下之疑,何如明示政纲以箝党人之口。”

  • 迟眉钝眼【chí méi dùn yǎn】

    成语解释:指眼神呆滞,不灵活。

    成语出处:李劼人《死水微澜》第六部分二:“并且迟眉钝眼,看着人憨痴痴地,比蔡兴顺精灵不到多少。?

  • 迟日旷久【chí rì kuàng jiǔ】

    成语解释:犹言旷日持久。

    成语出处:《商君书·君臣》:“瞋目扼腕而语勇者得,垂衣裳而谈说者得,迟日旷久积劳私门者得。”

  • 迟疑不决【chí yí bù jué】

    成语解释:形容拿不定主意。

    成语出处:《宋史·侯益传》:“尔往至彼,如益来,即置勿问,苟迟疑不决,即以便宜从事。”

  • 旷日持久【kuàng rì chí jiǔ】

    成语解释:旷:荒废,耽误。荒废时间,拖得很久。

    成语出处:《战国策·赵策四》:“今得强赵之兵,以杜燕将,旷日持久,数岁,令士大夫余子之力,尽于沟垒。”

  • 姗姗来迟【shān shān lái chí】

    成语解释:姗姗:形容走得缓慢从容。慢腾腾地来晚了。

    成语出处:《汉书·孝武李夫人传》:“立而望之,偏何姗姗其来迟。”

  • 蜗行牛步【wō xíng niú bù】

    成语解释:蜗牛爬行,老牛慢走。比喻行动或进展极慢。

    成语出处:

  • 迟疑不断【chí yí bù duàn】

    成语解释:犹言迟疑不决。

    成语出处:唐·韩愈《沦淮西事宜状》:“迟疑不断,未有能成其事者也。”

  • 缓不济急【huǎn bù jì jí】

    成语解释:缓:慢;济:救助。缓慢的行动适应不了紧急的需要。

    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3回:“正愁缓不济急,恰好有现任杭州织造的富周三爷,是门生的大舅子,他有托门生带来一万银子。”

  • 恋恋不舍【liàn liàn bù shě】

    成语解释:原形容极其爱慕,不能丢开。现多形容非常留恋,舍不得离开。

    成语出处:《史记·范睢传》第七十九卷:“然公之所以得无死者,以绨袍恋恋,有故人之间,故释公。”宋·王明清《挥尘后录》卷六:“(蔡)元度送之郊外,促膝剧谈,恋恋不能舍。”

  • 能歌善舞【néng gē shàn wǔ】

    成语解释:擅长歌舞

    成语出处: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29回:“不论才人、美人、嫔妃、彩女,或有色有才,能歌善舞,稍有一技可见者,许报名到显仁宫自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