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出处

  • 少纵即逝【shǎo zòng jí shì】

    成语解释:纵:放;逝:消失。稍微一放松就消失了。形容时间或机会等很容易过去。

    成语出处:宋·苏轼《文与可画画云当谷偃竹记》:“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

  • 十拿九稳【shí ná jiǔ wěn】

    成语解释:比喻很有把握。

    成语出处:明·阮大铖《燕子笺·购幸》:“此是十拿九稳,必中的计较。”

  • 兔起鹘落【tù qǐ hú luò】

    成语解释:鹘:打猎用的鹰一类的猛禽。兔子刚跳起来,鹘就飞扑下去。比喻动作敏捷。也比喻绘画或写文章迅捷流畅。

    成语出处:宋·苏轼《文与可画云当谷偃竹记》:“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即逝矣。”

  • 稳操胜券【wén cāo shèng quàn】

    成语解释:稳:有把握;操:掌握;胜券:能够制胜的计谋。指有把握取得胜利。

    成语出处:《管子·明法解》:“故明操必胜之数,以治必用之民。”

  • 心中无数【xīn zhōng wú shù】

    成语解释:指对情况了解不清楚,心里没有底

    成语出处:蒋和森《风萧萧 冲天记一》:“他虽然素称'博学',熟读经史,可是对此却心中无数。”

  • 心中有数【xīn zhōng yǒu shù】

    成语解释:对情况和问题有基本的了解,处理事情有一定把握。

    成语出处:冯德英《迎春花》第八章:“春玲要同儒春谈一次,摸摸他的底,心中有数,为她去和老山东交锋做准备。”

  • 胸有成竹【xiōng yǒu chéng zhú】

    成语解释:原指画竹子要在心里有一幅竹子的形象。后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意。

    成语出处:宋·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

  • 茫无头绪【máng wú tóu xù】

    成语解释:茫:不清楚,纷乱。一点儿头绪也没有。形容事情摸不着边,不知从哪里入手。

    成语出处: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8回:“这几天抚台正为这事茫无头绪,得了这个信,便传两司来商议。”

  • 成竹在胸【chéng zhú zài xiōng】

    成语解释:成竹:现成完整的竹子。画竹前竹的全貌已在胸中。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经拿定主义。

    成语出处:宋·苏轼《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