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出处

  • 步履维艰【bù lǚ wéi jiān】

    成语解释:指行走困难行动不方便。

    成语出处:明·邵景瞻《觅灯因话·桂迁梦感录》:“念见刘,颈荷欠徽,手交木叶,颜色枯槁,步履艰难。”

  • 澈底澄清【chè dǐ chéng qīng】

    成语解释:指完全清楚,毫无遗漏。

    成语出处:《儿女英雄传》第十六回:“如今这个人的来历是澈底澄清的明白了。”又第二三回:“安太太早把这事告诉了他一个澈底澄清。”

  • 重足屏气【chóng zú bǐng qì】

    成语解释:指畏惧之甚。

    成语出处:《宋书·柳元景传》:“师祖严暴无常,元景虽荷宠遇,恒虑及祸。太宰江夏王义恭及诸大臣,莫不重足屏气,未尝敢私往来。”

  • 迩安远至【ěr ān yuǎn zhì】

    成语解释:谓近居之民以政治清明而欢乐,远地之民则闻风而附。指政治清明。

    成语出处:《论语子路》:“叶公问政,子曰:‘近者说,远者来。’”

  • 反经行权【fǎn jīng xíng quán】

    成语解释:经:常道;权:权宜的办法。指违反常规,采取权宜之计。

    成语出处:《史记·太史公自序》:“诸吕为从,谋弱京师,而勃反经合于权。”

  • 非亲非故【fēi qīn fēi gù】

    成语解释:故:老友。不是亲属,也不是熟人。表示彼此没有什么关系。

    成语出处:唐·马戴《寄贾岛》诗:“佩玉与铿金,非亲亦非故。”

  • 扶老携幼【fú lǎo xié yòu】

    成语解释:携:拉着,带领。搀着老人,领着小孩。

    成语出处:《战国策·齐策四》:“夫至百里,民扶老携幼,迎君道中。”

  • 腹心之疾【fù xīn zhī jí】

    成语解释:腹心:比喻要害处;疾:疾患。比喻要害处的祸患。

    成语出处:《战国策·魏策三》:“所以为腹心之疾者赵也。”

  • 飞刍挽粮【fēi chú wǎn liáng】

    成语解释:指迅速运送粮草。同“飞刍挽粟”。

    成语出处:《明史·伍文定传》:“而文定决意进兵,一无顾惜。飞刍挽粮,縻数十万。”

  • 肤寸而合【fū cùn ér hé】

    成语解释:指(云气)逐渐集合。

    成语出处:《公羊传·僖公三十一年》:“触石而出,肤寸而合,不崇朝而遍雨乎天下者,维泰山尔。”

  • 攻城野战【gōng chéng yě zhàn】

    成语解释:城:城池。攻打城池,野外作战。

    成语出处:《墨子·节用上》:“攻城野地死者,不可胜数。”

  • 故弄玄虚【gù nòng xuán xū】

    成语解释:故:故意;弄:玩弄;玄虚:用来掩盖真相,使人迷惑的欺骗手段。故意玩弄花招,迷惑人,欺骗人。

    成语出处:韩非《韩非子 解老》:“圣人观其玄虚,用其周行,强字之曰道。”

  • 海底捞月【hǎi dǐ lāo yuè】

    成语解释:到水中去捞月亮。比喻去做根本做不到的事,只能白费力气。

    成语出处:唐·释元觉《永嘉证道歌》:“镜里看形见不难,水中捉月争拈得?”

  • 恨相知晚【hèn xiāng zhī wǎn】

    成语解释:恨:懊悔;相知:互相了解,感情很深。后悔彼此建立友谊太迟了。形容新结交而感情深厚。

    成语出处:《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两人相引为重,其游如父子然。相得甚欢,无厌,恨相知晚也。”

  • 虹销雨霁【hóng xiāo yǔ jì】

    成语解释:虹:彩虹;销:同“消”,消失;霁:本指雨止,也引申为天气放睛。彩虹消失,雨后天睛。

    成语出处:唐·王勃《滕王阁序》:“虹销雨霁,彩彻云衢,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 花花公子【huā huā gōng zǐ】

    成语解释:指衣着华丽,只会吃喝玩乐,不务正业的、有钱有势人家的女弟。

    成语出处:清 翟灏《通俗编 卷一 俚语对句》:“好好先生,花花公子。”

  • 合浦还珠【hé pǔ huán zhū】

    成语解释:比喻东西失而复得或人去而复回。同“合浦珠还”。

    成语出处:明·沈鲸《双珠记·母子分珠》:“今分一颗与你带去,我自留一颗,以寓合浦还珠之意。”

  • 讳兵畏刑【huì bīng wèi xíng】

    成语解释:指慎于用兵和用刑。

    成语出处:宋·张耒《大礼庆成赋》:“讳兵畏刑,后货食兮。政有损易,兹不易兮。”

  • 饥餐渴饮【jī cān kě yǐn】

    成语解释:饿了吃饭,渴了喝水。形容生活必需。

    成语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十六:“说得天花乱坠,争似饥餐渴饮。”

  • 绝其本根【jué qí běn gēn】

    成语解释:本:草木的根。从根本上予以解决。

    成语出处:《左传·隐公六年》:“为国家者,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芟夷蕴崇之,绝其本根,勿使能殖,则善者信矣。”

  • 句比字栉【jù bǐ zì zhì】

    成语解释:逐字逐句仔细推敲。同“句栉字比”。

    成语出处:清·钱谦益《宋子建序》:“宋子建尽取六代三唐之诗,句比字栉,继声属和,名之曰《遥和集》。”

  • 疾病相扶【jí bìng xiāng fú】

    成语解释:有病的互相扶助。指患难时互相关心帮助。

    成语出处:先秦·孟轲《孟子·滕文公上》:“死徙无出乡,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

  • 艰难曲折【jiān nán qū zhé】

    成语解释:困难和曲折。

    成语出处: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任何新生事物的成长都是要经过艰难曲折的。在社会主义事业中,要想不经过艰难曲折。”

  • 肩背相望【jiān bèi xiāng wàng】

    成语解释:指相继而起,连续不断。

    成语出处:清·黄宗羲《与李杲堂陈介眉书》:“今夫旦中之医,弟与悔木标榜而起,贵邑中不乏肩背相望。”

  • 街坊邻里【jiē fāng lín lǐ】

    成语解释:街坊:邻居。指住处邻近的人。亦作“街坊四邻”。

    成语出处:元·李行道《灰阑记》第一折:“他无过是指着收生老娘和街坊邻里做证见,我已都用银子买转了,这衙门以外的事,不要你费心。”

  • 粮尽援绝【liáng jìn yuán jué】

    成语解释:粮食用尽,援兵断绝。比喻战斗处于十分艰难的境地。

    成语出处:宋·杨万里《钤辖赵公墓志铭》:“公挺身与兵,屡捷。七年,粮尽援绝,势不能复支,遂率所部数千人南归。”

  • 里外夹攻【lǐ wài jiā gōng】

    成语解释:从里、外两方面配合同时进攻。

    成语出处:《新五代史·吴越世家》:“乃取其军号,内外夹攻,号令相应,淮人以为神,遂人败之。”

  • 路绝人稀【lù jué rén xī】

    成语解释:指道路阻绝,人烟稀少。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盆儿鬼》第三折:“眼见的路绝人稀,不由俺唬的魄散魂飞。”

  • 履足差肩【lǚ zú chà jiān】

    成语解释:足与足,肩与肩相接近,形容极亲近。

    成语出处:南朝·梁·王道孺《与何炯书》:“岂复得与二三士友,抱接膝之欢,履足差肩,摛绮糓之清文,谈希微之道德。”

  • 气贯长虹【qì guàn cháng hóng】

    成语解释:贯:贯穿。正义的精神直上高空,穿过彩虹。形容精神极其崇高,气概极其豪壮。

    成语出处:《礼记·聘义》:“气如白虹,天也。”

  • 清莹秀澈【qīng yíng xiù chè】

    成语解释:清洁光亮、秀丽澄澈。

    成语出处:

  • 人我是非【rén wǒ shì fēi】

    成语解释:是非:争执,纠纷。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利害关系和纠纷。

    成语出处:元·马致远《黄粱梦》第四折:“一梦中十八年,见了酒色财气,人我是非,贪嗔痴爱,风霜雨雪。”

  • 日转千街【rì zhuǎn qiān jiē】

    成语解释:指乞丐沿街行乞。

    成语出处:元·张国宾《合汗衫》第三折:“婆婆也,咱去来波,可则索与他日转千街。”

  • 儒雅风流【rú yǎ fēng liú】

    成语解释:①文雅而飘逸。②指风雅淳正。

    成语出处:清·李渔《闲情偶寄·演习·脱套》:“方巾与有带飘巾,同为雅者之服。飘巾儒雅风流,方巾老成持重。”

  • 润屋润身【rùn wū rùn shēn】

    成语解释:后用为恭贺新屋落成的题辞。

    成语出处:《礼记·大学》:“富润屋,德润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