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出处

  • 败军之将【bài jūn zhī jiàng】

    成语解释:打了败仗的将领。现多用于讽刺失败的人。

    成语出处:《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臣闻……败军之将,不敢语勇。”《史记·淮阴侯列传》:“臣闻败军之将,不可以言勇;亡国之大夫,不可以图存。”

  • 低三下四【dī sān xià sì】

    成语解释:形容态度卑贱低下也指工作性质卑贱低下。

    成语出处:清 孔尚任《桃花扇 听稗》:“你嫌这里乱鬼当家别处寻主,只怕到那里低三下四还干旧营生。”

  • 狗仗人势【gǒu zhàng rén shì】

    成语解释:仗:倚仗、仗势。比喻坏人依靠某种势力欺侮人。

    成语出处:明·李开元《宝剑记》第五出:“(丑白)他怕怎的?(净白)他怕我狗仗人势。”

  • 见风使舵【jiàn fēng shǐ duò】

    成语解释:看风向转发动舵柄。比喻看势头或看别人的眼色行事。

    成语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看风使舵,正是随波逐流。”

  • 见钱眼开【jiàn qián yǎn kāi】

    成语解释:看到钱财,眼睛就睁大了。形容人贪财。

    成语出处:清 李渔《比目鱼 挥金》:“自古道见钱眼开,我兑下一千两银子,与他说话的时节,就拿来摆在面前,他见了自然动火。”

  • 人云亦云【rén yún yì yún】

    成语解释:云:说;亦:也。人家怎么说,自己也跟着怎么说。指没有主见,只会随声附和。

    成语出处:金·蔡松年《槽声同彦高赋》诗:“槽床过竹春泉句,他日人云吾亦云。”

  • 信口雌黄【xìn kǒu cí huáng】

    成语解释:信:任凭,听任;雌黄:即鸡冠石,黄色矿物,用作颜料。古人用黄纸写字,写错了,用雌黄涂抹后改写。比喻不顾事实,随口乱说。

    成语出处:晋·孙盛《晋阳秋》:“王衍,字夷甫,能言,于意有不安者,辄更易之,时号口中雌黄。”

  • 獐头鼠目【zhāng tóu shǔ mù】

    成语解释:像袋象獐子那样又小又尖,眼睛像老鼠那样又小又圆。形容人相貌丑陋,神情狡滑。

    成语出处:《旧唐书·李揆传》:“龙章凤姿之士不见用,獐头鼠目之子乃求官。”

  • 犬马之劳【quǎn mǎ zhī láo】

    成语解释:愿象犬马那样为君主奔走效力。表示心甘情愿受人驱使,为人效劳。

    成语出处:《汉书·孔光传》:“臣光智谋浅短,犬马齿臷诚恐一旦颠仆,无以报称。”

  • 跳梁小丑【tiào liáng xiǎo chǒu】

    成语解释:跳梁:腾跃跳动;小丑:对人的卑称。比喻猖狂捣乱而成不了大气候的坏人。

    成语出处:《庄子·逍遥游》:“子独不见狸牲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东西跳梁,不辟高下。”《国语·周语上》:“王犹不堪,况尔小丑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