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出处

  • 草草了事【cǎo cǎo liǎo shì】

    成语解释:草草:形容草率、马虎;了:办完,结束。草率地把事情结束了。

    成语出处:明·朱国桢《涌幢小品·实录》:“陈文端请修正史,分各志二十八,务于详备,一志多至四五十万余言。未几,文端薨,各志草草了事。”

  • 陈陈相因【chén chén xiāng yīn】

    成语解释:陈:旧;因:沿袭。原指皇仓之粮逐年增加,陈粮上压陈粮。后多比喻沿袭老一套,无创造革新。

    成语出处:《史记·平准书》:“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

  • 楚楚可怜【chǔ chǔ kě lián】

    成语解释:楚楚:植物丛生的样子,也形容痛苦的神情。本指幼松纤弱可爱,后形容女子娇弱的样子。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松树子非不楚楚可怜,但永无栋梁之用耳。”

  • 蠢蠢欲动【chǔn chǔn yù dòng】

    成语解释:蠢蠢:爬虫蠕动的样子。比喻敌人准备进攻或坏人阴谋捣乱。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敬叔《异苑·句容水脉》:“掘得一黑物,无有首尾,形如数百斛舡,长数十丈,蠢蠢而动。”

  • 绰绰有余【chuò chuò yǒu yú】

    成语解释:绰绰:宽裕的样子。形容房屋或钱财非常宽裕,用不完。

    成语出处:《诗经·小雅·角弓》:“此令兄弟,绰绰有余。”

  • 楚楚动人【chǔ chǔ dòng rén】

    成语解释:楚楚:鲜明整洁的样子。形容美好的样子引人怜爱。

    成语出处:《诗经·曹风·蜉蝣》:“蜉蝣之羽,衣裳楚楚。”金·元好问《杂言》:“诸郎楚楚皆玉立。”

  • 喋喋不休【dié dié bù xiū】

    成语解释:喋喋:形容说话多;体:停止。唠唠叨叨,说个没完没了。

    成语出处:《汉书·张释之传》:“夫绛侯、东阳侯称为长者,此两人言事曾不能出口,岂效此啬夫喋喋利口捷给哉!”

  • 多多益善【duō duō yì shàn】

    成语解释:益:更加。越多越好。

    成语出处:《史记·淮阴侯列传》:“臣多多益善耳。”

  • 咄咄逼人【duō duō bī rén】

    成语解释:咄咄:使人惊奇的声音。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使人难堪。也指形势发展迅速,给人压力。

    成语出处:晋·卫铄《与释某书》:“卫有一弟子王逸少,甚能学卫真书,咄咄逼人。”

  • 咄咄怪事【duō duō guài shì】

    成语解释:表示吃惊的声音。形容不合常理,难以理解的怪事。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黜免》:“殷中军(殷浩)被废在信安,终日恒书空作字,扬州吏民寻义逐之,窃视,唯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

  • 泛泛而谈【fàn fàn ér tán】

    成语解释:泛泛:平常,不深入。一般地浮泛地谈谈。

    成语出处:茅盾《怎样评价〈青春之歌〉》:“也由于时间关系,不能把《青春之歌》重读一遍然后执笔,故而只能泛泛而谈,不能引证原文作具体的分析。”

  • 愤愤不平【fèn fèn bù píng】

    成语解释:愤愤:很生气的样子。心中不服,感到气愤。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十八回:“王子成父诸人,俱愤愤不平,请于桓公,欲劫鲁侯,以报曹沫之辱。”

  • 官官相护【guān guān xiāng hù】

    成语解释:指官员之间互相包庇。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鸳鸯被》第四折:“好也,你两个官官相为我死也!”

  • 呱呱坠地【guā guā zhuì dì】

    成语解释:形容婴儿出生或事物问世。

    成语出处:苏曼殊《断鸿零雁记》第三章:“尔呱呱坠地,无几月,即生父见背。”

  • 赫赫有名【hè hè yǒu míng】

    成语解释:赫赫:显著盛大的样子。声名非常显赫。

    成语出处:《诗经·小雅·节南山》:“赫赫师尹,民具尔瞻。”

  • 惶惶不安【huáng huáng bù ān】

    成语解释:惶:恐惧。内心害怕,十分不安。

    成语出处:《汉书·王莽传下》:“人民正营,无所措手足。”唐·颜师古注:“正营,惶恐不安之意也。”

  • 岌岌可危【jí jí kě wēi】

    成语解释:岌岌:山高陡峭,就要倒下的样子。形容非常危险,快要倾覆或灭亡。

    成语出处:《孟子·万章下》:“天下殆哉,岌岌乎!”

  • 济济一堂【jǐ jǐ yī táng】

    成语解释:形容很多有才能的人聚集在一起。

    成语出处:《书·大禹谟》:“济济有众。”

  • 津津有味【jīn jīn yǒu wèi】

    成语解释:指吃得很有味道或谈得很有兴趣。

    成语出处:汉·王褒《洞箫赋》:“哀悁悁之可怀兮,良醰醰而有味。”

  • 津津乐道【jīn jīn lè dào】

    成语解释:很有兴趣地说个不停。

    成语出处:清·颐琐《黄绣球》第七回:“这位莱恩女杰,他才学固然卓越,但他也只从口讲指画入手,每遇乡愚,津津乐道。”

  • 斤斤计较【jīn jīn jì jiào】

    成语解释:斤斤:形容明察,引伸为琐碎细小。只对无关紧要的事过分计较。

    成语出处:《诗·周颂·执竞》:“斤斤其明。”

  • 井井有条【jǐng jǐng yǒu tiáo】

    成语解释:形容说话办事有条有理。

    成语出处:《荀子·儒效》:“井井兮其有理也。”

  • 踽踽独行【jǔ jǔ dú xíng】

    成语解释:踽踽:孤零的样子。孤零零地独自走着。形容非常孤独。

    成语出处:《诗·唐风·杕杜》:“独行踽踽,岂无他人,不如我同父。”

  • 侃侃而谈【kǎn kǎn ér tán】

    成语解释: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话。

    成语出处:《论语·乡党》:“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

  • 空空如也【kōng kōng rú yě】

    成语解释:空空:诚恳,虚心。原形容诚恳、虚心的样子。现形容一无所有。

    成语出处:《论语·子罕》:“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我叩其两端而竭焉。”

  • 夸夸其谈【kuā kuā qí tán】

    成语解释:形容说话浮夸不切实际。

    成语出处: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进了书房门,听见杨执中夸夸而谈,知道是他已来了,进去作揖,同坐下。”

  • 栗栗危惧【lì lì wēi jù】

    成语解释:栗栗:发抖的样子。形容非常害怕。

    成语出处:《书·汤浩》:“栗栗危惧,若将陨于深渊。”

  • 历历可数【lì lì kě shǔ】

    成语解释:历历:清楚,分明的样子。可以清楚地一个个或一件件数出来。

    成语出处:《旧五代史·明宗纪十》:“濮州进重修河堤图,沿河地名,历历可数。”

  • 碌碌无能【lù lù wú néng】

    成语解释:碌碌:平庸、无能的。平平庸庸,没有能力。

    成语出处:《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公等録録(碌碌),所谓因人成事者也。”

  • 落落难合【luò luò nán hé】

    成语解释:原形容事情很邈远,很难实现。后也形容为人孤僻,不易合群。

    成语出处:《后汉书·耿弇传》:“将军前在南阳,建此大策,常以为落落难合,有志者事竟成也。”

  • 荦荦大者【luò luò dà zhě】

    成语解释:荦荦:明显。指明显的重大的方面。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天官书》:“此其荦荦大者。若至委曲小变,不可胜道。”

  • 念念不忘【niàn niàn bù wàng】

    成语解释:念念:时刻思念着。形容牢记于心,时刻不忘。

    成语出处:《朱子全书·论语》:“言其于忠信笃敬,念念不忘。”

  • 念念有词【niàn niàn yǒu cǐ】

    成语解释:念念:连续不断地念叨。旧指和尚念经,现指低声自语或含糊不清地说个不停。

    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手里捻珠,口内念念有词,往那巽地上吹了一口气,忽的吹降去,便是一狂风。”

  • 喏喏连声【nuò nuò lián shēng】

    成语解释:喏喏:答应的声音。一声接一声地答应。形容十分恭顺的样子。

    成语出处:元·关汉卿《金线池》第三折:“闪的我孤孤另另,说的话诞诞邓邓,俺也曾轻轻唤着,躬躬前来,喏喏连声。”

  • 谦谦君子【qiān qiān jūn zǐ】

    成语解释:指谦虚而严格要求自己的人。

    成语出处:《易·谦》:“谦谦君子,卑以自牧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