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出处

  • 悲痛欲绝【bēi tòng yù jué】

    成语解释:绝:穷尽。悲哀伤心到了极点。

    成语出处: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七章:“她那人间的爱人悲痛欲绝,日日在她变成的土山下面,跪着呜咽哭啼,直到死在这山脚下。”

  • 悲歌易水【bēi gē yì shuǐ】

    成语解释:抒写悲壮苍凉的气氛。

    成语出处:见“悲歌击筑”。

  • 悲声载道【bēi shēng zài dào】

    成语解释:指哀伤呼叫之声充满道路。形容苦难深重。

    成语出处:太平天国·洪秀全《誓师檄文》:“妇叹童呼,悲声载道;酷刑厚敛,怨气冲天。”

  • 惨绝人寰【cǎn jué rén huán】

    成语解释:人寰:人世。世界上再没有比这更惨痛的事。形容惨痛到了极点。

    成语出处:毛泽东《评国民党对战争责任问题的几种答案》:“此一惨绝人寰之浩劫,实为我国内战史上空前所未有。”

  • 惨不忍睹【cǎn bù rěn dǔ】

    成语解释:睹:看。凄惨得叫人不忍心看。

    成语出处:唐·李华《吊古战场文》:“伤心惨目,有如是耶!”

  • 惨绿少年【cǎn lǜ shào nián】

    成语解释:惨绿:浅绿,指服色。原指穿浅绿衣服的少年。后指讲究装饰的青年男子。

    成语出处:唐·张固《幽闲鼓吹》:“皆尔之俦也,不足忧矣!末座惨绿少年何人也。”

  • 惨不忍闻【cǎn bù rěn wén】

    成语解释:闻:听。凄惨得叫人不忍心听。

    成语出处:清 陈天华《狮子吼》第二回:“或父呼子,或夫觅妻,呱呱之声,草畔溪间,比比皆是,惨不忍闻。”

  • 惨无人道【cǎn wú rén dào】

    成语解释:惨:狠毒,残暴。残酷狠毒到极点,如野兽一样。

    成语出处:杨玉如《辛亥革命先著记》:“杀伤我人民,系累我妇孺,惨无人道。”

  • 惨淡经营【cǎn dàn jīng yíng】

    成语解释:惨淡:苦费心思;经营:筹划。费尽心思辛辛苦苦地经营筹划。后指在困难的的境况中艰苦地从事某种事业。

    成语出处:唐·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诏谓将军指绢素,意匠惨淡经营中。”

  • 触景生情【chù jǐng shēng qíng】

    成语解释:受到眼前景物的触动,引起联想,产生某种感情。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闺怨》曲:“风,吹灭残灯,不由的见景生情,伤心。”

  • 惨绿年华【cǎn lǜ nián huá】

    成语解释:指风华正茂的青年时期。

    成语出处:清·龚自珍《己卯自春徂夏在京师作》诗之七:“十年提倡受思身,惨绿年华记忆真。”

  • 惨然不乐【cǎn rán bù lè】

    成语解释:表情凄楚的样子。

    成语出处:唐·陈鸿《东城老父传》:“自老人居在道旁,往往有郡太守休马于此,皆惨然不乐。”

  • 惨无人理【cǎn wú rén lǐ】

    成语解释:犹言惨无人道。指残酷狠毒到极点,如野兽一样。

    成语出处:孙中山《临时大总统宣告各友邦书》:“严弄峻制,惨无人理。任法吏之妄为,丝毫不加限制,人命呼吸,悬于法官之意旨。”

  • 惨无天日【cǎn wú tiān rì】

    成语解释:犹言暗无天日。

    成语出处:梁启超《中国专制政治进化史论》第三章;“以希腊、罗马之文明,而其下级社会之民,被虐待者惨无天日,其所沐文明之膏泽者,不过国中一小部分耳。”

  • 惨不忍言【cǎn bù rěn yán】

    成语解释:不忍心把悲惨情形说出口。

    成语出处: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五章:“最近数年,百姓死亡流离,如水愈深,如火愈热,往往赤地千里,炊烟断绝,易子而食,惨不忍言。”

  • 惨澹经营【cǎn dàn jīng yíng】

    成语解释:①原指作画前先用浅淡颜色勾勒轮廓,苦心构思,经营位置。南朝齐谢赫《古画品录》以经营位置为绘画六法之一。②引申指苦心谋划并从事某项事情。亦作“惨淡经营”

    成语出处:唐·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诏谓将军拂绢素,意匠惨澹经营中。”

  • 惨绿愁红【cǎn lü chóu hóng】

    成语解释:红、绿:指花、叶。指经过风雨摧残的残花败叶。多寄以对身世凄凉的感情。

    成语出处:宋·柳永《定风波》词:“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

  • 愁云惨淡【chóu yún cǎn dàn】

    成语解释:惨淡:暗淡。原指阴沉沉的云层遮得天色暗淡无光。也用以形容使人感到忧愁、压抑的景象或气氛。

    成语出处:唐·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翰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 愁红惨绿【chóu hóng cǎn lü】

    成语解释:红、绿:指花、叶。指经过风雨摧残的残花败叶。多寄以对身世凄凉的感情。

    成语出处:宋·柳永《定风波》词:“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宋·辛弃疾《鹧鸪天·赋牡丹》词:“愁红惨绿今宵看,恰似吴宫教阵图。”

  • 大发慈悲【dà fā cí bēi】

    成语解释:比喻起善心,做好事。

    成语出处: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 梁武帝累修归极乐》:“伏望母亲大人,大发慈悲,优容苦志。”

  • 大放悲声【dà fàng bēi shēng】

    成语解释:放声痛哭。形容非常伤心。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14回:“宝钗走到跟前,见凤姐已经停床,便大放悲声。”

  • 风木含悲【fēng mù hán bēi】

    成语解释:比喻因父母亡故,孝子不能奉养的悲伤。

    成语出处: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九:“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也。”

  • 风木之悲【fēng mù zhī bēi】

    成语解释:风木:同“风树”,比喻因父母亡故,不能奉养。指丧父母的悲伤。

    成语出处:明·顾大典《青衫记·元白揣摩》:“早年失怙,常怀风木之悲;壮岁鼓盆,久虚琴瑟之乐。”

  • 感同身受【gǎn tóng shēn shòu】

    成语解释:感:感激;身:亲身。心里很感激,就象自己亲身领受到一样。

    成语出处:《艺风堂友朋书札》:“小方壶主人承招致,俾不至有臣朔之饥,感同身受。”

  • 红愁绿惨【hóng chóu lǜ cǎn】

    成语解释:比喻愁思满怀,容易伤感。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村乐堂》第四折:“我则见绿惨红愁减了精神,为何因,背地里将啼痕来揾。”

  • 狐兔之悲【hú tù zhī bēi】

    成语解释:狐死则兔悲,兔死则狐亦悲。比喻因同类的死亡而感到痛心悲伤。

    成语出处:明·朱国桢《涌幢小品·黄叔度二诬辨》:“因视国家将倾,诸贤就戮,上之不能如孙登之污埋,次之不能如皇甫规之不与,下之不能兴狐兔之悲,方且沾沾自喜,因同志之死以为名高,是诚何忍哉。”

  • 击筑悲歌【jī zhù bēi gē】

    成语解释:击:敲击;筑:古乐器名。敲击着筑,唱着悲壮的歌。形容慷慨悲歌。

    成语出处:《战国策·燕策》:“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

  • 慷慨悲歌【kāng kǎi bēi gē】

    成语解释:情绪激昂地唱歌,以抒发悲壮的胸怀。

    成语出处:《史记·项羽本纪》:“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晋·陶潜《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慷慨独悲歌,钟期信为贤。”

  • 离合悲欢【lí hé bēi huān】

    成语解释:泛指别离、团聚、悲哀、喜悦的种种遭遇和心态。

    成语出处:宋·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兼怀子由》:“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 乐极则悲【lè jí zé bēi】

    成语解释:欢乐到了极点,将转而发生悲伤的事。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酒极则乱,乐极则悲,万事尽然,言不可极,极之而衰。”

  • 乐尽悲来【lè jìn bēi lái】

    成语解释:犹言乐极生悲。欢乐到了极点,将转而发生悲伤的事。

    成语出处:唐·陈鸿《长恨歌传》:“自南宫迁于西内,时移事去,乐尽悲来。”

  • 乐极悲来【lè jí bēi lái】

    成语解释:欢乐到了极点,将转而发生悲伤的事。同“乐极则悲”。

    成语出处: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八十三:“夫有死必有生,有生必形亏。亏盈盛衰,物之常理日中则移,月满则亏。乐极悲来,物盛则衰。有生死是天地人之常数也。”

  • 绿惨红愁【lǜ cǎn hóng chóu】

    成语解释:指妇女的种种愁恨。绿、红,指黑鬓红颜。

    成语出处:宋·罗烨《醉翁谈录·小说开辟》:“讲鬼怪令羽士心寒胆战;论闺怨遗佳人绿惨红愁。”

  • 绿惨红销【lǜ cǎn hóng xiāo】

    成语解释:指妇女的种种愁恨。同“绿惨红愁”。

    成语出处:明·汤显祖《紫钗记·醉侠闲评》:“心憔,难听他绿惨红销。”

  • 伤心惨目【shāng xīn cǎn mù】

    成语解释:伤心:使人心痛;惨目:惨不忍睹。形容非常悲惨,使人不忍心看。

    成语出处:唐·李华《吊古战场文》:“伤心惨目,有如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