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常用的一些成语(503个)

  • 1.安富尊荣  [ ān fù zūn róng ]

    释义:安:安逸;富:富有;尊:尊贵;荣:荣耀。安定富足,尊贵荣华。也指安于富裕安乐的生活。

    出处:《孟子·尽心上》:“君子居是国也,其君用之,则安富尊荣。”

  • 2.鞍前马后  [ ān qián mǎ hòu ]

    释义:马前马后。指追随左右。

    出处:王树元《杜鹃山》第五场:“鞍前马后跟你跑,出生入死为你干。”

  • 3.八面威风  [ bā miàn wēi fēng ]

    释义:各个方面都很威风。形容神气足,声势盛。

    出处:元·尚仲贤《单鞭夺槊》第四折:“圣天子百灵相助,大将军八面威风。”

  • 4.百废俱兴  [ bǎi fèi jù xīng ]

    释义:俱:全,都。许多已经荒废了的事情一下子都兴办起来。

    出处:宋·范仲淹《岳阳楼记》:“政通人和,百废具(俱)兴。”

  • 5.百年不遇  [ bǎi nián bù yù ]

    释义:一百年也碰不到一次。形容很少见到过或少有的机会。

    出处:老舍《龙须沟》第三幕:“不是要开大会吗?百年不遇的事,我歇半天工,好开会去。”

  • 6.悖入悖出  [ bèi rù bèi chū ]

    释义:悖:违背、胡乱。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财物,也会被别人用不正当的手段拿去。胡乱弄来的钱又胡乱花掉。

    出处:《礼记·大学》:“货悖而入者亦悖而出。”

  • 7.碧血丹心  [ bì xuè dān xīn ]

    释义:满腔正义的热血,一颗赤诚的红心。形容十分忠诚坚定。

    出处:《庄子·外物》:“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

  • 8.并行不悖  [ bìng xíng bù bèi ]

    释义:悖:违背,冲突。同时进行,不相冲突。

    出处:《礼记·中庸》:“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 9.拨乱反正  [ bō luàn fǎn zhèng ]

    释义:乱:指乱世;反:通“返”,回复。消除混乱局面,恢复正常秩序。

    出处:《公羊传·哀公十四年》:“拨乱世,反诸正,莫近诸《春秋》。”

  • 10.博古通今  [ bó gǔ tōng jīn ]

    释义:通:通晓;博:广博,知道得多。对古代的事知道得很多,并且通晓现代的事情。形容知识丰富。

    出处:《孔子家语·观周》:“吾闻老聃博古知今。”

  • 11.不卑不亢  [ bù bēi bù kàng ]

    释义:卑:低、自卑;亢:高傲。指对人有恰当的分寸,既不低声下气,也不傲慢自大。

    出处:明·朱之瑜《答小宅生顺书十九首》:“圣贤自有中正之道,不亢不卑,不骄不诌,何得如此也!”

  • 12.不得要领  [ bù dé yào lǐng ]

    释义:要:古“腰”字;领:衣领。要领:比喻关键。抓不住要领或关键。

    出处:《史记·大宛列传》:“骞从月氏至大夏,竟不能得月氏要领。”

  • 13.不甘示弱  [ bù gān shì ruò ]

    释义:示:显示,表现。不甘心表示自己比别人差。表示要较量一下,比个高低。

    出处: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 我的第一个师父》:“乡下人大抵有些顽固,以为和尚是只应该念经拜忏的,台下有人骂了起来。师父不甘示弱,也给他们一个回骂。”

  • 14.不攻自破  [ bù gōng zì pò ]

    释义:无须攻击,自己就会破灭。形容论点站不住脚,经不起反驳或攻击。

    出处:唐·顾德章《上中书门下及礼院详议东都太庙修废状》:“是有都立庙之言,不攻而自破也。”

  • 15.不急之务  [ bù jí zhī wù ]

    释义:急:急迫,要紧;务:事情。无关紧要的或不急于做的事情。

    出处:《三国志·吴书·孙和传》:“诚能绝无益之欲,以奉德义之涂,弃不急之务,以修功业之基,其于名行,岂不善哉。”

  • 16.不骄不躁  [ bù jiāo bù zào ]

    释义:不骄傲,不急躁。

    出处:毛泽东《中共中央关于同国民党进行和平谈判的通知》:“只要同志们对于军事政策(行动和作战)和团结人民的政策,不犯大错误,谦虚谨慎,不骄不躁,是完全有办法的。”

  • 17.不劳而获  [ bù láo ér huò ]

    释义:自己不劳动却占有别人的劳动成果。

    出处:《孔子家语·入官》:“所求于迩,故不劳而得也。”

  • 18.不求甚解  [ bù qiú shèn jiě ]

    释义:只求知道个大概,不求彻底了解。常指学习或研究不认真、不深入。

    出处:晋·陶潜《五柳先生传》:“不慕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欣然忘食。”

  • 19.不期而遇  [ bù qī ér yù ]

    释义:期:约定时间。没有约定而遇见。指意外碰见。

    出处:《谷梁传·隐公八年》:“不期而会曰遇。”

  • 20.不知不觉  [ bù zhī bù jué ]

    释义:知:知道;觉:觉察。没有意识到,没有觉察到。现多指未加注意。

    出处:明·赵弼《两教辨》:“遂使昏愚之徒,听其妖诞,舍正从邪,醉生梦死,不知不觉。尧舜三代以前,未闻有此教。”

  • 21.不折不扣  [ bù zhé bù kòu ]

    释义:折、扣:出售商品时,按定价减去的成数。没有折扣,表示完全、十足的意思。

    出处:茅盾《子夜 一》:“他那二十多年足不窥户的生活简直是不折不扣的坟墓生活!”

  • 22.不声不响  [ bù shēng bù xiǎng ]

    释义:指不说话;不出声。

    出处:茅盾《子夜》十一:“偶或有独自低着头不声不响的,那一定是失败者。”

  • 23.沧海桑田  [ cāng hǎi sāng tián ]

    释义:桑田:农田。大海变成桑田,桑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出处:晋·葛洪《神仙传·麻姑》:“麻姑自说云,接待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

  • 24.藏垢纳污  [ cáng gòu nà wū ]

    释义:垢、污:肮脏的东西。包藏容纳肮脏之物。比喻隐藏或包容坏人坏事。

    出处:《左传·宣公十五年》:“谚曰:‘高下在心,川泽纳污,山薮藏疾,瑾瑜匿瑕。’国君含垢,天之道也。”

  • 25.藏头露尾  [ cáng tóu lù wěi ]

    释义:藏起了头,露出了尾。形容说话躲躲闪闪,不把真实情况全部讲出来。

    出处:元·张可久《点绛唇·翻归去来辞》套曲:“早休官弃职,远红尘是非,省藏头露尾。”

  • 26.操之过急  [ cāo zhī guò jí ]

    释义:操:做,从事。处理事情,解决问题过于急躁。

    出处:《汉书·五行志中之下》:“遂要崤 ,以败秦师,匹马觭轮无反者,操之急也。”

  • 27.车水马龙  [ chē shuǐ mǎ lóng ]

    释义:车象流水,马象游龙。形容来往车马很多,连续不断的热闹情景。

    出处:《后汉书·明德马皇后纪》:“前过濯龙门上,见外家问起居者,车如流水,马如游龙。”

  • 28.成人之美  [ chéng rén zhī měi ]

    释义:成:成就。成全别人的好事。

    出处:《论语·颜渊》:“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 29.诚心诚意  [ chéng xīn chéng yì ]

    释义:形容十分真挚诚恳。

    出处:《后汉书·马援传》:“开心见诚,无所隐伏。”

  • 30.乘风破浪  [ chéng fēng pò làng ]

    释义:船只乘着风势破浪前进。比喻排除困难,奋勇前进。

    出处:《宋书·宗悫传》:“悫年少时,炳问其志,悫曰:‘愿乘长风破万里浪。’”

生活中常用的一些词语(2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