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出处

  • 不甘示弱【bù gān shì ruò】

    成语解释:示:显示,表现。不甘心表示自己比别人差。表示要较量一下,比个高低。

    成语出处: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 我的第一个师父》:“乡下人大抵有些顽固,以为和尚是只应该念经拜忏的,台下有人骂了起来。师父不甘示弱,也给他们一个回骂。”

  • 步调一致【bù diào yī zhì】

    成语解释:步调:行进的步伐。比喻行动和谐一致。

    成语出处:毛泽东《整顿党的作风》:“在这种种方面,都应该提高共产主义精神,防止宗派主义倾向,使我们的党达到队伍整齐,步调一致的目的,以利战斗。”

  • 承星履草【chéng xīng lǚ cǎo】

    成语解释:头戴星光,脚踏草地。形容早出晚归辛勤劳作。

    成语出处:晋·葛洪《自叙》:“饥寒困瘁,躬执耕穑,承星履草,密勿畴袭。”

  • 吃苦耐劳【chī kǔ nài láo】

    成语解释:耐:禁受得住。能过困苦的生活,也经得起劳累。

    成语出处:周恩来《目前形势和新四军的任务》:“而我们新四军能吃苦耐劳,不怕困难。”

  • 大显身手【dà xiǎn shēn shǒu】

    成语解释:显:表露,表现;身手:指本领。充分显示出本领和才能。

    成语出处:赵树理《三里湾》七:“这两个人默默不语在这座房子里大显身手。”

  • 戴月披星【dài yuè pī xīng】

    成语解释:身披星星,头顶月亮。形容早出晚归,辛勤劳动,或日夜赶路,旅途辛苦。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冤家债主》第一的:“这大的孩儿披星戴月,早起晚眠。”

  • 得心应手【dé xīn yìng shǒu】

    成语解释:得:得到,想到;应:反应,配合。心里怎么想,手就能怎么做。比喻技艺纯熟或做事情非常顺利。

    成语出处:《庄子·天道》:“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

  • 废寝忘食【fèi qǐn wàng shí】

    成语解释:废:停止。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专心努力。

    成语出处:南朝·齐·王融《曲水诗》序:“犹且具明废寝,昃晷忘餐。”

  • 分工合作【fēn gōng hé zuò】

    成语解释:众人各司其责,共同从事工作。

    成语出处:沈从文《常德的船》:“有些家中人说不定还留在县里,经营一种不必要本钱的职业,分工合作,都不闲散。”

  • 干脆利落【gān cuì lì luò】

    成语解释:简单爽快。

    成语出处:南怀瑾《论语别裁·子罕》:“因为我的老朋友太多,而有许多老朋友真可怜,死得不干脆利落,拖累了别人,也苦了自己。”

  • 挥汗如雨【huī hàn rú yǔ】

    成语解释:挥:洒,泼。形容天热出汗多。

    成语出处:《战国策·齐策一》:“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

  • 竭尽全力【jié jìn quán lì】

    成语解释:用尽全部力量。

    成语出处:《三国志·魏志·贾逵传》裴松之注引《魏略》:“竭尽心力,奉宣科法。”

  • 精疲力尽【jīng pí lì jìn】

    成语解释:精神疲乏,气力用尽。形容精神和身体极度疲劳。

    成语出处:唐·韩愈《论淮西事宜状》:“虽时侵掠,小有所得,力尽筋疲,不偿其费。”

  • 兢兢业业【jīng jīng yè yè】

    成语解释:形容做事谨慎、勤恳。

    成语出处:《诗经·大雅·云汉》:“兢兢业业,如霆如雷。”

  • 井井有条【jǐng jǐng yǒu tiáo】

    成语解释:形容说话办事有条有理。

    成语出处:《荀子·儒效》:“井井兮其有理也。”

  • 快马加鞭【kuài mǎ jiā biān】

    成语解释:跑得很快的马再加上一鞭子,使马跑得更快。比喻快上加快,加速前进。

    成语出处:宋·陆游《村居》诗:“生僧快马随鞭影,宁作痴人记剑痕。”

  • 劳而无功【láo ér wú gōng】

    成语解释:花费了力气,却没有收到成效。

    成语出处:《管子·形势篇》:“与不可,强不能,告不知,谓之劳而无功。”

  • 雷厉风行【léi lì fēng xíng】

    成语解释:象雷那样猛烈,象风那样快。比喻执行政策法令严厉迅速。也形容办事声势猛烈,行动迅速。

    成语出处:唐·韩愈《潮州刺史谢上表》:“陛下即位以来,躬亲听断,旋乾转坤;关机阖开,雷厉风行。”

  • 力争上游【lì zhēng shàng yóu】

    成语解释:努力奋斗,争取先进再先进。

    成语出处:清 赵翼《闲居读书作》诗:“所以才智人,不肯自弃暴,力欲争上游,性灵乃其要。”

  • 马马虎虎【mǎ mǎ hǔ hǔ】

    成语解释:指还过得去。亦形容做事不认真,不仔细。

    成语出处:茅盾《子夜》十二:“单办那八个厂,四十多万也就马马虎虎混得过。”

  • 拈轻怕重【niān qīng pà zhòng】

    成语解释:指接受任务时拣轻的担子挑,怕挑重担。

    成语出处:毛泽东《纪念白求恩》:“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

  • 你追我赶【nǐ zhuī wǒ gǎn】

    成语解释:形容竞赛激烈,大家都不甘落后。

    成语出处:《新华半月刊》1960年第14期:“我们正处在一个你追我赶、飞跃向前的建设热潮中。”

  • 披星戴月【pī xīng dài yuè】

    成语解释:身披星星,头戴月亮。形容连夜奔波或早出晚归,十分辛苦。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冤家债主》第一的:“这大的孩儿披星戴月,早起晚眠。”

  • 齐心协力【qí xīn xié lì】

    成语解释:形容认识一致,共同努力。

    成语出处:《墨子·尚贤》:“《汤誓》曰:‘聿求元圣,与之戮力同心,以治天下。’”

  • 热火朝天【rè huǒ cháo tiān】

    成语解释:形容群众性的活动情绪热烈,气氛高涨,就象炽热的火焰照天燃烧一样。

    成语出处: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 前进吧祖国》:“从祖国到朝鲜,我看见一面是热火朝天的建设,一面是在炮火连天中奋不顾身的战斗。”

  • 人声鼎沸【rén shēng dǐng fèi】

    成语解释:鼎:古代煮食器;沸:沸腾。形容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象煮开了锅一样。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十:“一日午后,刘方在店中收拾,只听得人声鼎沸。”

  • 任劳任怨【rèn láo rèn yuàn】

    成语解释:任:担当,经受。不怕吃苦,也不怕招怨。

    成语出处:汉·桓宽《盐铁论·刺权》:“夫食万人之力者,蒙其忧,任其怨劳。”《汉书·石显传》:“诚不能以一躯称快万众,任天下之怨。”

  • 日理万机【rì lǐ wàn jī】

    成语解释:理:处理,办理;万机:种种事务。形容政务繁忙,工作辛苦。

    成语出处:《尚书·皋陶谟》:“兢兢业业,一日二日万机。”《汉书·百官公卿表上》:“相国、丞相,皆秦官,金印紫绶,掌丞天子助理万机。”

  • 身先士卒【shēn xiān shì zú】

    成语解释:作战时将领亲自带头,冲在士兵前面。现在也用来比喻领导带头,走在群众前面。

    成语出处:《史记·淮南衡山列传》:“当敌勇敢,常为士卒先。”《资治通鉴·隋纪炀帝大业九年》:“玄感每战,身先士卒,所向摧陷。”

  • 事半功倍【shì bàn gōng bèi】

    成语解释:指做事得法,因而费力小,收效大。

    成语出处:《孟子·公孙丑上》:“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时为然。”

  • 事倍功半【shì bèi gōng bàn】

    成语解释:指工作费力大,收效小。

    成语出处:《孟子·公孙丑上》:“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

  • 手忙脚乱【shǒu máng jiǎo luàn】

    成语解释:形容遇事慌张,不知如何是好。

    成语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问:‘如何是大悲境?’师曰:‘千眼都来一只收。’曰:‘如何是境中人?’师曰:‘手忙脚乱。’”

  • 同心合力【tóng xīn hé lì】

    成语解释: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成语出处:《书·泰誓中》:“予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

  • 小心翼翼【xiǎo xīn yì yì】

    成语解释:翼翼:严肃谨慎。本是严肃恭敬的意思。现形容谨慎小心,一点不敢疏忽。

    成语出处:《诗经·大雅·大明》:“维此文王,小心翼翼。”

  • 夜以继日【yè yǐ jì rì】

    成语解释:晚上连着白天。形容加紧工作或学习。

    成语出处:《庄子·至乐》:“夫贵者,夜以继日,思虑善否。”《孟子·离娄下》:“仰而思之,夜以继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