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出处

  • 爱屋及乌【ài wū jí wū】

    成语解释:因为爱一个人而连带爱他屋上的乌鸦。比喻爱一个人而连带地关心到与他有关的人或物。

    成语出处:《尚书大传·大战》:“爱人者,兼其屋上之乌。”

  • 百闻不如一见【bǎi wén bù rú yī jiàn】

    成语解释:闻:听见。听得再多,也不如亲眼见到一次。

    成语出处:《汉书·赵充国传》:“百闻不如一见,兵难遥度,臣愿驰至金城,图上方略。”

  • 百战百胜【bǎi zhàn bǎi shèng】

    成语解释:每战必胜。形容所向无敌。

    成语出处:《孙子·谋攻》:“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

  • 百无一失【bǎi wú yī shī】

    成语解释:形容有充分把握,绝对不会出差错。

    成语出处:汉·王充《论衡·须颂》:“从门应庭,听堂室之言,什而失九,如升堂窥室,百不失一。”

  • 背道而驰【bèi dào ér chí】

    成语解释:背:背向;道:道路;驰:奔跑。朝相反的方向跑去。比喻彼此的方向和目的完全相反。

    成语出处:唐·柳宗元《〈杨评事文集〉后序》:“其余各探一隅,相与背驰于道者,其去弥远。”

  • 本性难移【běn xìng nán yí】

    成语解释:移:改变。本质难于改变。

    成语出处:元·尚仲贤《柳毅传书》楔子:“想他每无恩义,本性难移,着我向野田衰草残红里。”

  • 笨鸟先飞【bèn niǎo xiān fēi】

    成语解释:比喻能力差的人怕落后,做事比别人先动手。

    成语出处:元·关汉卿《陈母教子》第一折:“我和你有个比喻:我似那灵禽在后,你这等坌(笨)鸟先飞。”

  • 沧海一粟【cāng hǎi yī sù】

    成语解释:粟:谷子,即小米。大海里的一粒谷子。比喻非常渺小。

    成语出处:宋·苏轼《前赤壁赋》:“寄蜉蝣天天地,渺苍海之一粟。”

  • 拆东墙补西墙【chāi dōng qiáng bǔ xī qiáng】

    成语解释:拆倒东边的墙,以修补西边的墙。比喻临时勉强应付。亦比喻临时救急,不是根本办法。

    成语出处:《中国民歌资料·纳布鞋》:“拆东墙,补西墙,先要顾前方。”

  • 聪明反被聪明误【cōng míng fǎn bèi cōng míng wù】

    成语解释:自以为聪明反而被聪明耽误或妨害了。

    成语出处:宋·苏轼《东坡续集·洗儿》:“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

  • 打铁趁热【dǎ tiě chèn rè】

    成语解释:比喻做事要抓紧时机,加速进行。

    成语出处:张恨水《夜深沉》第22回:“我粗人只望说粗话,有道是打铁趁热。”

  • 打落水狗【dǎ luò shuǐ gǒu】

    成语解释:比喻继续打击已经失败的坏人。

    成语出处:瞿秋白《序言》:“鲁迅的著名的‘打落水狗’真正是反自由主义,反妥协主义的宣言。”

  • 大开眼界【dà dāi yǎn jiè】

    成语解释:开阔视野,增回见识。

    成语出处:唐·李濬《松窗杂录·楚几》:“光业马上取笔答之,曰:‘大开眼界莫言冤。’”

  • 大器晚成【dà qì wǎn chéng】

    成语解释:大器:比喻大才。指能担当重任的人物要经过长期的锻炼,所以成就较晚。也用做对长期不得志的人的安慰话。

    成语出处:《老子》:“大方无隅,大器晚成。”

  • 大智若愚【dà zhì ruò yú】

    成语解释:某些才智出众的人,看来好象愚笨,不露锋芒。

    成语出处:宋·苏轼《贺欧阳少师致仕启》:“大勇若怯,大智如愚。”

  • 得过且过【dé guò qiě guò】

    成语解释:且:暂且。只要能够过得去,就这样过下去。形容胸无大志。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小孙屠》第四出:“孩儿,我听得道你要出外打旋,怕家中得过且过,出去做甚的?”

  • 对牛弹琴【duì niú tán qín】

    成语解释:讥笑听话的人不懂对方说得是什么。用以讥笑说话的人不看对象。

    成语出处:汉·牟融《理惑论》:“公明仪为牛弹清角之操,伏食如枚。非牛不闻,不合其耳矣。”

  • 恩威并用【ēn wēi bìng yòng】

    成语解释:安抚和强制同时施行。现也指掌权者对手下人,同时用给以小恩小惠和给以惩罚的两种手段。

    成语出处:《三国志·吴书·周鲂传》:“鲂在郡十三年卒,赏善罚恶,恩威并行。”

  • 风烛残年【fēng zhú cán nián】

    成语解释:风烛:被风吹的蜡烛,容易熄灭;残年:残余的岁月,指在世不太久。比喻人到了接近死亡的晚年。

    成语出处:晋·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陈图后》:“时年五十有三,或恐风烛奄及,聊遗教于子孙耳。”

  • 赴汤蹈火【fù tāng dǎo huǒ】

    成语解释:赴:走往;汤:热水;蹈:踩。沸水敢蹚,烈火敢踏。比喻不避艰险,奋勇向前。

    成语出处:《汉书·晁错传》:“故能使其众,蒙矢石,赴汤火。”晋·稽康《与山巨源绝交书》:“长而见羁,则狂顾顿缨,赴汤蹈火。”

  • 覆水难收【fù shuǐ nán shōu】

    成语解释:倒在地上的水难以收回。比喻事情已成定局,无法挽回。

    成语出处:《后汉书·何进传》:“国家之事易可容易?覆水不收,宜深思之。”

  • 防患于未然【fáng huàn yú wèi rán】

    成语解释:患:灾祸;未然:没有这样,指尚未形成。防止事故或祸害于尚未发生之前。

    成语出处:《周易·既济》:“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乐府诗集·君子行》:“君子防未然。”

  • 盖棺论定【gài guān lùn dìng】

    成语解释:盖上棺材盖,才能下结论。人死后对其一生作出评价。

    成语出处:唐·韩愈《同冠峡》诗:“行矣且无然,盖棺事乃了。”

  • 孤注一掷【gū zhù yī zhì】

    成语解释:把所有的钱一次押上去,决一输赢。比喻在危急时用尽所有力量作最后一次冒险。

    成语出处:《宋史·寇准传》:“博者输钱欲尽,乃罄所有出之,谓之孤注。”《晋书·何无忌传》:“刘毅家无担石之储,樗蒲一掷百万。”

  • 国泰民安【guó tài mín ān】

    成语解释:泰:平安,安定。国家太平,人民安乐。

    成语出处:宋·吴自牧《梦梁录·山川神》:“每岁海潮太溢,冲激州城,春秋醮祭,诏命学士院,撰青词以祈国泰民安。”

  • 过犹不及【guò yóu bù jí】

    成语解释:过:过分;犹:象;不及:达不到。事情做得过头,就跟做得不够一样,都是不合适的。

    成语出处:《论语·先进》:“子贡问:‘师与商也孰贤?’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曰:‘然则师愈与?’子曰:‘过犹不及。’”

  • 害群之马【hài qún zhī mǎ】

    成语解释:危害马群的劣马。比喻危害集体的人。

    成语出处:《庄子·徐无鬼》:“夫为天下者,亦奚以异乎牧马者哉?亦去其害马者而已矣。”

  • 缓兵之计【huǎn bīng zhī jì】

    成语解释:延缓对方进攻的计策。指拖延时间,然后再想办法。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九十九回:“孔明用缓兵之计,渐退汉中,都督何故怀疑,不早追之?”

  • 祸不单行【huò bù dān xíng】

    成语解释:指不幸的事接二连三地发生。

    成语出处:汉·刘向《说苑·权谋》:“此所谓福不重来,祸必重来者也。”

  • 和气生财【hé qì shēng cái】

    成语解释:指待人和善能招财进宝。

    成语出处:鲁迅《彷徨·离婚》:“一个人总要和气些,‘和气生财’,对不对?”

  • 积少成多【jī shǎo chéng duō】

    成语解释:积累少量的东西,能成为巨大的数量。

    成语出处:《战国策·秦策四》:“积薄而为厚,聚少而为多。”《汉书·董仲舒传》:“聚少成多,积小致巨。”

  • 九死一生【jiǔ sǐ yī shēng】

    成语解释:形容经历很大危险而幸存。也形容处在生死关头,情况十分危急。

    成语出处:战国楚·屈原《离骚》:“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刘良注:“虽九死无一生,未足悔恨。”

  • 君子之交【jūn zǐ zhī jiāo】

    成语解释:贤者之间的交情,平淡如水,不尚虚华。

    成语出处:《庄子·山木》:“且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 金无足赤【jīn wú zú chì】

    成语解释:足赤:成色十足的金子。比喻人也不能十全十美。

    成语出处:宋·戴复古《寄兴》:“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求人不求备,妾愿老君家。”

  • 鞠躬尽瘁【jū gōng jìn cuì】

    成语解释:指恭敬谨慎,竭尽心力。

    成语出处:明·宋濂《先府君蓉峰处士阡表》:“祖妣夫人与显考鞠躬尽瘁,誓勿蹶其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