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出处

  • 博大精深【bó dà jīng shēn】

    成语解释:博:广,多。形容思想和学识广博高深。

    成语出处:明·姜世昌《〈逸周书〉序》:“迄今读书,若揭日月而行千载,其博大精深之旨,非晚世学者所及。”

  • 词不达意【cí bù dá yì】

    成语解释:词:言词;意:意思。指词句不能确切地表达出意思和感情。

    成语出处:《仪礼·聘礼》:“辞多则史,少则不达,辞苟足以达义之至也。”宋·惠洪《高安城隍庙记》:“盖五百年而书功烈者,辞不达意,余尝叹息之。”

  • 沉思默想【chén sī mò xiǎng】

    成语解释:形容深入地思考。沉:深。默:不作声。

    成语出处:魏巍《路标》:“在沉思默想的时候,我仿佛听到一种深沉有力的呼喊。”

  • 防微杜渐【fáng wēi dù jiàn】

    成语解释:微:微小;杜:堵住;渐:指事物的开端。比喻在坏事情坏思想萌芽的时候就加以制止,不让它发展。

    成语出处:《后汉书·丁鸿传》:“若敕政责躬,杜渐防萌,则凶妖消灭,害除福凑矣。”

  • 攻心为上【gōng xīn wèi shàng】

    成语解释:从思想上瓦解敌人的斗志为上策。

    成语出处:《三国志·蜀志·马谡传》:“每引见谈论,自昼达夜。”裴松之注引《襄阳记》:“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

  • 胡思乱想【hú sī luàn xiǎng】

    成语解释:指没有根据,不切实际的瞎想。

    成语出处:《朱子全书·学》:“宜于日用之间,稍立课程,不要如此胡思乱量,过却子也。”

  • 积重难返【jī zhòng nán fǎn】

    成语解释:重:程度深;返:回转。经过长时间形成的思想作风或习惯,很难改变。

    成语出处:《国语·晋语》:“重,无乃难迁乎?” 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一三·旧制一废难复》:“此又皆势处极重之难返者。”

  • 居安思危【jū ān sī wēi】

    成语解释:虽然处在平安的环境里,也想到有出现危险的可能。指随时有应付意外事件的思想准备。

    成语出处:《左传·襄公十一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 苦思冥想【kǔ sī míng xiǎng】

    成语解释:绞尽脑汁,深沉地思索。

    成语出处:巴金《创作回忆录 关于二》:“我拿起笔从来不苦思冥想,我照例写得快,说我‘粗制滥造’也可以,反正有作品在。”

  • 眠思梦想【mián sī mèng xiǎng】

    成语解释:睡梦中也在想念。形容思念之甚。

    成语出处:《醒世悟言·李玉英狱中讼冤》:“且说那禁子贪爱玉英容貌,眠思梦想,要去奸他。”

  • 暮想朝思【mù xiǎng cháo sī】

    成语解释:形容时时刻刻都在想念。

    成语出处:元·柯丹邱《荆钗记·遣仆》:“形只影单添凄楚,暮想朝思愈困苦。”

  • 男盗女娼【nán dào nǚ chāng】

    成语解释:男做盗贼,女为娼妓。形容男女都做坏事或思想极其腐朽卑劣。

    成语出处:明 谢谠《四喜记 天佑阴功》:“眼前之报,男盗女娼,灭门绝户,日后之报。”

  • 内圣外王【nèi shèng wài zhǔ】

    成语解释:指一方面具有圣人的才德,一方面又能施行王道。这是道家的政治思想。

    成语出处:《庄子·天下》:“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

  • 怦然心动【pēng rán xīn dòng】

    成语解释:指由于受某种事物的吸引,思想情感起了波动。

    成语出处:战国 楚 宋玉《九辩》:“私自怜兮何极,心怦怦兮谅直。”

  • 潜移默化【qián yí mò huà】

    成语解释:潜:暗中同,不见形迹;默:不说话,没有声音。指人的思想或性格不知不觉受到感染、影响而发生了变化。

    成语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慕贤》:“潜移暗化,自然似之。”

  • 思前想后【sī qián xiǎng hòu】

    成语解释:思:考虑;前:前因;后:后果。对事情发生的缘由,发展后果,作再三考虑。

    成语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五十二回:“且闻太师见后无袭兵,领人马徐徐而行;又见折了余庆,辛环带伤,太师十分不乐,一路上思前想后。”

  • 四大皆空【sì dà jiē kōng】

    成语解释:四大:古印度称地、水、火风为“四大”。佛教用语。指世界上一切都是空虚的。是一种消极思想。

    成语出处:《四十二章经》二十:“佛言当念身中四大,各自有名,都无我者。”

  • 同心同德【tóng xīn tóng dé】

    成语解释:同德:为同一目的而努力。指思想统一,信念一致。

    成语出处:《尚书·泰誓中》:“予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

  • 文以载道【wén yǐ zài dào】

    成语解释:载:装载,引伸为阐明;道:道理,泛指思想。指文章是为了说明道理的。

    成语出处:宋·周敦颐《通书·文辞》:“文所以载道也。轮辕饰而人弗庸,徒饰也,况虚车乎。”

  • 洗心革面【xǐ xīn gé miàn】

    成语解释:清除旧思想,改变旧面貌。比喻彻底悔改。

    成语出处:《周易·系辞上》:“圣人以此洗心,退藏于密。”《周易·革》:“君子豹变,小人革面。”《抱朴子·用刑》:“洗心而革面者,必若清波之涤轻尘。”

  • 心不在焉【xīn bù zài yān】

    成语解释:心思不在这里。指思想不集中。

    成语出处:《礼记·大学》:“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

  • 心心相印【xīn xīn xiāng yìn】

    成语解释:心:心意,思想感情;印:符合。彼此的心意不用说出,就可以互相了解。形容彼此思想感情完全一致。

    成语出处:《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吾传佛心印,安敢违于佛经。”《黄蘖传心法要》:“迦叶以来,以心印心,心心不异。”

  • 行思坐想【xíng sī zuò xiǎng】

    成语解释:走着坐着都在想。形容时刻在思考着或怀念着。

    成语出处:宋·袁去华《金蕉叶》:“行思坐忆,知他是,怎生过日。”

  • 一脉相承【yī mài xiāng chéng】

    成语解释:从同一血统、派别世代相承流传下来。批某种思想、行为或学说之间有继承关系。

    成语出处:清 李绿园《歧路灯》:“如今这两个侄儿,虽分鸿胪、宜宾两派,毕竟一脉相承,所以一个模样。”

  • 油然而生【yóu rán ér shēng】

    成语解释:自然地产生(某种思想感情)。

    成语出处:宋朝苏洵《族谱引》:“观吾之谱者,孝弟之心可以油然而生矣。”

  • 溢于言表【yì yú yán biǎo】

    成语解释:超出言语以外,指某种思想感情虽未说明却能使人体会出来。

    成语出处:明·朱舜水《答安东守约书三十首》:“来书十读,不忍释手,真挚之情,溢于言表。”

  • 游思妄想【yóu sī wàng xiǎng】

    成语解释:犹言胡思乱想。指没有根据,不切实际的瞎想。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三卷:“翰林当下别了老尼,到静室中。游思妄想,过了一夜。”

  • 朝思暮想【zhāo sī mù xiǎng】

    成语解释:朝:早晨;暮:晚上。早晚都想念。形容非常想念或经常想着某一件事。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警世恒言》卷二十四:“再说沈洪自从中秋夜见了玉姐,到如今朝思暮想,废寝忘餐。”

  • 重男轻女【zhòng nán qīng nǚ】

    成语解释:重视男子,看轻女性。指轻视妇女的封建思想。

    成语出处:曲波《林海雪原》:“说的白茹含羞带乐的一撅嘴,‘什么黄毛丫头,重男轻女的思想。’”

  • 诸子百家【zhū zǐ bǎi jiā】

    成语解释:原指先秦时期各种思想的代表人物和各个派别,后用来对先秦至汉初各种流派的总称。

    成语出处:《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

  • 钻牛角尖【zuān niú jiǎo jiān】

    成语解释:比喻费力研究不值得研究或无法解决的问题。也指思想方法狭窄。

    成语出处:老舍《神拳》第三幕:“凡事都要留有余地,别死钻牛角尖。”

  • 左思右想【zuǒ sī yòu xiǎng】

    成语解释:多方面想了又想。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八十八回:“左思右想,欲求自脱之计。”

  • 抱残守缺【bào cán shǒu quē】

    成语解释:抱着残缺陈旧的东西不放。形容思想保守,不求改进。

    成语出处:汉·刘歆《移书让太常博士书》:“犹欲保残守缺,挟恐见破之私意,而无从善服义之公心。”

  • 表里如一【biǎo lǐ rú yī】

    成语解释:表:外表;里:内心。表面和内心象一个东西。形容言行和思想完全一致。

    成语出处:《朱子全书·论语》:“行之以忠者,是事事要着实,故某集注云:‘以忠,则表里如一。’”

  • 茅塞顿开【máo sè dùn kāi】

    成语解释:茅塞:喻人思路闭塞或不懂事;顿:立刻。原来心里好象有茅草堵塞着,现在忽然被打开了。形容思想忽然开窍,立刻明白了某个道理。

    成语出处:《孟子·尽心下》:“山径之蹊间,介然用之而成路;为间不用,则茅塞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