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出处

  • 傲然挺立【ào rán tǐng lì】

    成语解释:傲然:坚强不屈的样子。挺立:像山峰一样高高地耸立。形容坚强而不可动摇。

    成语出处:茅盾《白杨礼赞》:“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象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

  • 百炼成钢【bǎi liàn chéng gāng】

    成语解释:比喻经过长期锻炼,变得非常坚强。

    成语出处:汉·陈琳《武军赋》:“铠则东胡阙巩,百炼精刚。”

  • 百折不回【bǎi zhé bù huí】

    成语解释:折:挫折。比喻意志坚强,无论受到多少次挫折,毫不动摇退缩。

    成语出处:汉·蔡邕《太尉乔玄碑》:“其性庄,疾华尚朴,有百折不挠,临大节而不可夺之风。”

  • 败鳞残甲【bài lín cán jiǎ】

    成语解释:败:毁坏。残败零碎的鳞甲,比喻满空飞舞的雪花。

    成语出处:宋·张元《咏雪》:“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空飞。”

  • 败柳残花【bài liǔ cán huā】

    成语解释:败:衰败。残:凋残。凋残的柳树,残败了的花。旧时用以比喻生活放荡或被蹂躏遗弃的女子。

    成语出处:元·白朴《墙头马上》三折:“休把似残花败柳冤仇结,我与你生男长女填还彻,指望生则同衾,死则共穴。”

  • 百折不摧【bǎi zhé bù cuī】

    成语解释:受到无数挫折都不屈服、动摇。形容意志坚强。

    成语出处:宋·苏辙《祭亡兄端明文》:“义气外强,道心内全,百折不摧,如有待然。”

  • 百折不屈【bǎi zhé bù qū】

    成语解释:受到无数挫折都不屈服、动摇。形容意志坚强。

    成语出处:清·恽敬《〈卓忠毅公遗稿〉书后》:“一旦竟成其名,史书及府县志纪录则有之,必不能千百年之后,人人变色动容,有一百折不屈之人,如在其心,如出其口,如忠毅、方学士、铁尚书者也。”

  • 败将残兵【bài jiàng cán bīng】

    成语解释:指战败后剩余的兵将。同“残兵败将”。

    成语出处:明·无名氏《开诏救忠》楔子:“你虽然杀了我一阵,你的军兵可也尽皆折损了,则剩下这一枝败将残兵。”

  • 抱残守阙【bào cán shǒu quē】

    成语解释:①守着残缺的东西不放。形容思想保守,不接受新事物。②谓笃守古学古道。③喻在条件很差的情况下坚持着做。

    成语出处:清·江藩《汉学师承记·顾炎武》:“二君以瑰异之质,负经世之才……岂若抱残守阙之俗儒,寻章摘句之世士也哉?”阙,一本作“缺”。

  • 残编断简【cán biān duàn jiǎn】

    成语解释:指残缺不全的书籍。

    成语出处:北周·庚信《谢滕王集序启》:“某本乏财用,无多作述……至如残编落简,并入尘埃;赤轴青箱,多从灰烬。

  • 残兵败将【cán bīng bài jiàng】

    成语解释:战败了的部队。

    成语出处:明·邵璨《香囊记·败兀》:“我如今连被岳家军杀败,收聚些残兵败将,济不得事,目下就要拔营回去如何?”

  • 残茶剩饭【cán chá shèng fàn】

    成语解释:残留下的一点茶水,剩下来的一点食物。

    成语出处:元·马致远《黄梁梦》四:“如今天色晚了也,有什么残茶剩饭,与俺两个孩子些吃。”

  • 残缺不全【cán quē bù quán】

    成语解释:残:残破;缺:缺少;全:完整。残破、缺少,很不完全。

    成语出处:毛泽东《论持久战》十二:“这些特点是事实上存在的,不是虚造骗人的;是战争的全部基本要素,不是残缺不全的片段。”

  • 残冬腊月【cán dōng là yuè】

    成语解释:腊月:阴历十二月。指一年将尽之时。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七:“错过了吉日良时,残冬腊月,未必有好日了。”

  • 残山剩水【cán shān shèng shuǐ】

    成语解释:指国家领土大都沦陷后残余的部分。也比喻未被消除而剩下来的事物。

    成语出处:唐·杜甫《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诗:“剩水沧江破,残山碣石开。”

  • 残膏剩馥【cán gāo shèng fù】

    成语解释:残:剩余;膏:油脂;馥:香气。比喻前人留下的文学遗产。

    成语出处:《新唐书·杜甫传赞》:“唐诗人杜甫,浑涵汪茫,千汇万状,兼古今而有之。他人不足,甫乃厌余,残膏剩馥,沾丐后人多矣。”

  • 残渣余孽【cán zhā yú niè】

    成语解释:比喻残存的坏人或没有消灭干净的恶势力。

    成语出处:《历史研究》1976年第3期:“由于不少奴隶主残渣余孽被集中于南阳,故而南阳之俗是‘夸奢、上气力、为商贾’,成为一个‘难制御’的地方。”

  • 残羹冷炙【cán gēng lěng zhì】

    成语解释:指吃剩的饭菜。也比喻别人施舍的东西。

    成语出处: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丈》:“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

  • 残花败柳【cán huā bài liǔ】

    成语解释:败:衰败。残:凋残。凋残的柳树,残败了的花。旧时用以比喻生活放荡或被蹂躏遗弃的女子。

    成语出处:元·白朴《墙头马上》三折:“休把似残花败柳冤仇结,我与你生男长女填还彻,指望生则同衾,死则共穴。”

  • 残暴不仁【cán bào bù rén】

    成语解释:凶狠毒辣,一点也没有同情、怜悯之心。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十三回:“韩玄残暴不仁,轻贤慢士,当众共殛之!”

  • 残杯冷炙【cán bēi lěng zhì】

    成语解释:残:剩余;杯:指酒;炙:烤肉。指吃剩的饭菜。也比喻别人施舍的东西。

    成语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杂艺》:“不可令有称誉,见役勋贵,处之下坐,以取残杯冷炙之辱。”

  • 残年余力【cán nián yú lì】

    成语解释:指年老体衰。

    成语出处:《列子·汤问》:“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 除残去秽【chú cán qù huì】

    成语解释:残:残暴。秽:污秽,比喻恶势力。清除社会上的残暴、腐朽势力。

    成语出处:《后汉书·梁统传》:“仁者爱人,义者政理,爱人以除残为务,政理以去乱为心。” 汉·曹操《让县自明本志令》:“故在济南,始除残去秽,平心选举,违忤诸常待。”

  • 残羹冷饭【cán gēng lěng fàn】

    成语解释:指吃剩的饭菜。也比喻别人施舍的东西。

    成语出处:明·刘基《孤儿行》:“清晨采薪日入归,残羹冷饭难充饥。”

  • 残军败将【cán jūn bài jiàng】

    成语解释:战败后残余的兵将。同“残兵败将”。

    成语出处:明·无名氏《开昭救忠》第二折:“看了我这些残军败将,你都杀了,倒也是个干净。”

  • 残民以逞【cán mín yǐ chěng】

    成语解释:残:残害;逞:称愿,满足某种心愿。残害人民,来实现某种愿望,使自己称心如意。

    成语出处:《左传·宣公二年》:“《诗》所谓‘人之无良’者,其羊斟之谓乎!残民以逞。”

  • 残编裂简【cán biān liè jiǎn】

    成语解释:指残缺不全的书籍或零散不整的诗文字画。

    成语出处: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三》:“古书历世兵革洊更,间有残编裂简,仅以空名,寓于载籍。辑录之家,存而不论。”

  • 残篇断简【cán piān duàn jiǎn】

    成语解释:残缺不全的书籍。

    成语出处:北周·庚信《谢滕王集序启》:“某本乏财用,无多作述……至如残编落简,并入尘埃;赤轴青箱,多从灰烬。”

  • 残汤剩饭【cán tāng shèng fàn】

    成语解释:指吃剩的饭菜。也比喻别人施舍的东西。

    成语出处:元·关汉卿《蝴蝶梦》第三折:“我三个孩儿都下在死牢中,我叫化了些残汤剩饭,送与孩儿每吃去。”

  • 独立自主【dú lì zì zhǔ】

    成语解释:多指国家或政党维护主权,不受别人的控制或支配。

    成语出处:茅盾《子夜》十六:“最初是买办,然后是独立自主的老板,然后又是买办。”

  • 断壁残璋【duàn bì cán zhāng】

    成语解释:壁:圆形扁平中间有孔的玉器;璋:象半个圭的玉器。残缺不全的璋壁。比喻虽然残缺仍然是很珍贵的东西。

    成语出处:宋·孙觌《李茂嘉寄茶》:“蛮珍分到谪仙家,断壁残璋裹绛纱。”

  • 断简残编【duàn jiǎn cán biān】

    成语解释:简:古代用来写字的竹片;编:穿简的细长皮条。指残缺不全的书籍。

    成语出处:北周·庚信《谢滕王集序启》:“某本乏财用,无多作述……至如残编落简,并入尘埃;赤轴青箱,多从灰烬。

  • 断垣残壁【duàn yuán cán bì】

    成语解释:形容房屋倒塌残破的景象。

    成语出处:徐迟《火中的凤凰》:“灰红的火焰渐渐熄灭,留下一片瓦砾场,断垣残壁。”

  • 蠹国残民【dù guó cán mín】

    成语解释:危害国家和人民。同“蠹国害民”。

    成语出处:宋·苏轼《张诚一责授左武卫将军制》:“乃者奸言诐行,蠹国残民之状,论者纷然,方议其罪,而悖德隐恶,达于朕听,考实其状,至不忍言。”

  • 断管残沈【duàn guǎn cán shěn】

    成语解释:残缺不全的字画。管,笔;沈,墨汁。

    成语出处:明·焦竑《李氏〈焚书〉序》:“宋元丰间,禁长公之笔墨,家藏墨妙,抄割殆尽,见者若祟。不逾时而征求鼎沸,断管残沈,等于吉光片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