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出处

  • 安家立业【ān jiā lì yè】

    成语解释:安置家庭,创立基业或事业。也指长期在一个地方劳动和生活。

    成语出处:梁斌《漫谈的创作(代序)》:“于是背起铺盖卷下了关东,在关东挖参、淘金,积了一些钱,回来安家立业,准备报仇。”

  • 安居乐业【ān jū lè yè】

    成语解释:安:安定;乐:喜爱,愉快;业:职业。指安定愉快地生活和劳动。

    成语出处:《老子》:“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乐其业,至老死不相往来。”《汉书·货殖列传》“各安其居而乐其业,甘其食而美其服。”

  • 安营扎寨【ān yíng zhā zhài】

    成语解释:安、扎:建立,安置;寨:防守用的栅栏。指部队驻扎下来。也比喻建立临时的劳动或工作基地。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两军师隔江斗智》第二折:“这周瑜匹夫,累累兴兵来索取俺荆州地面,如今在柴桑渡口安营扎寨,其意非小。”

  • 安生乐业【ān shēng lè yè】

    成语解释:犹安居乐业。指安定愉快地生活和劳动。

    成语出处:《汉书·严助传》:“使元元之民安生乐业,则泽被万世,传之子孙,使之无穷。”

  • 百年树人【bǎi nián shù rén】

    成语解释:树:种植,栽培。比喻培养人才是长期而艰巨的事。

    成语出处:《管子·权修》:“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 百年大计【bǎi nián dà jì】

    成语解释:大计:长远的重要的计划。指关系到长远利益的计划或措施。

    成语出处:清·梁启超《论民族竞争之大势》:“数月之间,而其权力已深入巩固,而百年大计于以定矣。”

  • 不稼不穑【bù jià bù sè】

    成语解释:稼:播种;穑:收获谷物。泛指不参加农业生产劳动。

    成语出处:《诗经·魏风·伐檀》:“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

  • 不劳而获【bù láo ér huò】

    成语解释:自己不劳动却占有别人的劳动成果。

    成语出处:《孔子家语·入官》:“所求于迩,故不劳而得也。”

  • 不勤而获【bù qín ér huò】

    成语解释:指不劳而获。

    成语出处:宋·王谠《唐语林·补遗三》:“吾闻不勤而获犹谓之灾,士君子所慎者非常之得之。”

  • 不学无识【bù xué wú shí】

    成语解释:指没有学问,缺乏见识。

    成语出处:宋·叶適《故枢密参政汪公墓志铭》:“大理少卿朱斐对上,指大理寺为诏狱。公论‘斐不自知职业何事,不学无识’,竟罢斐。”

  • 戴月披星【dài yuè pī xīng】

    成语解释:身披星星,头顶月亮。形容早出晚归,辛勤劳动,或日夜赶路,旅途辛苦。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冤家债主》第一的:“这大的孩儿披星戴月,早起晚眠。”

  • 奋不顾身【fèn bù gù shēn】

    成语解释:奋勇向前,不考虑个人安危。

    成语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常思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

  • 费财劳民【fèi cái láo mín】

    成语解释:耗费财物,劳苦百姓。

    成语出处:《晏子春秋·内篇谏下》:“诚费财劳民以为无功,又从而怨之,是寡人之罪也。”

  • 耕耘树艺【gēng yún shù yì】

    成语解释:耘:锄草,树:栽植;艺:播种。耕田、锄草、植树、播种。泛指各种农业生产劳动。

    成语出处:《荀子·子道》:“夙兴夜寐,耕耘树艺,手足胼胝,以养其身。”

  • 孤独鳏寡【gū dú guān guǎ】

    成语解释:泛指无依无靠的人。

    成语出处:《孟子·梁惠王下》:“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

  • 鳏寡孤独【guān guǎ gū dú】

    成语解释:泛指没有劳动力而又没有亲属供养的人。

    成语出处:《孟子·梁惠王下》:“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

  • 孤寡鳏独【gū guǎ guān dú】

    成语解释:泛指没有劳动能力、无依无靠的人。

    成语出处:战国·邹·孟轲《孟子·梁惠王下》:“老而无妻曰鳏,老而无夫曰寡,老而无子曰独,幼而无父曰孤。此四者,天下之穷民而无告者。”

  • 鳏寡孤茕【guān guǎ gū qióng】

    成语解释:茕,无兄弟。泛指没有劳动力而又没有亲属供养的人。同“鳏寡孤独”。

    成语出处:唐·陆贽《赐京畿及同华等州百姓种子赈给贫人诏》:“赈赐贫人,先尽鳏寡孤茕目下不济者。”

  • 鳏寡茕独【guān guǎ qióng dú】

    成语解释:茕,无兄弟。泛指没有劳动力而又没有亲属供养的人。同“鳏寡孤独”。

    成语出处:唐·李白《虞诚令李公去思颂碑》:“公勖之亲邻,厄以凶事,而鳏寡茕独,众所赖焉。”

  • 汗流浃背【hàn liú jiā bèi】

    成语解释:浃:湿透。汗流得满背都是。形容非常恐惧或非常害怕。现也形容出汗很多,背上的衣服都湿透了。

    成语出处:《后汉书·伏皇后纪》:“操出,顾左右,汗流浃背。”

  • 好逸恶劳【hào yì wù láo】

    成语解释:逸:安逸;恶:讨厌、憎恨。贪图安逸,厌恶劳动。

    成语出处:《后汉书·郭玉传》:“其为疗也,有四难焉:自用意而不任臣,一难也;将身不谨,二难也;骨节不强,不能使药,三难也;好逸恶劳,四难也。”

  • 挥汗成雨【huī hàn chéng yǔ】

    成语解释:挥:洒,泼。用手抹汗,汗洒下去就跟下雨一样。形容人多。

    成语出处:《战国策·齐策一》:“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

  • 挥汗如雨【huī hàn rú yǔ】

    成语解释:挥:洒,泼。形容天热出汗多。

    成语出处:《战国策·齐策一》:“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

  • 将勤补拙【jiāng qín bǔ zhuō】

    成语解释:以勤奋弥补笨拙。

    成语出处:唐·白居易《自到郡斋题二十四韵》:“救烦无若静,补拙莫如勤。”

  • 兢兢业业【jīng jīng yè yè】

    成语解释:形容做事谨慎、勤恳。

    成语出处:《诗经·大雅·云汉》:“兢兢业业,如霆如雷。”

  • 糠菜半年粮【kāng cài bàn nián liáng】

    成语解释:一年之中有半年用糠和菜代替粮食。形容旧社会劳动人民的生活极其贫困。

    成语出处:刘江《太行风云》:“总是个糠菜半年粮哇,今年可要早动手,多按上两瓮豆叶菜。”

  • 劳思逸淫【láo sī yì yín】

    成语解释:逸:安逸。指参加实际劳动,才能想到爱惜物力,知道节俭;贪图安逸就容易放荡堕落。

    成语出处:《国语·鲁语》:“劳则思,思则善心生,逸则淫,淫则忘善,忘善则恶心生。”

  • 劳而无功【láo ér wú gōng】

    成语解释:花费了力气,却没有收到成效。

    成语出处:《管子·形势篇》:“与不可,强不能,告不知,谓之劳而无功。”

  • 劳苦功高【láo kǔ gōng gāo】

    成语解释:出了很多力,吃了很多苦,立下了很大的功劳。

    成语出处:《史记·项羽本纪》:“劳苦而功高如此。”

  • 劳民伤财【láo mín shāng cái】

    成语解释:既使人民劳苦,又耗费钱财。现也指滥用人力物力。

    成语出处:《易·节》:“不伤财,不害民。”

  • 力不胜任【lì bù shèng rèn】

    成语解释:能力担当不了。

    成语出处:《易·系辞下》:“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谋大,力小而任重,鲜不及矣。”

  • 劳民动众【láo mín dòng zhòng】

    成语解释:动用众多民力去做某件事。

    成语出处:《旧五代史·晋书·高祖纪》:“纪年之挽粟飞刍,继日而劳民动众,常烦漕运,不给供须。”

  • 劳民费财【láo mín fèi cái】

    成语解释:既使人民劳苦,又耗费钱财。现也指滥用人力物力。亦作“劳民伤财”。

    成语出处:《新唐书·南诏传赞》:“唐之治不能过两汉,而地广于三代,劳民费财,祸所繇生。”

  • 劳身焦思【láo shēn jiāo sī】

    成语解释:劳:费;焦:焦急。形容人为某事忧心苦思。

    成语出处:《史记·夏本纪》:“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

  • 劳筋苦骨【láo jīn kǔ gǔ】

    成语解释:指劳动繁重,使筋骨疲劳痛苦。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王褒传》:“故工之用钝器也,劳筋苦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