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出处

  • 傲霜斗雪【ào shuāng dòu xuě】

    成语解释:傲视寒霜,抗击白雪。形容不畏严寒。比喻人身处逆境而不屈服。

    成语出处:元·吴昌龄《张天师》第三折:“玉骨冰肌谁可匹,傲雪欺霜夺第一。”

  • 傲雪凌霜【ào xuě líng shuāng】

    成语解释:形容不畏霜雪严寒,外界条件越艰苦越有精神。比喻经过长期磨练,面对冷酷迫害或打击毫不示弱、无所畏惧。傲,傲慢、蔑视。

    成语出处:宋·杨无咎《柳梢青》:“傲雪凌霜,平欺寒力,搀借春光。”

  • 傲雪欺霜【ào xuě qī shuāng】

    成语解释:形容不畏霜雪严寒,外界条件越艰苦越有精神。比喻经过长期磨练,面对冷酷迫害或打击毫不示弱、无所畏惧。傲,傲慢、蔑视。

    成语出处:元·吴昌龄《张天师》:“梅花云:我这梅花……玉骨冰肌谁可匹,傲雪凌霜夺第一。”

  • 白屋寒门【bái wū hán mén】

    成语解释:白屋:用白茅草盖的屋;寒门:清贫人家。泛指贫士的住屋。形容出身贫寒。

    成语出处:元 高文秀《琗范叔》第三折:“未亨通,遭穷困,身居在白屋寒门。”

  • 碧海青天【bì hǎi qīng tiān】

    成语解释:原是形容嫦娥在广寒宫夜夜看着空阔的碧海青天,心情孤寂凄凉。后比喻女子对爱情的坚贞。

    成语出处:唐·李商隐《嫦娥》:“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 报仇雪耻【bào chóu xuě chǐ】

    成语解释:指报复冤仇,洗刷耻辱。

    成语出处:《水浒传》第九八回:“主女琼英,素有报仇雪耻之志。”

  • 报雠雪恨【bào chóu xuě hèn】

    成语解释:报冤仇以洗雪心中之恨。参见“报仇雪恨”。

    成语出处:元·杨显之《酷寒亭》楔子:“存得堂堂七尺身,也不敢望遂风云,报雠雪恨。”

  • 冰天雪窖【bīng tiān xuě jiào】

    成语解释:形容极为寒冷。

    成语出处:清·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四:“公子编修汝舟随侍,劝以节劳暂息。公慨然曰:‘二万里冰天雪窖,只身荷戈,未尝言苦,时反惮劳乎?’”

  • 冰消雪释【bīng xiāo xuě shì】

    成语解释:比喻事物消失瓦解。

    成语出处:靳以《被煎熬的心》:“父亲已经在楼梯口那里等她,好像原想申斥她几句,看到她便什么都冰消雪释的样子,只在急急地问她是不是医院出了什么事。”

  • 春回大地【chūn huí dà dì】

    成语解释:好象春天又回到大地。形容严寒已过,温暖和生机又来到人间。

    成语出处:宋·周紫芝《太仓稊米集·岁杪雨雪连日闷题二首》:“树头雪过梅犹在,地上春回柳未知。”

  • 唇亡齿寒【chún wáng chǐ hán】

    成语解释:嘴唇没有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比喻利害密要相关。

    成语出处:先秦·左丘明《左传·僖公五年》:“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 餐风啮雪【cān fēng niè xuě】

    成语解释:形容野外生活的艰苦。

    成语出处:明·张景《飞丸记·月下伤怀》:“一痛爷娘,餐风啮雪;二伤姑妈,替死超生。”

  • 餐风茹雪【cān fēng rú xuě】

    成语解释:形容野外生活的艰苦。

    成语出处:贺宜《序言》:“作品热情地歌颂了这些搬山填谷、餐风茹雪的建设者的艰辛劳动,和他们对祖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无限忠诚尽职。”

  • 沉冤莫雪【chén yuān mò xuě】

    成语解释:沉冤:长期得不到伸雪的冤案;莫雪:无法昭雪。长期得不到昭雪的冤屈。

    成语出处:唐·于逖《灵应传》:“潜遁幽岩,沉冤莫雪。”

  • 滴水成冰【dī shuǐ chéng bīng】

    成语解释:水滴下去就结成冰。形容天气十分寒冷。

    成语出处:宋·钱易《南部新书》:“严冬冱寒,滴水成冰。”

  • 鹅毛大雪【é máo dà xuě】

    成语解释:像鹅毛一样的雪花。形容雪下得大而猛。

    成语出处:唐·白居易《雪夜喜李郎中见访》:“可怜今夜鹅毛雪,引得高情鹤氅人。”

  • 飞鸿印雪【fēi hóng yìn xuě】

    成语解释:比喻事情经过所留下的痕迹。

    成语出处:宋·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 风刀霜剑【fēng dāo shuāng jiàn】

    成语解释:寒风象刀,严霜象剑。形容气候寒冷,刺人肌肤。也比喻恶劣的环境。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七回中林黛玉的《葬花辞》:“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 风花雪月【fēng huā xuě yuè】

    成语解释:原指旧时诗文里经常描写的自然景物。后比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空洞的诗文。也指爱情之事或花天酒地的荒淫生活。

    成语出处:宋·邵雍《伊川击壤集序》:“虽死生荣辱,转战于前,曾未入于胸中,则何异四时风花雪月一过乎眼也。”

  • 风雪交加【fēng xuě jiāo jiā】

    成语解释:风和雪同时袭来。

    成语出处:元 程文海《浣溪沙 题湘水行吟》词:“风雪交加冻不醒,抱琴谁共赏《湘灵》。”

  • 风雨凄凄【fēng yǔ qī qī】

    成语解释:凄凄:寒冷。风雨交加,清冷凄凉。

    成语出处:《诗经·郑风·风雨》:“风雨凄凄,鸡鸣喈喈。”

  • 粉妆玉砌【fěn zhuāng yù qì】

    成语解释:用白粉装饰,用白玉砌成。形容雪景及人皮肤白嫩。

    成语出处:《第一场雪》:“山川、河流、树木、房屋,全都罩上了一层厚厚的雪,万里江山,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

  • 风花雪夜【fēng huā xuě yè】

    成语解释:原指旧时诗文里经常描写的自然景物。后比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空洞的诗文。

    成语出处:

  • 风霜雨雪【fēng shuāng yǔ xuě】

    成语解释:比喻经历了种种艰难困苦。

    成语出处:元·马致远《黄梁梦》第四折:“一梦中十八年,见了酒色财气,人我是非,贪嗔痴爱,风霜雨雪。”

  • 寒蝉凄切【hán chán qī qiè】

    成语解释:寒蝉:冷天里的知了。天冷时,知了发出凄惨而低沉的声音。文艺作品中多用以烘托悲凉的气氛和情调。

    成语出处:晋·陆云《陆清河集·寒蝉赋》:“于是贫居之士,喟尔相与而俱叹曰:‘寒蝉哀鸣,其声也悲;四时去暮,临河徘徊。’”

  • 寒蝉仗马【hán chán zhàng mǎ】

    成语解释:仗马:皇宫仪仗中的立马。象皇宫门外的立仗马和寒天的知了一样。比喻一句话也不敢说。

    成语出处:《新唐书·李林甫传》:“君等独不见立仗马乎?终日无声而饫三品刍豆,一鸣则黜之矣。”

  • 寒花晚节【hán huā wǎn jié】

    成语解释:寒花:寒天的花;晚节:晚年的节操。比喻人晚节高尚。

    成语出处:宋·韩琦《重阳》诗:“不羞老圃秋容淡,且看寒花晚节香。”

  • 寒木春华【hán mù chūn huá】

    成语解释:寒木不凋,春华吐艳。比喻各具特色。

    成语出处:既有寒木,又发春华,何如也? 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文章》

  • 寒心酸鼻【hán xīn suān bí】

    成语解释:寒心:心中战粟;酸鼻:鼻子辛酸。形容心里害怕而又悲痛。

    成语出处:战国·楚·宋玉《高唐赋》:“感心动耳,回肠伤气。孤子寡妇,寒心酸鼻。”

  • 号寒啼饥【háo hán tí jī】

    成语解释:因为饥饿寒冷而哭叫。形容挨饿受冻的悲惨生活。

    成语出处:唐·韩愈《进学解》:“冬暖而儿号哭寒,年丰而凄啼饥。

  • 洪炉点雪【hóng lú diǎn xuě】

    成语解释:大火炉里放进一点雪,马上就会融化。比喻对问题领会极快。

    成语出处:宋·王质《雪山集·大慧禅师正法眼藏序》:“余夜宿金山之方丈,不得寤,信手而抽几案文书,得此阅之,至洪炉点雪,恍然非平时之境。”

  • 寒冬腊月【hán dōng là yuè】

    成语解释:腊月:农历十二月。指冬季最寒冷的腊月天。

    成语出处:汉·无名氏《别诗(骨肉缘枝叶)》:“征夫怀远路,游子恋故乡。寒冬十二月,晨起践严霜。”

  • 含霜履雪【hán shuāng lǚ xuě】

    成语解释:比喻品行高洁。

    成语出处:晋·葛洪《抱朴子·汉过》:“含霜履雪,义不苟合;据道推方,嶷然不群。”

  • 鸿飞雪爪【hóng fēi xuě zhǎo】

    成语解释:用以指世事变易。

    成语出处:宋·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爪印,鸿飞那复计东西。”

  • 鸿泥雪爪【hóng ní xuě zhǎo】

    成语解释:比喻往事留下的痕迹。同“鸿爪雪泥”。

    成语出处:《筱园诗话》卷四引清·吴牧驺《题吴和甫学使纪游图》诗:“使君蒿目意不愉,遣兴忽写卧游图。鸿泥雪爪无处无,一一俱请丹青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