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出处

  • 爱憎分明【ài zēng fēn míng】

    成语解释:憎:恨。爱和恨的立场和态度十分鲜明。

    成语出处:续范亭《延安五老》诗:“爱憎分明是本色,疾恶如仇不宽恕。”

  • 百巧千穷【bǎi qiǎo qiān qióng】

    成语解释:指有才能者境遇反而不好。

    成语出处:宋·陈师道《早起》诗:“有家无食违高枕,百巧千穷只短檠。”

  • 大公无私【dà gōng wú sī】

    成语解释:指办事公正,没有私心。现多指从集体利益出发,毫无个人打算。

    成语出处:汉·马融《忠经·天地神明》:“忠者中也,至公无私。”

  • 大巧若拙【dà qiǎo ruò zhuō】

    成语解释:拙:笨。指真正聪明的人,不显露自己,从表面看,好象笨拙。

    成语出处:《老子》第四十五章:“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辨若讷。”

  • 钢筋铁骨【gāng jīng tiě gǔ】

    成语解释:筋骨象钢铁打铸的一般。形容身体健壮有力或意志坚强不屈。

    成语出处:曹禺《半日的“旅行”》:“在一间放着垫子和各种各样举重器械的房间里,我遇见了一群钢筋铁骨的青年。”

  • 花言巧语【huā yán qiǎo yǔ】

    成语解释:原指铺张修饰、内容空泛的言语或文辞。后多指用来骗人的虚伪动听的话。

    成语出处:《朱子语类》:“‘巧言’即今所谓花言巧语,如今世举子弄笔端做文字者是也。”

  • 豪夺巧取【háo duó qiǎo qǔ】

    成语解释:豪夺:强抢;巧取:软骗。旧时形容达官富豪谋取他人财物的手段。现指用各种方法谋取财物。

    成语出处:宋·苏轼《次韵米芾二王书跋尾》:“巧偷豪夺古来有,一笑谁似痴虎头。”

  • 灰头土脸【huī tóu tǔ liǎn】

    成语解释:指面容污秽。

    成语出处: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14回:“晁大舍送了珍哥到监,自己讨了保,灰头土脸,瘸狼渴疾,走到家中。”

  • 精益求精【jīng yì qiú jīng】

    成语解释:精:完美,好;益:更加。好了还求更好。

    成语出处:《论语·学而》:“《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宋·朱熹注:“言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复磋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复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

  • 克己奉公【kè jǐ fèng gōng】

    成语解释:克己:约束自己;奉公:以公事为重。克制自己的私心,一心为公。

    成语出处:《后汉书·祭遵传》:“遵为人廉约小心,克己奉公。”

  • 良工巧匠【liáng gōng qiǎo jiàng】

    成语解释:良工:手艺精良的工人;巧匠:技艺精巧的匠人。指技艺高超的工匠。

    成语出处:《吕氏春秋·慎大览·不广》:“齐之东鄙人有常致苦者……不知致苦,卒为齐国良工,泽及子孙。”

  • 能工巧匠【néng gōng qiǎo jiàng】

    成语解释:指工艺技术高明的人。

    成语出处:宋·李格非《洛阳名园记·李氏仁丰园》:“今洛阳良工巧匠,批红判白,接以它木,与造化争妙。”

  • 能说会道【néng shuō huì dào】

    成语解释:形容很会讲话。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十四回:“仗着他的模样儿比别人标致些,又长了一张巧嘴,天天打扮的象个西施样子,在人跟前能说惯道,抓尖要强。”

  • 能言巧辩【néng yán qiǎo biàn】

    成语解释:形容能说会道,善于言辩。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气英布》第一折:“恰才灵壁之战,项王遣使征布会,布与龙且有隙,称病不赴,若得能言巧辩之士,说他归降,纵项王驰还……破项王必矣。”

  • 弄巧成拙【nòng qiǎo chéng zhuō】

    成语解释:本想耍弄聪明,结果做了蠢事。

    成语出处:宋·黄庭坚《拙轩颂》:“弄巧成拙,为蛇画足。”

  • 奇技淫巧【qí jì yín qiǎo】

    成语解释:指新奇的技艺和作品。

    成语出处:《书·泰誓下》:“作奇技淫巧,以悦妇人。”

  • 牵强附会【qiān qiáng fù huì】

    成语解释:把本来没有某种意义的事物硬说成有某种意义。也指把不相关联的事物牵拉在一起,混为一谈。

    成语出处:清 曾朴《孽海花》第11回:“后儒牵强附会,费尽心思,不知都是古今学不分明的缘故。”

  • 巧夺天工【qiǎo duó tiān gōng】

    成语解释:夺:胜过。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十分巧妙。

    成语出处:元·赵孟頫《赠放烟火者》诗:“人间巧艺夺天工,炼药燃灯清昼同。。”

  • 巧立名目【qiǎo lì míng mù】

    成语解释:变着法定出一些名目来达到某种不正当的目的。

    成语出处:清·昭梿《啸亭杂录·卷三·朱白泉狱中上百朱二公书》:“乃星使临工,以为巧立名目,不容申辩。”

  • 巧取豪夺【qiǎo qǔ háo duó】

    成语解释:巧取:软骗;豪夺:强抢。旧时形容达官富豪谋取他人财物的手段。现指用各种方法谋取财物。

    成语出处:宋·苏轼《次韵米黻二王书跋尾》:“巧偷豪夺古来有,一笑谁似痴虎头。”

  • 巧同造化【qiǎo tóng zào huà】

    成语解释:巧:技巧,技艺;同:一样;造化:指宇宙的造物能力。形容人的能力很大,可与宇宙的造物能力相比。

    成语出处:《列子·汤问》:“人之巧乃可与造化者同功乎!”

  • 巧伪趋利【qiǎo wěi qū lì】

    成语解释:巧:奸诈。伪:虚伪。趋:追求,靠近、趋向。奸诈虚伪,唯利是图,唯势是从。

    成语出处:《汉书·地理志下》:“周人之失,巧伪趋利。”

  • 巧言令色【qiǎo yán lìng sè】

    成语解释:巧言:花言巧语;令色:讨好的表情。形容花言巧语,虚伪讨好。

    成语出处:《书·皋陶谟》:“何畏乎巧言令色孔壬。”

  • 任劳任怨【rèn láo rèn yuàn】

    成语解释:任:担当,经受。不怕吃苦,也不怕招怨。

    成语出处:汉·桓宽《盐铁论·刺权》:“夫食万人之力者,蒙其忧,任其怨劳。”《汉书·石显传》:“诚不能以一躯称快万众,任天下之怨。”

  • 神圣工巧【shén shèng gōng qiǎo】

    成语解释:中医对望、闻、问、切四种方法的别称。

    成语出处:《难经·神圣工巧》:“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脉而知之谓之‘巧’。”

  • 熟能生巧【shú néng shēng qiǎo】

    成语解释:熟练了,就能找到窍门。

    成语出处:俗话说的熟能生巧,舅兄昨日读了一夜,不但他已嚼出此中意味,并且连寄女也都听会,所以随问随答,毫不费事。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三十一回

  • 投机取巧【tóu jī qǔ qiǎo】

    成语解释:指用不正当的手段谋取私利。也指靠小聪明占便宜。

    成语出处:陈毅《反对美帝国主义侵略中东》诗:“投机取巧最可耻。”

  • 无米之炊【wú mǐ zhī chuī】

    成语解释:炊:做饭。比喻缺少必要条件无法办成的事。

    成语出处: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三:“晏景初尚书,请僧住院,僧辞以穷陋不可为。景初曰:‘高才固易耳。’僧曰:‘巧妇安能作无面汤饼乎?’”

  • 无巧不成书【wú qiǎo bù chéng shū】

    成语解释:比喻事情十分凑巧。

    成语出处: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卖油郎独占花魁》:“自古道:‘无巧不成书。’恰好有一人从墙下而过。”

  • 望闻问切【wàng wén wèn qiē】

    成语解释:中医用语。望,指观气色;闻,指听声息;问;指询问症状;切;指摸脉象。合称四诊。

    成语出处:《古今医统》:“望闻问切四字,诚为医之纲领。”

  • 小巧玲珑【xiǎo qiǎo líng lóng】

    成语解释:小巧:小而灵巧;玲珑:精巧细致。形容东西小而精致。

    成语出处:宋·辛弃疾《临江仙·戏为山园壁解嘲》词:“莫笑吾家巷壁小,稜层势欲摩空。相知唯有主人翁,有心雄泰华,无意巧玲珑。”

  • 心灵手巧【xīn líng shǒu qiǎo】

    成语解释:心思灵敏,手艺巧妙(多用在女子)。

    成语出处:清·孔尚任《桃花扇·栖真》:“香姐心灵手巧,一捻针线,就是不同的。”

  • 夜以继日【yè yǐ jì rì】

    成语解释:晚上连着白天。形容加紧工作或学习。

    成语出处:《庄子·至乐》:“夫贵者,夜以继日,思虑善否。”《孟子·离娄下》:“仰而思之,夜以继日。”

  • 因难见巧【yīn nán jiàn qiǎo】

    成语解释:因:由于某种缘故;巧:巧妙。由于难而更显出技艺的巧妙。

    成语出处:宋·欧阳修《六一诗话》:“得韵窄,则不复旁出,而因难见巧,愈险愈奇。”

  • 游辞巧饰【yóu cí qiǎo shì】

    成语解释:用没有根据的话多方掩饰。

    成语出处:《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评》:“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