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出处

  • 不辞劳苦【bù cí láo kǔ】

    成语解释:辞:推托。劳苦:劳累辛苦。不逃避劳累辛苦。形容人不怕吃苦,毅力强。

    成语出处:唐·牛肃《纪闻·吴保安》:“今日之事,请不辞劳苦。”

  • 百舍重趼【bǎi shè chóng jiǎn】

    成语解释:百里一舍,足底老皮上又生出硬皮。形容长途奔走,十分辛劳。亦作“百舍重茧”。

    成语出处:《庄子·天道》:“吾闻夫子圣人也。吾固不辞远道而来愿见,百舍重趼而不敢息。”《淮南子·修务训》:“昔南荣畴耻圣道之独亡于己身……百舍重趼,不敢休息,南见老聃。”

  • 登山陟岭【dēng shān zhì lǐng】

    成语解释:陟:蹈、踏。即翻山越岭。形容旅途艰辛劳累。

    成语出处:

  • 翻山越岭【fān shān yuè lǐng】

    成语解释:翻越不少山头。形容走山路的艰苦。

    成语出处: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六章:“他的腿脚好,只要肚子里填饱了瓤子,翻山越岭,跟年轻人一样。”

  • 废寝忘食【fèi qǐn wàng shí】

    成语解释:废:停止。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专心努力。

    成语出处:南朝·齐·王融《曲水诗》序:“犹且具明废寝,昃晷忘餐。”

  • 汗流浃背【hàn liú jiā bèi】

    成语解释:浃:湿透。汗流得满背都是。形容非常恐惧或非常害怕。现也形容出汗很多,背上的衣服都湿透了。

    成语出处:《后汉书·伏皇后纪》:“操出,顾左右,汗流浃背。”

  • 艰难困苦【jiān nán kùn kǔ】

    成语解释:形容处境艰苦,困难重重。

    成语出处:清 李渔《巧团圆 书帕》:“怎奈爹爹过于详慎,定要把艰难困苦之事试过几桩,才与他完姻缔好。”

  • 筋疲力尽【jīn pí lì jìn】

    成语解释:形容非常疲乏,一点力气也没有了。

    成语出处:唐·韩愈《论淮西事宜状》:“虽时侵掠,小有所得,力尽筋疲,不偿其费。”

  • 筋疲力竭【jīn pí lì jié】

    成语解释:形容非常疲乏,一点力气也没有了。

    成语出处:唐·韩愈《论淮西事宜状》:“虽时侵掠,小有所得,力尽筋疲,不偿其费。”

  • 精疲力尽【jīng pí lì jìn】

    成语解释:精神疲乏,气力用尽。形容精神和身体极度疲劳。

    成语出处:唐·韩愈《论淮西事宜状》:“虽时侵掠,小有所得,力尽筋疲,不偿其费。”

  • 兢兢业业【jīng jīng yè yè】

    成语解释:形容做事谨慎、勤恳。

    成语出处:《诗经·大雅·云汉》:“兢兢业业,如霆如雷。”

  • 举手之劳【jǔ shǒu zhī láo】

    成语解释:一举手那样的辛劳。形容轻而易举,毫不费力。

    成语出处:唐·韩愈《应科目时与人书》:“如有力者,哀其穷而运转之,盖一举手一投足之劳也。”

  • 快马加鞭【kuài mǎ jiā biān】

    成语解释:跑得很快的马再加上一鞭子,使马跑得更快。比喻快上加快,加速前进。

    成语出处:宋·陆游《村居》诗:“生僧快马随鞭影,宁作痴人记剑痕。”

  • 乐此不疲【lè cǐ bù pí】

    成语解释:因酷爱干某事而不感觉厌烦。形容对某事特别爱好而沉浸其中。

    成语出处:《后汉书·光武帝纪》:“我自乐此,不为疲也。”

  • 力尽筋疲【lì jìn jīn pí】

    成语解释:形容非常疲乏,一点力气也没有了。

    成语出处:唐·韩愈《论淮西事宜状》:“虽时侵掠,小有所得,力尽筋疲,不偿其费。”

  • 轻而易举【qīng ér yì jǔ】

    成语解释:形容事情容易做,不费力气。

    成语出处:《诗·大雅·烝民》:“人亦有言,德輶如毛,民鲜克举之。”朱熹注:“言人皆言德甚轻而易举,然人莫能举也。”

  • 栖风宿雨【qī fēng xiǔ yǔ】

    成语解释:在风雨中止息。形容奔波辛劳。

    成语出处:《东北人民抗日歌谣选》:“反抗侵略保卫祖国,栖风宿雨是平常。”

  • 劬劳之恩【qú láo zhī ēn】

    成语解释:指父母辛劳养育子女之恩。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19回:“在京师图个荫子封妻,光耀祖宗,报答父母劬劳之恩。”

  • 任劳任怨【rèn láo rèn yuàn】

    成语解释:任:担当,经受。不怕吃苦,也不怕招怨。

    成语出处:汉·桓宽《盐铁论·刺权》:“夫食万人之力者,蒙其忧,任其怨劳。”《汉书·石显传》:“诚不能以一躯称快万众,任天下之怨。”

  • 食少事烦【shí shǎo shì fán】

    成语解释:每日吃饭很少,可是处理的事务非常繁重。形容工作辛劳,身体不佳。

    成语出处:《晋书·宣帝纪》:“先是,亮使至,帝问曰:‘诸葛公起居何如?食可几(许)米?’对曰:‘三四升。’次问政事,曰:‘二十罚已上皆自省览。’帝既而告人曰:‘诸葛孔明其能久乎!’”

  • 死而后已【sǐ ér hòu yǐ】

    成语解释:已:停止。死了以后才罢手。形容为完成一种责任而奋斗终身。

    成语出处:《论语·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 推燥居湿【tuī zào jū shī】

    成语解释:把干的地方让给幼儿,自己睡在湿的地方。形容抚育孩子的辛劳。

    成语出处:《孝经援神契》:“母之于子也,鞠养殷勤,推燥居湿,绝少分甘也。”

  • 推干就湿【tuī gàn jiù shī】

    成语解释:形容抚育孩子的辛劳。同“推燥居湿”。

    成语出处:明·徐田臣《杀狗记·孙荣奠墓》:“三年乳哺恩爱深,推干就湿多劳顿。”

  • 心劳日拙【xīn láo rì zhuō】

    成语解释:心劳:费尽心机;日:逐日;拙:笨拙。现多指做坏事的人,虽然使尽坏心眼,到头来不但捞不到好处,处境反而一天比一天糟。

    成语出处:《尚书·周官》:“作德,心逸日休,作伪,心劳日拙。”

  • 宿雨餐风【xiǔ yǔ cān fēng】

    成语解释:形容旅途辛劳。

    成语出处:明·陈汝元《金莲记·证果》:“梯山航海,白发将侵,宿雨餐风,红颜非故。”

  • 夜以继日【yè yǐ jì rì】

    成语解释:晚上连着白天。形容加紧工作或学习。

    成语出处:《庄子·至乐》:“夫贵者,夜以继日,思虑善否。”《孟子·离娄下》:“仰而思之,夜以继日。”

  • 衣不解带【yī bù jiě dài】

    成语解释:解带:解开衣带,指脱衣。因事过度操劳,以致不能脱衣安睡。也形容看护病人十分辛劳(多指对长辈)。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刘孝标注引《中兴书》:“仲堪父尝疾患经时,仲堪衣不解带数年。”

  • 一劳永逸【yī láo yǒng yì】

    成语解释:逸:安逸。辛苦一次,把事情办好,以后就可以不再费力了。

    成语出处:汉·班固《封燕然山铭》:“兹可谓一劳而久逸,暂费而永无宁者也。”

  • 暂劳永逸【zàn láo yǒng yì】

    成语解释:犹一劳永逸。指以一时的辛劳,换取长久的安逸。

    成语出处:汉·张衡《西京赋》:“暂劳永逸,无为而治。”

  • 胝肩茧足【zhī jiān jiǎn zú】

    成语解释:指艰辛劳作。

    成语出处:明宋濂《瞿员外墓志铭》:“凡负贩者必多给其直,家人怪问其故,府君曰:‘彼人胝肩茧足以求升合利,吾忍与之较耶?”

  • 足茧手胝【zú jiǎn shǒu zhī】

    成语解释:指由于辛劳而使手和脚上生了老茧。

    成语出处:明·王志坚《表异录·言动》:“行役之劳曰足茧手胝。”

  • 不为已甚【bù wéi yǐ shèn】

    成语解释:已甚:过分。不做得太过分。多指对人的责备或处罚适可而止。

    成语出处:《孟子·离娄下》:“仲尼不为已甚者。”

  • 精疲力竭【jīng pí lì jié】

    成语解释:竭:尽。精神、力气消耗已尽。形容非常疲劳。

    成语出处:宋·司马光《司马温公文集·卷二·道傍田家》诗:“筋疲力弊不入腹,未议县官租税促。”

  • 埋头苦干【mái tóu kǔ gàn】

    成语解释:专心一意地刻苦工作。

    成语出处:鲁迅《且介亭杂文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

  • 停辛伫苦【tíng xīn zhù kǔ】

    成语解释:停:止息,停留;伫:贮积。辛劳长期缠身。形容经历了不少艰难困苦。

    成语出处:唐·李商隐《河内诗二首》之一:“栀子交加香蓼繁,停辛伫苦留待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