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出处

  • 巴山度岭【bā shān dù lǐng】

    成语解释:指爬山越岭。

    成语出处:《水浒传》第一一六回:“只见解珍、解宝便道:‘我兄弟两个,原是猎户出身,巴山度岭得惯。’”

  • 从善如登【cóng shàn rú dēng】

    成语解释:指为善如登山那样不易,比喻学好很难。

    成语出处:《国语·周语下》:“谚曰:从善如登,从恶如崩。”韦昭注:“如登,喻难;如崩,喻易。”

  • 从恶如崩【cóng è rú bēng】

    成语解释:指为恶如山崩那样容易。

    成语出处:《国语·周语下》:“谚曰: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 登山临水【dēng shān lín shuǐ】

    成语解释:形容旅途遥远。也指游山玩水。

    成语出处:战国·楚·宋玉《九辩》:“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 登山小鲁【dēng shān xiǎo lǔ】

    成语解释:比喻学问既高便能融会贯通,眼光远大。

    成语出处:《孟子·尽心上》:“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 登山涉水【dēng shān shè shuǐ】

    成语解释:爬山过水。比喻历尽艰难。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二回:“[宋江兄弟]两个商量了,径望沧州路上来。途中免不得登山涉水,过府冲州。”

  • 登山越岭【dēng shān yuè lǐng】

    成语解释:形容长途跋涉,旅途艰辛。

    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一百回:“幸亏他登山越岭,跋涉崎岖,去时骑坐,来时驮经,亦甚赖其力也。”

  • 过府冲州【guò fǔ chōng zhōu】

    成语解释:行经了很多地方。形容旅途的漫长与跋涉的劳苦。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二回:“两个商量了,径望沧州路上来。途中免不得登山涉水,过府冲州。”

  • 连绵不断【lián mián bù duàn】

    成语解释:连绵:连续不断的样子。形容连续不止,从不中断。

    成语出处:明·朱国祯《涌幢小品》:“往余再丧妻,四丧子,复丧妹,最后丧母,连绵不绝,哭泣悲伤,五衷菀结。”

  • 融会贯通【róng huì guàn tōng】

    成语解释:融会:融合领会;贯通:贯穿前后。把各方面的知识和道理融化汇合,得到全面透彻的理解。

    成语出处:《朱子全书·学三》:“举一而三反,闻一而知十,乃学者用功之深,穷理之熟,然后能融会贯通,以至于此。”

  • 涉海登山【shè hǎi dēng shān】

    成语解释:渡过大海,攀登高山。形容旅程的艰苦,也形容行程连绵不断。亦作“涉水登山”。

    成语出处:唐·张说《贺示历书表》:“奉宣圣旨,内出新撰历书二十五卷,以示臣等,窃窥深奥,仰观英华,涉海登山,罔知攸际。”

  • 游山玩水【yóu shān wán shuǐ】

    成语解释:游览、玩赏山水景物。

    成语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九:“问:‘如何是学人自己?’师曰:‘游山玩水去。’”

  • 栉风沐雨【zhì fēng mù yǔ】

    成语解释:栉:梳头发;沐:洗头发。风梳发,雨洗头。形容人经常在外面不顾风雨地辛苦奔波。

    成语出处:《庄子·天下》:“沐甚雨,栉疾风。”

  • 长途跋涉【cháng tú bá shè】

    成语解释:跋涉:翻山越岭、趟水过河。指远距离的翻山渡水。形容路途遥远,行路辛苦。

    成语出处:清 钱采《说岳全传》第66回:“妾身身犯国法,理所当然,怎敢劳贤姐长途跋涉?决难从命。”

  • 临水登山【lín shuǐ dēng shān】

    成语解释:临:到,靠近。原意是到达水边又登上高山,写送别的情景。现也泛指游览山水名胜。

    成语出处:唐·杨炯《送并州旻上人诗序》:“况乎人生天地,岳镇东驱,良时美景,始云蒸电激,临水登山,忽风流而雨散。”

  • 梯山航海【tī shān háng hǎi】

    成语解释:登山航海。比喻长途跋涉,经历险远的旅程。

    成语出处:《宋书·明帝纪》:“日月所照,梯山航海,风雨所均,削衽袭带。”

  • 巴山越岭【bā shān yuè lǐng】

    成语解释:爬山越岭。形容善于登山行走。

    成语出处:元·关汉卿《单刀会》第二折:“人似巴山越岭彪,马跨翻江混海虬。”

  • 爬山涉水【pá shān shè shuǐ】

    成语解释:形容路途艰辛。

    成语出处:范金标《怀念敬爱的周总理》:“在作战频繁的长征路上,一年多的时间里周副主席白天和我们一样爬山涉水,栉风沐雨。”

  • 梯山架壑【tī shān jià hè】

    成语解释:形容登山涉险历经艰辛。

    成语出处:晋·陆机《晋平西将军孝侯周处碑》:“莫不梯山架壑,镪负来归。”

  • 学如登山【xuá rú dēng shān】

    成语解释:学习象登山一样。比喻要努力攀登,逐步提高。

    成语出处:三国·魏·徐干《中论·上·治学》:“夫听黄钟声,然后知缶之细,视衮龙之文,然后知被褐之陋,涉庠序之教,然后知不学之困。故学者如登山焉,动而益高。”

  • 爬山越岭【pá shān yuè lǐng】

    成语解释:越:过;岭:山岭。爬过高山,越过峻岭。形容野外工作或旅途的辛苦。

    成语出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14回:“吓得邓艾弃甲丢盔,撇了坐下马,杂在步军之中,爬山越岭而逃。”

  • 瞻云陟屺【zhān yún zhì qǐ】

    成语解释:陟:升,登;屺:没有草木的山。望云登山。比喻非常思念亲人

    成语出处:《诗经·魏风·陟岵》:“陟彼屺兮,瞻望母兮。”

  • 着屐登山【zhuó jī dēng shān】

    成语解释:屐:木头鞋。穿着木头鞋登山。形容历尽艰辛

    成语出处:《宋书·谢灵运传》:“寻山陟岭,必造幽峻,岩嶂千重,莫不备尽。登蹑常着木屐,上山则去前齿,下山去其后齿。”

  • 跋涉长途【bá shè cháng tú】

    成语解释:跋涉:登山涉水。指远距离的翻山渡水。形容走长路的艰辛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12回:“救我等于虎口之中,又不惮跋涉长途,送我们至万国通商文明之地。”

  • 涉水登山【shè shuǐ dēng shān】

    成语解释:涉:渡水。涉渡溪水并攀登山岭。形容旅途艰辛或行程连绵不断

    成语出处:明·杨慎《洞天玄记》第一折:“假饶他升天摄地三千界,亦任他涉水登山二百州,赶将去活喇喇牵转白牛。”

  • 登山蓦岭【dēng shān mò lǐng】

    成语解释:蓦:超越。形容长途跋涉,路途辛苦

    成语出处:明·无名氏《大劫牢》第三折:“今日亲将头领差,登山蓦岭践尘埃。”

  • 登山踄岭【dēng shān bù lǐng】

    成语解释:踄:同“步”,蹈,走。形容长途跋涉,路途辛苦

    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68回:“我那顽徒,俱是山野庸才,只会挑包背马,转涧寻波,带领贫僧登山踄岭。”

  • 登山逾岭【dēng shān yú lǐng】

    成语解释:形容长途跋涉,旅途艰辛

    成语出处:明·郭勋《英烈传》第42回:“且说陈友定从厕中跳墙而逃,恐大路上或有军马追赶,也向东南角上登山逾岭,径寻鹤鸣山一路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