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出处

  • 苍白无力【āng bái búi lì】

    成语解释:苍白:灰白。形容贫弱无力。

    成语出处:朱自清《历史的战斗中》:“那拥抱过去的人虽不一定‘苍白无力’,那也不免外强中干。”

  • 白驹过隙【bái jū guò xì】

    成语解释:白驹:白色骏马,比喻太阳;隙:缝隙。象小白马在细小的缝隙前跑过一样。形容时间过得极快。

    成语出处:《庄子·知北游》“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卻,忽然而已。”

  • 白日升天【bái rì shēng tiān】

    成语解释:原是道教指白昼升天成为神仙。后比喻一下子富贵起来。

    成语出处:《魏书·释老志》:“积行树功,累德增善,乃至白日升天,长生世上。”

  • 白日衣绣【bái rì yì xiù】

    成语解释:衣:穿;绣:五彩制绣的官服。白天身着华贵官服,使人看见。旧时比喻富贵后还乡,向乡亲们夸耀。

    成语出处:汉·应劭《风俗通·怪神》:“(张辽)以二千石之尊过乡里,,荐祝祖考。白日衣绣,荣羡如此。”

  • 白头如新【bái tóu rú xīn】

    成语解释:白头:头发白了;新:新交。指交朋友彼此不能了解,时间虽久,仍跟刚认识一样。

    成语出处:汉·邹阳《狱中上书自明》:“语曰:白头如新,倾盖如故,何则?”《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谚曰:‘有白头如新,倾盖如故。’何则?知与不知也。”

  • 白日做梦【bái rì zuò mèng】

    成语解释:大白天做梦。比喻根本不能实现的梦想。

    成语出处:明·豫章醉月子《精选雅笑·送匾》:“以为必中而遍问星相者,亦是白日做梦。”

  • 白山黑水【bái shān hēi shuǐ】

    成语解释:长白山和黑龙江。泛指我国东北地区。

    成语出处:《金史·世纪》:“生女之地有混同江、长白山。混同江亦号黑龙江,所谓‘白山黑水’是也。”

  • 白头偕老【bái tóu xié lǎo】

    成语解释:白头:头发白;偕:共同。夫妻相亲相爱,一直到老。

    成语出处:明·陆采《怀香记·奉诏班师》:“孩儿,我与你母亲白头偕老,宝贵双全。”

  • 白手起家【bái shǒu qǐ jiā】

    成语解释:白手:空手;起家:创建家业。形容在没有基础和条件很差的情况下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成语出处:《朱子语类》卷一0七:“今士大夫白屋起家,以致荣显。”

  • 白眉赤眼【bái méi chì yǎn】

    成语解释:比喻平白无故。

    成语出处:明·沈德福《敝帚轩剩语·神名讹称》:“京师相詈,指其人曰白眉赤眼儿者,必大恨,其猥贱可知。”

  • 白衣卿相【bái yī qīng xiàng】

    成语解释:古时指进士。唐代人极看重进士,宰相多由进士出身,故推重进士为白衣卿相,是说虽是白衣之士,但享有卿相的资望。

    成语出处: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一·散序进士》:“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以至岁贡常不减八九百人,其推重谓之‘白衣公卿’,又曰‘一品白衫’。”

  • 白云苍狗【bái yún cāng gǒu】

    成语解释:苍:灰白色。浮云象白衣裳,顷刻又变得象苍狗。比喻事物变化不定。

    成语出处:唐·杜甫《可叹诗》:“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

  • 百花生日【bǎi huā shēng rì】

    成语解释:旧指阴历二月十二日,即花朝。

    成语出处:清·秦味芸《月令粹编》卷五:“《陶朱公书》:‘二月十二日为百花生日。无雨,百花熟。’”

  • 败柳残花【bài liǔ cán huā】

    成语解释:败:衰败。残:凋残。凋残的柳树,残败了的花。旧时用以比喻生活放荡或被蹂躏遗弃的女子。

    成语出处:元·白朴《墙头马上》三折:“休把似残花败柳冤仇结,我与你生男长女填还彻,指望生则同衾,死则共穴。”

  • 笔下生花【bǐ xià shēng huā】

    成语解释:比喻文人才思俊逸,写作的诗文极佳。

    成语出处: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下》:“李太白少时梦所用之笔头上生花,后天才赡逸,名闻天下。”

  • 碧血丹心【bì xuè dān xīn】

    成语解释:满腔正义的热血,一颗赤诚的红心。形容十分忠诚坚定。

    成语出处:《庄子·外物》:“苌弘死于蜀,藏其血,三年而化为碧。”

  • 闭月羞花【bì yuè xiū huā】

    成语解释:闭:藏。使月亮躲藏,使花儿羞惭。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成语出处:元·王子一《误入桃源》第四折:“引动这撩云拨雨心,想起那闭月羞花貌,撇的似绕朱门燕子寻巢。”

  • 碧落黄泉【bì luò huáng quán】

    成语解释:碧落:天上、天界。黄泉:地下。天上和地下。泛指宇宙的各个角落。

    成语出处:唐·白居易《长恨歌》:“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 拨草寻蛇【bō cǎo xún shé】

    成语解释:比喻招惹恶人,自找麻烦。

    成语出处:明 汤显祖《牡丹亭 回生》:“咳,柳郎真信人也。亏杀你拨草寻蛇,亏杀你守株待兔。”

  • 不白之冤【bù bái zhī yuān】

    成语解释:白:搞清楚。没有得到辩白或洗刷的冤屈。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四十二回:“咺之逃,非贪生怕死,实欲为太叔伸不白之冤耳!”

  • 不分皂白【bù fēn zào bái】

    成语解释:皂:黑色。不分黑白,不分是非。

    成语出处:《诗经·大雅·桑柔》“匪言不能,胡斯畏忌。”汉·郑玄笺:“胡之言何也,贤者见此事之是非,非不能分别皂白言之于王也。”

  • 不弃草昧【bù qì cǎo mèi】

    成语解释:草昧:原始,未开化。不嫌弃蒙昧无知的人。用作谦词。

    成语出处:《周易·屯》:“天造草昧,宜建侯而不宁。”

  • 波罗奢花【bō luó shē huā】

    成语解释:即鸡冠花。

    成语出处:

  • 残花败柳【cán huā bài liǔ】

    成语解释:败:衰败。残:凋残。凋残的柳树,残败了的花。旧时用以比喻生活放荡或被蹂躏遗弃的女子。

    成语出处:元·白朴《墙头马上》三折:“休把似残花败柳冤仇结,我与你生男长女填还彻,指望生则同衾,死则共穴。”

  • 粲花之论【càn huā zhī lùn】

    成语解释:粲花:鲜艳的花朵;论:言论。称赞言论的典雅隽妙。

    成语出处:五代后周·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粲花之论》:“每与人谈论,皆成句读,如春葩丽藻,粲于齿牙之下,时人号曰:‘李白粲花之论。’”

  • 苍翠欲滴【cāng cuì yù dī】

    成语解释:苍翠:深绿。形容草木等绿色植物仿佛饱含水份一样。

    成语出处:宋·郭熙《山川训》:“春山澹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欲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

  • 苍松翠柏【cāng sōng cuì bǎi】

    成语解释:苍:青色。翠:青绿色。指四季常青的松柏。比喻具有高贵品质、坚定节操的人。

    成语出处:清·刘鹗《老残游记》第二回:“只见对面千佛山上,梵宇僧楼,与那苍松翠柏,高下相间,红的火红,白的雪白,青的靛青,绿的碧绿。”

  • 草间求活【cǎo jiān qiú huó】

    成语解释:草间:草野之中。形容只求眼前能马马虎虎活下去。

    成语出处:《晋书·周顗传》:“吾备位大臣,朝廷丧败,宁可复草间求活,外投胡越邪!”

  • 草菅人命【cǎo jiān rén mìng】

    成语解释:草菅:野草。把人命看作野草。比喻反动统治者随意谑杀人民。

    成语出处:《汉书·贾谊传》:“其视杀人,若艾草菅然。”

  • 草满囹圄【cǎo mǎn líng yǔ】

    成语解释:监狱里长满了草。比喻政治清明,犯罪的人极少。

    成语出处:《隋书·刘旷传》:“在职七年,风教大洽,狱中无系囚,争讼绝息,囹圄尽皆生草,庭可张罗。”

  • 草草了事【cǎo cǎo liǎo shì】

    成语解释:草草:形容草率、马虎;了:办完,结束。草率地把事情结束了。

    成语出处:明·朱国桢《涌幢小品·实录》:“陈文端请修正史,分各志二十八,务于详备,一志多至四五十万余言。未几,文端薨,各志草草了事。”

  • 草草收兵【cǎo cǎo shōu bīng】

    成语解释:马马虎虎地就收了兵。比喻工作不负责任,不细致,不慎重。

    成语出处:欧阳山《苦斗》:“张发奎刚占领了那个地方,要管也管不了许多,正是咱们的人活动的好机会,——你怎么好意思草草收兵?象一个赤卫队员么?”

  • 草创未就【cǎo chuàng wèi jiù】

    成语解释:草创:开始创办或创立;就:完成。刚开始做,尚未完成。

    成语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草创未就,会遭此祸,惜其不成,以就极刑而无愠色。”

  • 齿白唇红【chǐ bái chún hóng】

    成语解释:牙齿白,嘴唇红。形容面容美。

    成语出处:明·胡文焕《琼琚记·桑下戏妻》:“只见唇红齿白,桃花脸,绿鬓朱颜柳叶眉,因此不忍而去。”

  • 春晖寸草【chūn huī cùn cǎo】

    成语解释:春晖:春天的阳光;比喻父母对儿女的慈爱抚养。寸草:一寸长的小草;比喻子女对父母的养育之恩的无限感戴心情。

    成语出处:唐·孟郊《游子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