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出处

  • 以礼相待【yǐ lǐ xiāng dài】

    成语解释:用应有的礼节接待。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八十九回:“赵枢密留住禇坚,以礼相待。”

  • 焚香礼拜【fén xiān lǐ bài】

    成语解释:焚香:点燃香火。礼拜:向尊敬的人或神灵行礼跪拜。烧香跪拜,以表尊敬服从之意。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回:“却说玄德前军……所到之处,秋毫无犯,百姓扶老携幼,满路瞻观,焚香礼拜。”

  • 负驽前驱【fù nǔ qián qū】

    成语解释:背着弓箭在前面开道。比喻迎接的礼度极为尊敬。

    成语出处:《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至蜀,蜀太守以下郊迎,县令负驽矢先驱。”

  • 负弩前驱【fù nǔ qián qū】

    成语解释:弩:弓箭。背着弓箭走在前面。表示极为尊敬。

    成语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至蜀,蜀太守以下郊迎,县令负弩矢前驱,蜀人以为宠。”

  • 恭敬桑梓【gōng jìng sāng zǐ】

    成语解释:恭敬:尊敬,热爱;桑梓:桑树和梓树,古时家宅旁边常栽的树木,比喻故乡。热爱故乡和尊敬故乡的人。

    成语出处:《诗经·小雅·小弁》:“维桑与梓,必恭敬之。”

  • 敬老慈幼【jìng lǎo cí yòu】

    成语解释:敬:尊敬;慈:怜爱。尊敬老人,爱护儿童。

    成语出处:《孟子·告子下》:“敬老慈幼,无忘宾旅。”

  • 敬老尊贤【jìng lǎo zūn xián】

    成语解释:尊敬年纪大的或品德高尚、才能出众的人。

    成语出处:西汉 刘向《说苑 修文》:“入其境,土地辟除,敬老尊贤,则有庆,益其地。”

  • 敬而远之【jìng ér yuǎn zhī】

    成语解释:表面上表示尊敬,实际上不愿接近。也用作不愿接近某人的讽刺话。

    成语出处:《论语·雍也》:“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

  • 敬恭桑梓【jìng gōng sāng zǐ】

    成语解释:敬恭:尊敬,热爱;桑梓:桑树和梓树,古时家宅旁边常栽的树木,比喻故乡。热爱故乡和尊敬故乡的人。

    成语出处:《诗经·小雅·小弁》:“维桑与梓,必恭敬之。”

  • 举案齐眉【jǔ àn qí méi】

    成语解释:送饭时把托盘肖得跟眉毛一样高。后形容夫妻互相尊敬。

    成语出处:《后汉书·梁鸿传》:“为人赁舂,每归,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

  • 敬贤下士【jìng xián xià shì】

    成语解释:尊敬贤者,屈身交接士人。旧时谓封建帝王或官员重视人才。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谷永传》:“敬贤下士,乐善不倦。”

  • 敬老怜贫【jìng lǎo lián pín】

    成语解释:老:年老的人;怜:怜恤。尊敬老人,怜恤家境困苦的人。形容人有恭谨慈爱的美好品德。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刘弘嫁婢》第四折:“吾神又将小女桂花配与奇童为妻,则为你恤孤念寡,敬老怜贫,因此感动天地也。”

  • 敬老恤贫【jìng lǎo xù pín】

    成语解释:老:年老的人。尊敬老人,怜恤家境困苦的人。形容人有恭谨慈爱的美好品德。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刘弘嫁婢》第四折:“吾神又将小女桂花配与奇童为妻,则为你恤孤念寡,敬老怜贫,因此感动天地也。”

  • 敬上爱下【jìng shàng ài xià】

    成语解释:敬:尊敬。尊敬在己之上者,爱护在己之下者。形容待人谦恭有礼。

    成语出处:《汉书·王莽传下》:“孝弟忠恕,敬上爱下,博通旧闻,德行醇备,至于黄发,靡有愆失。”

  • 敬上接下【jìng shàng jiē xià】

    成语解释:尊敬在己之上者,爱护在己之下者。形容待人谦恭有礼。同“敬上爱下”。

    成语出处:《隶释·汉金乡长侯成碑》:“安贫乐道,忽于时荣。敬上接下,温故知新。”

  • 磕头礼拜【kē tóu lǐ bài】

    成语解释:磕头:旧时礼节,跪在地上头碰地。礼拜:向尊敬的人或神行礼。恭敬地跪在地上叩头行礼。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小张屠》第三折:“你只望着大安州磕头礼拜。”

  • 蓬荜生辉【péng bì shēng huī】

    成语解释:蓬荜:编蓬草、荆竹为门,形容穷苦人家。使寒门增添光辉(多用作宾客来到家里,或赠送可以张挂的字画等物的客套话)。

    成语出处:元·秦简夫《剪发待宾》第三折:“贵脚踏于贱地,蓬荜生光。”

  • 生荣死哀【shēng róng sǐ āi】

    成语解释:活着受人尊敬,死了使人哀痛。用以赞誉受人崇敬的死者。

    成语出处:《论语·子张》:“其生也荣,其死也哀。”三国魏·曹植《王仲宣诔》:“人谁不没,达士徇名,生荣死哀,亦孔之荣,呜呼哀哉。”

  • 师道尊严【shī dào zūn yán】

    成语解释:本指老师受到尊敬,他所传授的道理、知识、技能才能得到尊重。后多指为师之道尊贵、庄严。

    成语出处:《礼记·学记》:“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

  • 生荣死衰【shēng róng sǐ shuāi】

    成语解释:活着受人尊敬,死了使人哀痛。用以赞誉受人崇敬的死者。

    成语出处:《论语·子张》:“其生也荣,其死也哀。”

  • 提名道姓【tí míng dào xìng】

    成语解释:提、道:说。直呼他人姓名,对人不够尊敬。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十一回:“这里老太太才说这一个,他又来提名道姓的了。”

  • 题名道姓【tí míng dào xìng】

    成语解释:犹指名道姓。指对人不尊敬。

    成语出处:元郑廷玉《忍字记》第一折:“这个穷弟子孩儿,要钱则要钱,题名道姓怎的。”

  • 洗耳恭听【xǐ ěr gōng tīng】

    成语解释:洗干净耳朵恭恭敬敬听别人讲话。请人讲话时的客气话。指专心地听。

    成语出处:元·郑廷玉《楚昭公》第四折:“请大王试说一遍,容小官洗耳恭听。”

  • 相敬如宾【xiāng jìng rú bīn】

    成语解释:形容夫妻互相尊敬,象对等宾客一样。

    成语出处:《左传·僖公三十三年》:“臼季使过冀,见冀缺耨,其妻 之,敬 ,相待如宾。”

  • 相待如宾【xiāng dài rú bīn】

    成语解释:相处如待宾客。形容夫妻互相尊敬。

    成语出处:《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初,臼季使,过冀,见冀缺耨,其妻馌之,敬,相待如宾。”

  • 孝悌力田【xiào tì lì tián】

    成语解释:指孝顺父母,尊敬兄长,努力务农。

    成语出处:《汉书·文帝纪》:“其遣谒者劳赐三老、孝者帛人五匹,悌者、力田二匹……以户口率置三老孝悌力田常员。”

  • 悬榻留宾【xuán tà liú bīn】

    成语解释:榻:狭长而矮的床,特指待客留宿的床。把平日悬起的床放下来,留客人住下。比喻对客人以礼相待,格外尊敬。

    成语出处:《后汉书·徐稚传》:“在郡不接宾客,惟稚来,特设一榻,去则悬之。”

  • 指名道姓【zhǐ míng dào xìng】

    成语解释:明确指出姓和名。

    成语出处:张天民《创业》:“华程继续指名道姓地批评,毫不容情。”

  • 众星捧月【zhòng xīng pěng yuè】

    成语解释:许多星星衬托着月亮。比喻众人拥护着一个他们所尊敬爱戴的人。

    成语出处:《论语·为政》:“为致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 尊师重道【zūn shī zhòng dào】

    成语解释:道:指教师指引的应该遵循的道理,也指教师传授的知识。尊敬师长,重视老师的教导。

    成语出处:《后汉书·孔僖传》:“臣闻明王圣主,莫不尊师贵道。”

  • 同甘共苦【tóng gān gòng kǔ】

    成语解释:甘:甜。共同享受幸福,共同担当艰苦。

    成语出处:《战国策·燕策一》:“燕王吊死问生,与百姓同其甘苦。”

  • 程门立雪【chéng mén lì xuě】

    成语解释:旧指学生恭敬受教。比喻尊师。

    成语出处:《宋史·杨时传》:“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云。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 胡天胡帝【hú tiān hú dì】

    成语解释:胡:何;帝:指天神。什么是天,什么是帝。原形容服饰容貌像天神一样美丽,后也表示尊敬崇仰。

    成语出处:《诗经·庸风·君子偕老》:“胡然而天也!胡然而帝也!”

  • 怜贫敬老【lián pín jìng lǎo】

    成语解释:老:年老的人;怜:怜恤。尊敬老人,怜恤家境困苦的人。形容人有恭谨慈爱的美好品德。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刘弘嫁婢》第四折:“吾神又将小女桂花配与奇童为妻,则为你恤孤念寡,敬老怜贫,因此感动天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