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出处

  • 沧海桑田【cāng hǎi sāng tián】

    成语解释:桑田:农田。大海变成桑田,桑田变成大海。比喻世事变化很大。

    成语出处:晋·葛洪《神仙传·麻姑》:“麻姑自说云,接待以来,已见东海三为桑田。”

  • 迟日旷久【chí rì kuàng jiǔ】

    成语解释:犹言旷日持久。

    成语出处:《商君书·君臣》:“瞋目扼腕而语勇者得,垂衣裳而谈说者得,迟日旷久积劳私门者得。”

  • 光阴似箭【guāng yīn sì jiàn】

    成语解释:光阴:时间。时间如箭,迅速流逝。形容时间过得极快。

    成语出处:唐·韦庄《关河道中》诗:“但见时光流似箭,岂知天道曲如弓。”

  • 河清难俟【hé qīng nán sì】

    成语解释:俟:等待。很难等到黄河水清。比喻时间太长,难以等待。

    成语出处:《左传·襄公八年》:“俟河之清,人寿几何?”

  • 接连不断【jiē lián bù duàn】

    成语解释:一个接着一个而不间断。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七十三回:“陈设兵卫,自王宫起,直至光家之门,街衢皆满,接连不断。”

  • 旷日持久【kuàng rì chí jiǔ】

    成语解释:旷:荒废,耽误。荒废时间,拖得很久。

    成语出处:《战国策·赵策四》:“今得强赵之兵,以杜燕将,旷日持久,数岁,令士大夫余子之力,尽于沟垒。”

  • 旷日长久【kuàng rì cháng jiǔ】

    成语解释:历时长久,久经时日。

    成语出处:汉·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是以君子为国,观之上古,验之当世,参以人事,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去就有序,变化有时,故旷日长久而社稷安矣。”

  • 旷日积晷【kuàng rì jī guǐ】

    成语解释:久经时日。

    成语出处:明·张居正《种莲子戊午稿序》:“若旷日积晷,则铅刀效于一割,驽马可致千里。故曰兵宁拙速,未睹巧之迟也。”

  • 旷日经久【kuàng rì jīng jiǔ】

    成语解释:犹言旷日持久。

    成语出处:唐·韩愈《省试学生代斋郎议》:“自非天姿茂异,旷日经久,以所进业发闻于乡闾……则不可得而齿乎国学矣。”

  • 旷日经年【kuàng rì jīng nián】

    成语解释:久经时日。

    成语出处:汉·班固《汉书·郊祀志下》:“旷日经年,靡有毫厘之验,足以揆今。”

  • 旷日引久【kuàng rì yǐn jiǔ】

    成语解释:引:迁延。历时长久。

    成语出处:《汉书·严助传》:“旷日引久,士卒劳倦。”

  • 邈如旷世【miǎo rú kuàng shì】

    成语解释:仿佛隔了久远的年代。

    成语出处:清·冯桂芬《致李伯相书》:“距今只二十余年,惟以工员四散,军兴多故,遂邈如旷世,知之者绝少。”

  • 穷年累月【qióng nián lěi yuè】

    成语解释:穷年:年初到年底;累月:持续几个月。形容接连不断,历时久远。

    成语出处:《荀子·荣辱》:“然而穷年累世,不知不足,是人之情也。”

  • 黄河水清【huáng hé shuǐ qīng】

    成语解释:黄河之水常年混浊,如果变得清澈则被视为祥瑞的征兆。也比喻罕见的、难得的事情。

    成语出处:三国·魏·李康《运命论》:“夫黄河清而圣人生。”

  • 日长似岁【rì cháng sì suì】

    成语解释:一天像一年一样长。形容时间过得太慢。

    成语出处:宋·陆游《秋思》诗:“日长似岁闲方觉,事大如天醉亦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