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出处

  • 百思不解【bǎi sī bù jiě】

    成语解释:百般思索也无法理解。

    成语出处: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十三:“此真百思不得其故矣。”

  • 殚精竭虑【dān jīng jié lǜ】

    成语解释:殚:竭尽;虑:思虑。形容用尽心思。

    成语出处:明 胡应麟《诗薮》:“其用总之工,传情之文宛,有唐人竭精殚力不能追步者。”

  • 豪放不羁【háo fàng bù jī】

    成语解释:形容人性情豪迈,不受拘束。

    成语出处:《北史·张彝传》:“彝少而豪放,出入殿庭,步眄高上,无所顾忌。”

  • 怀才不遇【huái cái bū yù】

    成语解释:怀:怀藏;才:才能。胸怀才学但生不逢时,难以施展;多指屈居微贱而不得志。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卷五:“眼见别人才学万倍不如他的,一个个出身显通,享用爵禄偏则自家怀才不遇。”

  • 急中生智【jí zhōng shēng zhì】

    成语解释:紧急的时候,猛然想出办法。

    成语出处:唐 白居易《和微之诗二十三首序》:“今足下果用所长,过蒙见君,然敌则气生,急则智生。”

  • 兼权熟计【jiān quán shú jì】

    成语解释:指多方面衡量,深入考虑。

    成语出处:《荀子·不苟》:“见其可利也,则必前后虑其可害也者;而兼权之,熟计之,然后定其欲恶取舍。”

  • 困心衡虑【kùn xīn héng lǜ】

    成语解释:心意困苦,思虑阻塞。表示费尽心力,经过艰苦的思考。

    成语出处:《孟子·告子下》:“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 清心寡欲【qīng xīn guǎ yù】

    成语解释:清:清净;寡:少:欲:欲望,需求。保持心地清净,减少欲念。

    成语出处:《后汉书·任隗传》:“隗字仲和,少好黄老,清静寡欲。”

  • 人急智生【rén jí zhì shēng】

    成语解释:在紧急情况下突然想出了好主意。

    成语出处: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15回:“智深见了,‘人急智生’,便把禅杖倚了,就灶边拾把草,把春台揩抹了灰尘。”

  • 若有所思【ruò yǒu suǒ sī】

    成语解释:若:好像。好像在思考着什么。

    成语出处:唐·陈鸿《长恨传》:“玉妃茫然退立,若有所思。”

  • 煞费苦心【shà fèi kǔ xīn】

    成语解释:煞:委。形容费尽心思。

    成语出处:清·彭养鸥《黑籍冤魂》第三回:“这煎烟方法,我是煞费苦心,三番五次的试验,方才研究得精密。”

  • 深思熟虑【shēn sī shú lǜ】

    成语解释:反复深入地考虑。

    成语出处:《楚辞·渔父》:“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史记·穰侯列传》:“愿君熟虑之。”

  • 审时度势【shěn shí duó shì】

    成语解释:审:仔细研究;时:时局;度:估计;势:发展趋势。观察分析时势,估计情况的变化。

    成语出处:明 沈德符《野获编》:“刘欲华试以完大典,俱审时度势,切中事理。”

  • 数往知来【shǔ wǎng zhī lái】

    成语解释:数:计算;往:过去;来:未来。明了过去,可以推知未来。

    成语出处:《易·说卦》:“数往者顺,知来者逆。”

  • 思前想后【sī qián xiǎng hòu】

    成语解释:思:考虑;前:前因;后:后果。对事情发生的缘由,发展后果,作再三考虑。

    成语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五十二回:“且闻太师见后无袭兵,领人马徐徐而行;又见折了余庆,辛环带伤,太师十分不乐,一路上思前想后。”

  • 搜索枯肠【sōu suǒ kū cháng】

    成语解释:搜索:搜查;枯肠:比喻才思苦窘。形容写作时苦思苦想。

    成语出处:唐·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三椀搜枯肠,唯有文字五千卷。”

  • 心血来潮【xīn xuè lái cháo】

    成语解释:来潮:潮水上涨。指心里突然或偶然起了一个念头。

    成语出处: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三十四回:“但凡神仙,烦恼、嗔痴、爱欲三事永忘……心血来潮者,心中忽动耳。”

  • 行成于思【xíng chéng yú sī】

    成语解释:行:做事;思:思考。做事情成功是因为多思考,失败是由于不经心。指做事情要多思考,多分析。

    成语出处:唐·韩愈《进学解》:“行成于思,毁于随。”

  • 研精覃思【yán jīng tán sī】

    成语解释:研:研究;精:细密;覃:深入;思:思考。精心研究,深入思考。

    成语出处:唐·孔颖达《尚书序》:“承诏为五十九篇作传,于是遂研精覃思,博考经籍,采摭群言,以立训传。”

  • 忧国忧民【yōu guó yōu mín】

    成语解释:为国家的前途和人民的命运而担忧。

    成语出处:《战国策·齐策》:“寡人忧国爱民,固愿得士以治之。”

  • 左思右想【zuǒ sī yòu xiǎng】

    成语解释:多方面想了又想。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八十八回:“左思右想,欲求自脱之计。”

  • 长虑顾后【cháng lǜ gù hòu】

    成语解释:虑:思考;顾:回头看。从长远考虑问题。

    成语出处:《荀子·荣辱》:“非不欲也,几不长虑顾后而恐无以继之故也。”

  • 踌躇满志【chóu chú mǎn zhì】

    成语解释:踌躇:从容自得的样子;满:满足;志:志愿。形容对自己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

    成语出处:《庄子·养生主》:“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

  • 冥思苦索【míng sī kǔ suǒ】

    成语解释:绞尽脑汁,苦思苦想。

    成语出处:明 胡应麟《诗薮 外编二》:“谢灵运诸佳句,多出深思苦索。”

  • 权衡轻重【quán héng qīng zhòng】

    成语解释:权衡:衡量。衡量哪个轻,哪个重。比喻比较利害得失的大小。

    成语出处:《淮南子·泰族训》:“欲知轻重而无以,予之以权衡,则喜。”《庄子·胠箧》:“为之权衡以称之。”

  • 匪夷所思【fěi yí suǒ sī】

    成语解释: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成语出处:《周易·涣》:“涣有丘,匪夷所思。”

  • 机关用尽【jī guān yòng jìn】

    成语解释:机关:周密、巧妙的计谋。比喻用尽心思。

    成语出处:宋·黄庭坚《牧童歌》诗:“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 前思后想【qián sī hòu xiǎng】

    成语解释:往前想想,再退后想想。形容一再考虑。

    成语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六十六回:“他既得失心重,未有不前思后想。”

  • 挖空心思【wā kōng xīn sī】

    成语解释:比喻想尽一切办法。

    成语出处:清 俞万春《荡寇志》:“今此贼挖空心思,用到如许密计,图我安如泰山之郓城。”

  • 欲说还休【yù shuō hái xiū】

    成语解释:休:停止。想说又停下来不说

    成语出处:宋·辛弃疾《丑奴儿》词:“如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 不此之图【bù cǐ zhī tú】

    成语解释:此:这个;图:图谋,计划。不打算做此事或不考虑这个问题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32回:“不此之图,而伐荆州,荆州丰乐之地,国和民顺,未可动摇。”

  • 壮志难酬【zhuàng zhì nán chóu】

    成语解释:壮志:宏伟的志向;酬:实现。宏伟的志愿难以实现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千里独行》第二折:“他端的忠直慷概,壮志难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