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出处

  • 承前启后【chéng qián qǐ hòu】

    成语解释:承:承接;启:开创。承接前面的,开创后来的。指继承前人事业,为后人开辟道路。

    成语出处:明·朱国祯《涌幢小品·曾有菴赠文》:“公承前草创,启后规模,此之功德,垂之永久。”

  • 承上启下【chéng shàng qǐ xià】

    成语解释:承接上面的,引起下面的。多用在写文章方面。

    成语出处:宋·张炎《词源·制曲》:“思量头如何起,尾如何结,方始选韵,而后述曲,最是过片不要断了曲意,须要承上启下。”

  • 古今中外【gǔ jīn zhōng wài】

    成语解释:指从古代到现代,从国内到国外。泛指时间久远,空间广阔。

    成语出处:茅盾《子夜》九:“翻遍了古今中外的历史,没有一个国家曾经用这种所谓示威运动而变成了既富且强的。”

  • 薪尽火传【xīn jìn huǒ chuán】

    成语解释:薪:柴。柴虽烧尽,火种仍留传。比喻师父传业于弟子,一代代地传下去。

    成语出处:《庄子·养生主》:“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

  • 一脉相承【yī mài xiāng chéng】

    成语解释:从同一血统、派别世代相承流传下来。批某种思想、行为或学说之间有继承关系。

    成语出处:清 李绿园《歧路灯》:“如今这两个侄儿,虽分鸿胪、宜宾两派,毕竟一脉相承,所以一个模样。”

  • 源远流长【yuán yuǎn liú cháng】

    成语解释:源头很远,水流很长。比喻历史悠久。

    成语出处:唐·白居易《海州刺史裴君夫人李氏墓志铭》:“夫源远者流长,根深者枝茂。”

  • 通古博今【tōng gǔ bó jīn】

    成语解释:形容知识渊博。同“通今博古”。

    成语出处:《钟山》1981年第4期:“你是一个老大学生了,通古博今,知书达理,何必与姚金根那种人一般见识,他小人得志。”

  • 传宗接代【chuán zōng jiē dài】

    成语解释:宗:宗教,家族。代:后代。传延宗教,接续后代。旧指生了独生子可以使家世一代一代传下去。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十九回:“自己辛苦了一辈子,挣了这分大家私,死下来又没有个传宗接代的人,不知当初要留着这些钱何用。”

  • 继往开来【jì wǎng kāi lái】

    成语解释:继承前人的事业,开辟未来的道路。

    成语出处:明·王守仁《传习录·三》:“文公(韩愈)精神气魄大,是他早年合下便要继往开来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一回:“将来昌明圣教,继往开来,舍我其谁?”

  • 祖祖辈辈【zǔ zǔ bèi bèi】

    成语解释:辈辈:一代一代。世世代代

    成语出处:丁玲《在严寒的日子里》第四章:“我们要记住,祖祖辈辈过的牛马不如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