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出处

  • 暗香疏影【àn xiāng shū yǐng】

    成语解释:原形容梅花的香味和姿态,后被用为梅花的代称。

    成语出处:宋·林逋《林和靖集·卷二·山园小梅》诗:“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 百花齐放【bǎi huā qí fàng】

    成语解释:形容百花盛开,丰富多彩。比喻各种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艺术自由发展。也形容艺术界的繁荣景象。

    成语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三回:“百花仙子只顾在此著棋,那知下界帝王忽有御旨命他百花齐放。”

  • 败柳残花【bài liǔ cán huā】

    成语解释:败:衰败。残:凋残。凋残的柳树,残败了的花。旧时用以比喻生活放荡或被蹂躏遗弃的女子。

    成语出处:元·白朴《墙头马上》三折:“休把似残花败柳冤仇结,我与你生男长女填还彻,指望生则同衾,死则共穴。”

  • 并蒂芙蓉【bìng dì fú róng】

    成语解释:蒂:花或瓜果跟枝茎相连的部分;芙蓉:荷花别名。两朵荷花并生一蒂。比喻夫妻相亲相爱。也比喻两者可以相媲美。

    成语出处:唐·杜甫《进艇》诗:“俱飞蛱蝶元相逐,并蒂芙蓉本自双。”

  • 出水芙蓉【chū shuǐ fú róng】

    成语解释:芙蓉:荷花。刚开放的荷花。比喻诗文清新不俗。也形容天然艳丽的女子。

    成语出处:南朝·梁·钟嵘《诗品》卷中:“谢诗如芙蓉出水,颜如错彩镂金。”

  • 吹气胜兰【chuī qì shèng lán】

    成语解释:气息象兰花那样香。形容美女的呼吸。

    成语出处:战国·楚·宋玉《神女赋》:“陈嘉辞而云对兮,吐芬芳其若兰。”

  • 春花秋月【chūn huā qiū yuè】

    成语解释: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月亮。泛指春秋美景。

    成语出处:南唐·李煜《虞美人》词:“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 春华秋实【chūn huá qiū shí】

    成语解释:华:花。春天开花,秋天结果。比喻人的文采和德行。现也比喻学习有成果。

    成语出处:《后汉书》第五十二卷:“春发其华,秋收其实,有始有极,爱登其质。”

  • 惨绿愁红【cǎn lü chóu hóng】

    成语解释:红、绿:指花、叶。指经过风雨摧残的残花败叶。多寄以对身世凄凉的感情。

    成语出处:宋·柳永《定风波》词:“自春来,惨绿愁红,芳心是事可可。”

  • 蝶恋蜂狂【dié liàn fēng kuáng】

    成语解释:指留恋繁花似锦的春光。

    成语出处:明·张凤翼《灌园记·太史赏花》:“知否,算蝶恋蜂狂,少不得为韶光一逗溜。”

  • 浮光掠影【fú guāng lüè yǐng】

    成语解释: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晃就消逝。比喻观察不细致,学习不深入,印象不深刻。

    成语出处:唐·禇亮《临高台》诗:“浮光随日度,漾影逐波深。”

  • 浮花浪蕊【fú huā làng ruǐ】

    成语解释:指寻常的花草。比喻轻浮的人。

    成语出处:唐·韩愈《杏花》诗:“浮花浪蕊镇长有,才开还落瘴雾中。”

  • 孤芳自赏【gū fāng zì shǎng】

    成语解释:孤芳:独秀一时的香花。把自己比做仅有的香花而自我欣赏。比喻自命清高。

    成语出处:宋·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词:“应念岭表经年,孤芳自赏,肝胆皆冰雪。”

  • 桂林一枝【guì lín yī zhī】

    成语解释:桂花林中的一枝花。原为晋时郤诜的自谦语。后称誉人才学出众。

    成语出处:《晋书·郤诜传》:“累迁雍州刺史。武帝于东堂会送,问诜曰:‘卿自以为何如?’诜对曰:‘臣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

  • 寒花晚节【hán huā wǎn jié】

    成语解释:寒花:寒天的花;晚节:晚年的节操。比喻人晚节高尚。

    成语出处:宋·韩琦《重阳》诗:“不羞老圃秋容淡,且看寒花晚节香。”

  • 含苞待放【hán bāo dài fàng】

    成语解释:形容花朵将要开放时的形态。也比喻将成年的少女。

    成语出处:清 李汝珍《镜花缘》:“又命摧花使者,往来保护,以期含苞吐萼之时,加之呈妍。”

  • 含苞欲放【hán bāo yù fàng】

    成语解释:苞:花苞;欲:将要;放:开放。形容花将开而未开时的样子。

    成语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又命摧花使者;往来保护;以期含苞吐萼之时;加之呈妍。”

  • 红衰翠减【hóng shuāi cuì jiǎn】

    成语解释:红:指花;翠:指绿叶。红花衰败,绿叶减少。形容春尽花残或初秋百花凋谢的景象。

    成语出处:宋·柳永《八声甘州》:“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

  • 花红柳绿【huā hóng liǔ lǜ】

    成语解释:红红的花,绿绿的柳条。形容颜色鲜艳纷繁

    成语出处:五代·前蜀·魏承班《生查子》词:“花红柳绿间晴空。”

  • 华而不实【huá ér bù shí】

    成语解释:华:开花。花开得好看,但不结果实。比喻外表好看,内容空虚。

    成语出处:《左传·文公五年》:“且华而不实,怨之所聚也。”

  • 花容月貌【huā róng yuè mào】

    成语解释:如花似月的容貌。形容女子美貌。

    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六十二回:“那公主花容月貌,有二十分人才。”

  • 花朝月夕【huā zhāo yuè xī】

    成语解释:有鲜花的早晨,有明月的夜晚。指美好的时光和景物。旧时也特指农历二月十五和八月十五。

    成语出处:《旧唐书·罗威传》:“每花朝月夕,与宾佐赋咏,甚有情致。”

  • 华不再扬【huá bù zài yáng】

    成语解释:已开过的花,在一年里不会再开。比喻时间过去了不再回来。

    成语出处:晋·陆机《短歌行》:“时无重至,华不再扬。”

  • 火树银花【huǒ shù yín huā】

    成语解释:火树:火红的树,指树上挂满灯彩;银花:银白色的花,指灯光雪亮。形容张灯结彩或大放焰火的灿烂夜景。

    成语出处:唐·苏味道《正月十五夜》诗:“火树银花合,尽桥铁锁开。”

  • 金枝玉叶【jīn zhī yù yè】

    成语解释:原形容花木枝叶美好。后多指皇族子孙。现也比喻出身高贵或娇嫩柔弱的人。

    成语出处:唐·王建《宫中调笑》词:“胡蝶、胡蝶,飞上金枝玉叶。”

  • 镜花水月【jìng huā shuǐ yuè】

    成语解释:镜里的花,水里的月。原指诗中灵活而不可捉摸的意境,后比喻虚幻的景象。

    成语出处:唐·裴休《唐故左街僧录内供奉三教谈论引驾大德安国寺上座赐紫方袍大达法师元秘塔碑铭》:“峥嵘栋梁,一旦而摧。水月镜像,无心去来。”

  • 枯枝败叶【kū zhī bài yè】

    成语解释:败:衰败。干枯的树枝,衰败的花叶。形容荒凉、破坏的样子。

    成语出处:清·孔尚任《桃花扇·余韵》:“鸽翎蝠粪满堂抛,枯枝败叶当阶罩。”

  • 枯树生花【kū shù shēng huā】

    成语解释:枯树开起花来。比喻在绝境中又找到了生路。

    成语出处:《三国志·魏志·刘廙传》:“臣罪应倾宗,祸应覆族……起烟于寒灰之上,生华于已枯之木。”

  • 兰艾同焚【lán ài tóng fén】

    成语解释:兰花跟艾草一起烧掉。比喻不分好坏,一同消灭。

    成语出处:《晋书·孔怛传》:“兰艾同焚,贤愚所叹。”

  • 梨花带雨【lí huā dài yǔ】

    成语解释:象沾着雨点的梨花一样。原形容杨贵妃哭泣时的姿态。后用以形容女子的娇美。

    成语出处:唐·白居易《长恨歌》:“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

  • 绿肥红瘦【lǜ féi hóng shòu】

    成语解释:绿叶茂盛,花渐凋谢。指暮春时节。也形容春残的景象。

    成语出处:宋·李清照《如梦令》词:“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 绿暗红稀【lǜ àn hóng xī】

    成语解释:形容暮春时绿廕幽暗、红花凋谢的景象。

    成语出处:元·郑光祖《倩女离魂》第三折:“如今春光将尽,绿暗红稀,将近四月也。”

  • 马上看花【mǎ shàng kàn huā】

    成语解释:指粗略行事,走马看花。

    成语出处:明·天然痴叟《石点头·玉箫女再世玉杯缘》:“分明马上看花,但过眼即忘,何尝在意。”

  • 如花似月【rú huā sì yuè】

    成语解释:形容女子姿容出众。同“如花似玉”。

    成语出处:《四游记·华光与铁扇公主成亲》:“凤凰山玉环圣母有一女儿,名叫铁扇公主,年方二八,生得如花似月。”

  • 下马看花【xià mǎ kàn huā】

    成语解释:比喻停下来,深入实际,认真调查研究。

    成语出处:唐 孟郊《登科后》:“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