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出处

  • 白日做梦【bái rì zuò mèng】

    成语解释:大白天做梦。比喻根本不能实现的梦想。

    成语出处:明·豫章醉月子《精选雅笑·送匾》:“以为必中而遍问星相者,亦是白日做梦。”

  • 抱负不凡【bào fù bù fán】

    成语解释:抱负:远大的志向。指有远大的志向,不同一般。

    成语出处:宋·楼钥《绩溪县尉楼君墓志铭》:“念吾兄抱负不凡,不见于用。”

  • 步月登云【bù yuè dēng yún】

    成语解释:步上月亮,攀登云霄。形容志向远大。

    成语出处:明·谢谠《四喜记·赴试秋闱》:“我劝你休带怜香借玉心,顿忘步月登云志。”

  • 痴心妄想【chī xīn wàng xiǎng】

    成语解释:痴心:沉迷于某人或某事的心思;妄想:荒诞的打算。一心想着不可能实现的事。也指愚蠢荒唐的想法。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古今小说·蒋兴哥重会珍珠衫》:“大凡人不做指望,到也不在心上;一做指望,便痴心妄想,时刻难过。”

  • 充饥画饼【chōng jī huà bǐng】

    成语解释:画个饼子来解饿。比喻虚有其名而无补于实际。也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

    成语出处:元·宋方壶《醉花阴·雪浪银涛套·古水仙子曲》:“当初指雁为羹,充饥画饼,道无情却有情。”

  • 登高望远【dēng gāo wàng yuǎn】

    成语解释:登上高处,看得更远。也比喻思想境界高,目光远大。

    成语出处:《吕氏春秋·顺说》:“顺风而呼,声不加疾也,际高而望,目不加明也,所因便也。”

  • 非池中物【fēi chí zhōng wù】

    成语解释:不是长期蛰居池塘中的小动物。比喻有远大抱负的人终究要做大事。

    成语出处:《三国志·吴书·周瑜传》:“恐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也。”

  • 浮想联翩【fú xiǎng lián piān】

    成语解释:浮想:飘浮不定的想象;联翩:鸟飞的样子,比喻连续不断。指许许多多的想象不断涌现出来。

    成语出处:晋 陆机《文赋》:“浮藻联翩,若翰鸟缨缴而坠曾云之峻。”

  • 过屠门而大嚼【guò tú mén ér dà jiáo】

    成语解释:屠门:肉店。比喻心里想而得不到手,只好用不切实际的办法来安慰自己。

    成语出处:汉·桓谭《新论》:“人闻长安乐,则出门而向西笑;知肉味美,则对屠门而大嚼。”三国魏·曹植《与吴质书》:“过屠门而大嚼,虽不得肉,贵且快意。”

  • 高飞远翔【gāo fēi yuǎn xiáng】

    成语解释:飞得既高有远。比喻前程远大。

    成语出处:汉·刘向《说苑·尊贤》:“鸿鹄高飞远翔,其所恃对者六翮也。”

  • 过屠大嚼【guò tú dà jué】

    成语解释:比喻心里想而得不到手,只好用不切实际的办法来安慰自己。同“过屠门而大嚼”。

    成语出处:梁启超《复刘古愚山长书》:“然则居东南而谭富强,其犹过屠大嚼。”

  • 豪情壮志【háo qíng zhuàng zhì】

    成语解释:豪迈的情感,远大的志向。

    成语出处:茅盾《温故以知新》:“他们大多数两鬓添霜,然而豪情壮志,更见坚强。”

  • 鸿鹄之志【hóng hú zhī zhì】

    成语解释:鸿鹄:天鹅,比喻志向远大的人;志:志向。比喻远大志向。

    成语出处:《吕氏春秋·士容》:“夫骥骜之气,鸿鹄之志,有谕乎人心者,诚也。”《史记·陈涉世家》:“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 鸿业远图【hóng yè yuǎn tú】

    成语解释:鸿:大。宏伟的事业,远大的志向或谋划。

    成语出处:孙中山《上李鸿章书》:“若国家不为体恤,不为保护,则小者无以觅蝇头微利,大者无以展鸿业远图。”

  • 弘毅宽厚【hóng yì kuān hòu】

    成语解释:弘毅:意志坚强,志向远大。志向远大而待人宽大厚道。

    成语出处:《三国志·蜀志·先主(刘备)传评》:“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疬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

  • 宏图大志【hóng tú dà zhì】

    成语解释:宏伟的计划,远大的志向。

    成语出处:

  • 黄粱美梦【huáng liáng měi mèng】

    成语解释:黄粱:小米。比喻虚幻不能实现的梦想。

    成语出处:唐·沈既济《枕中记》:“怪曰:‘岂其梦寐耶?’翁笑曰:‘人世之事亦犹是矣。’”

  • 黄粱一梦【huáng liáng yī mèng】

    成语解释:黄粱:小米。比喻虚幻不能实现的梦想。

    成语出处:唐·沈既济《枕中记》:“怪曰:‘岂其梦寐耶?’翁笑曰:‘人世之事亦犹是矣。’”

  • 魂颠梦倒【hún diān mèng dǎo】

    成语解释:犹言神魂颠倒。精神恍惚,颠三倒四,失去常态。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锦堂月·金阊纪遇》套曲:“魂颠梦倒神未定,忽听得雨骤风狂闹五更。”

  • 九五之尊【jiǔ wǔ zhī zūn】

    成语解释:九五:指帝位。旧指帝王的尊位。

    成语出处:《易·乾》:“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 夸父逐日【kuā fù zhuī rì】

    成语解释:比喻人有大志,也比喻不自量力。

    成语出处:《列子·汤问》:“夸父不量力,欲追日影,逐之于隅谷之际。渴欲 得饮,赴饮河渭。河渭不足,将走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

  • 老当益壮【lǎo dāng yì zhuàng】

    成语解释:当:应该;部分国:更加;壮:雄壮。年纪虽老而志气更旺盛,干劲更足。

    成语出处:《后汉书·马援传》:“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 老骥伏枥【lǎo jì fú lì】

    成语解释:骥:良马,千里马;枥:马槽,养马的地方。比喻有志向的人虽然年老,仍有雄心壮志。

    成语出处:三国魏·曹操《步出夏门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 励精图治【lì jīng tú zhì】

    成语解释:振奋精神,想办法治理好国家。

    成语出处:《汉书·魏相传》:“宣帝始亲万机,励精为治。”《宋史·神宗纪赞》:“厉精图治,将大有为。”

  • 凌云之志【líng yún zhī zhì】

    成语解释:凌云:高入云霄的志气。形容远大的志向。

    成语出处:《汉书·扬雄传》:“往时武帝好神仙,相如上《大人赋》欲以风帝,反缥缥有陵(凌)云之志。”

  • 离奇古怪【lí qí gǔ guài】

    成语解释:十分奇特少见。

    成语出处:苏曼殊《与刘三书》:“曼近日所遭,离奇古怪,待长者今冬回申,当极谈耳。”

  • 南柯一梦【nán kē yī mèng】

    成语解释:形容一场大梦,或比喻一场空欢喜。

    成语出处: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

  • 鹏程万里【péng chéng wàn lǐ】

    成语解释:相传鹏鸟能飞万里路程。比喻前程远大。

    成语出处:《庄子·逍遥游》:“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 锲而不舍【qiè ér bù shě】

    成语解释:锲:镂刻;舍:停止。不断地镂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成语出处:先秦·荀况《荀子·劝学》:“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 求志达道【qiú zhì dá dào】

    成语解释:指隐居以保全自己的意志,行义以贯彻自己的主张。是儒家一种理想的人生观。

    成语出处:语本《论语·季氏》:“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

  • 人穷志短【rén qióng zhì duǎn】

    成语解释:穷:困厄;短:短小。人的处境困厄,志向也就小了。

    成语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十一回:“所谓人穷志短,我那里敢和他较量,只索避了。”

  • 任重至远【rèn zhòng zhì yuǎn】

    成语解释:愿意指负载沉重而可以到达远方。后比喻抱负远大,能闯出新的天地,做出宏伟的业绩。

    成语出处:《易·击辞下》:“服牛乘马,引重致远。”

  • 人各有志【rén gè yǒu zhì】

    成语解释:指每个人各自有不同的志向愿望,不能勉为其难。

    成语出处:汉·王粲《咏史诗》:“人生各有志,终不为此移,同知埋身剧,心亦有所施。”

  • 桑弧蓬矢【sāng hú péng shǐ】

    成语解释:古代男子出生,射人用桑木做的弓,蓬草做的箭,射天地四方,表示有远大志向的意思。

    成语出处:《礼记·内则》:“射人以桑弧蓬矢六,射天地四方。”

  • 矢志不渝【shǐ zhì bù yú】

    成语解释:表示永远不变心。

    成语出处:《晋书·谢安传》:“安虽受朝寄,然东山之志始末不渝,每形于言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