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出处

  • 巴山蜀水【bā shān shǔ shuǐ】

    成语解释:巴、蜀指四川一带。四川一带的山山水水。

    成语出处:

  • 跋山涉水【bá shān shè shuǐ】

    成语解释:跋山:翻过山岭;涉水,用脚趟着水渡过大河。翻山越岭,趟水过河。形容走远路的艰苦。

    成语出处:《诗经·鄘风·载驰》:“大夫跋涉,我心则忧。”《左传·襄公二十八年》:“跋山涉水,蒙犯霜露。”

  • 白山黑水【bái shān hēi shuǐ】

    成语解释:长白山和黑龙江。泛指我国东北地区。

    成语出处:《金史·世纪》:“生女之地有混同江、长白山。混同江亦号黑龙江,所谓‘白山黑水’是也。”

  • 白草黄云【bái cǎo huáng yún】

    成语解释:形容边塞秋季的荒凉景象。

    成语出处:唐·权德舆《赠老将》诗:“白草黄云塞上秋,曾随骠骑出并州。”

  • 残山剩水【cán shān shèng shuǐ】

    成语解释:指国家领土大都沦陷后残余的部分。也比喻未被消除而剩下来的事物。

    成语出处:唐·杜甫《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诗:“剩水沧江破,残山碣石开。”

  • 苍翠欲滴【cāng cuì yù dī】

    成语解释:苍翠:深绿。形容草木等绿色植物仿佛饱含水份一样。

    成语出处:宋·郭熙《山川训》:“春山澹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欲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

  • 登山临水【dēng shān lín shuǐ】

    成语解释:形容旅途遥远。也指游山玩水。

    成语出处:战国·楚·宋玉《九辩》:“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 胡服骑射【hú fú qí shè】

    成语解释:胡:古代指北方和西文的少数民族。指学习胡人的短打服饰,同时也学习他们的骑马、射箭等武艺。

    成语出处:《战国策·赵策二》:“今吾(赵武灵王)将胡服骑射以教百姓。”

  • 绿水青山【lǜ shuǐ qīng shān】

    成语解释:泛称美好山河。

    成语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问:‘牛头未见四祖时如何?’师曰:‘青山绿水。’曰:‘见后如何?’师曰:‘绿水青山。’”

  • 绿草如茵【lǜ cǎo rú yīn】

    成语解释:绿油油的草好象地上铺的褥子。常指可供临时休憩的草地。亦作“碧草如茵”。

    成语出处:

  • 千山万水【qiān shān wàn shuǐ】

    成语解释:万道河,千重山。形容路途艰难遥远。

    成语出处:唐·张乔《寄维阳故人》诗:“离别河边绾柳条,千山万水玉人遥。”

  • 青山绿水【qīng shān lǜ shuǐ】

    成语解释:泛称美好山河。

    成语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问:‘牛头未见四祖时如何?’师曰:‘青山绿水。’曰:‘见后如何?’师曰:‘绿水青山。’”

  • 山光水色【shān guāng shuǐ sè】

    成语解释:水波泛出秀色,山上景物明净。形容山水景色秀丽。

    成语出处:唐·白居易《菩提寺上方晚眺》诗:“楼阁高低树浅深,山光水色暝暝沈沈。”

  • 山明水秀【shān míng shuǐ xiù】

    成语解释:山光明媚,水色秀丽。形容风景优美。

    成语出处:宋·黄庭坚《蓦山溪·赠衡阳陈湘》:“眉黛敛秋波,尽湖南,山明水秀。”

  • 山长水远【shān cháng shuǐ yuǎn】

    成语解释:比喻道路遥远艰险。

    成语出处:唐·许浑《将为南行陪尚书崔公宴海榴堂》诗:“谩夸书剑无好处,水远山长步步愁。”

  • 山高水长【shān gāo shuǐ cháng】

    成语解释:象山一样高耸,如水一般长流。原比喻人的风范或声誉象高山一样永远存在。后比喻恩德深厚。

    成语出处:唐·刘禹锡《望赋》:“龙门不见兮,云雾苍苍。乔木何许兮,山高水长。”

  • 山穷水尽【shān qióng shuǐ jìn】

    成语解释:山和水都到了尽头。比喻无路可走陷入绝境。

    成语出处:宋·陆游《游山西村》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山水相连【shān shuǐ xiāng lián】

    成语解释:指边界连接在一起。

    成语出处:

  • 山清水秀【shān qīng shuǐ xiù】

    成语解释:形容风景优美。

    成语出处:宋·黄庭坚《蓦山溪·赠衡阳陈湘》:“眉黛敛秋波,尽湖南,山明水秀。”

  • 剩水残山【shèng shuǐ cán shān】

    成语解释:残破的山河。多形容亡国后的或经过变乱后的土地景物。也比喻未被消除而剩下来的事物。

    成语出处:唐·杜甫《游何将军山林》诗:“剩水沧江破,残山碣石开。”

  • 水软山温【shuǐ ruǎn shān wēn】

    成语解释:形容景色幽雅。

    成语出处:

  • 水色山光【shuǐ sè shān guāng】

    成语解释:水波泛出秀色,山上景物明净。形容山水景色秀丽。

    成语出处:唐·白居易《菩提寺上方晚眺》诗:“楼阁高低树浅深,山光水色暝暝沈沈。”

  • 水秀山明【shuǐ xiù shān míng】

    成语解释:山光明媚,水色秀丽。形容风景优美。

    成语出处:宋·黄庭坚《蓦山溪·赠衡阳陈湘》:“眉黛敛秋波,尽湖南,山明水秀。”

  • 万马奔腾【wàn mǎ bēn téng】

    成语解释:成千上万匹刀在奔跑腾跃。形容群众性的活动声势浩大或场面热烈。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钱多处白丁横带》:“空中如万马奔腾,树杪似千军拥沓。”

  • 万水千山【wàn shuǐ qiān shān】

    成语解释:万道河,千重山。形容路途艰难遥远。

    成语出处:唐·张乔《寄维阳故人》诗:“离别河边绾柳条,千山万水玉人遥。”

  • 沃野千里【wò yě qiān lǐ】

    成语解释:形容肥沃的土地极为宽广。

    成语出处:《汉书·张良传》:“夫关中左殽函,右陇蜀,沃野千里。”

  • 无边无际【wú biān wú jì】

    成语解释:际:边缘处。形容范围极为广阔。

    成语出处:清·钱采《说岳全传》第66回:“白茫茫一片无边无际,原来是太湖边上。”

  • 乐山乐水【yào shān yào shuǐ】

    成语解释:乐:喜爱,爱好。有人喜爱山,有人喜爱水。比喻各人的爱好不同。

    成语出处:《论语·雍也》:“知者乐山,仁者乐水。”

  • 一马平川【yī mǎ píng chuān】

    成语解释:平川:地势平坦的地方。能够纵马疾驰的一片广阔平地。指广阔的平原。

    成语出处:宋 苏轼《东坡诗 卷二十三 游径山》:“势若骏马奔平川。”

  • 一望无际【yī wàng wú jì】

    成语解释:际:边。一眼望不到边。形容非常辽阔。

    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六十四回:“一望无际,似有千里之遥。”

  • 游山玩水【yóu shān wán shuǐ】

    成语解释:游览、玩赏山水景物。

    成语出处: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九:“问:‘如何是学人自己?’师曰:‘游山玩水去。’”

  • 莺歌燕舞【yīng gē yàn wǔ】

    成语解释:黄莺在歌唱,小燕子在飞舞。形容春天鸟儿喧闹活跃的景象。现常比喻革命和建设蓬勃兴旺的景象。

    成语出处:宋·苏轼《锦被亭》词:“烟红露绿晓风香,燕舞莺啼春日长。”

  • 一望无垠【yī wàng wú yín】

    成语解释:辽远广阔,看不到边际。

    成语出处:冯德英《苦菜花》第十章:“一轮火红的太阳升起来,普照着一望无垠的原野。”

  • 草长莺飞【cǎo zhǎng yīng fēi】

    成语解释:莺:黄鹂。形容江南暮春的景色。

    成语出处: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 高山流水【gāo shān liú shuǐ】

    成语解释: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

    成语出处:《列子·汤问》:“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