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出处

  • 春兰秋菊【chūn lán qiū jú】

    成语解释:春天的兰花,秋天的菊花。比喻各有值得称道的地方。

    成语出处:战国·楚·屈原《九歌·礼魂》:“春兰兮秋菊,长无绝兮终古。”

  • 春光明媚【chūn guāng míng mèi】

    成语解释:明媚:美好,可爱。形容春天的景物鲜明可爱。

    成语出处:元·宋方壶《斗鹌鹑·踏青》套曲:“时遇着春光明媚,人贺丰年,民乐雍熙。”

  • 春花秋月【chūn huā qiū yuè】

    成语解释:春天的花朵,秋天的月亮。泛指春秋美景。

    成语出处:南唐·李煜《虞美人》词:“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 青山绿水【qīng shān lǜ shuǐ】

    成语解释:泛称美好山河。

    成语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问:‘牛头未见四祖时如何?’师曰:‘青山绿水。’曰:‘见后如何?’师曰:‘绿水青山。’”

  • 山光水色【shān guāng shuǐ sè】

    成语解释:水波泛出秀色,山上景物明净。形容山水景色秀丽。

    成语出处:唐·白居易《菩提寺上方晚眺》诗:“楼阁高低树浅深,山光水色暝暝沈沈。”

  • 山长水远【shān cháng shuǐ yuǎn】

    成语解释:比喻道路遥远艰险。

    成语出处:唐·许浑《将为南行陪尚书崔公宴海榴堂》诗:“谩夸书剑无好处,水远山长步步愁。”

  • 山高水长【shān gāo shuǐ cháng】

    成语解释:象山一样高耸,如水一般长流。原比喻人的风范或声誉象高山一样永远存在。后比喻恩德深厚。

    成语出处:唐·刘禹锡《望赋》:“龙门不见兮,云雾苍苍。乔木何许兮,山高水长。”

  • 山清水秀【shān qīng shuǐ xiù】

    成语解释:形容风景优美。

    成语出处:宋·黄庭坚《蓦山溪·赠衡阳陈湘》:“眉黛敛秋波,尽湖南,山明水秀。”

  • 生机勃勃【shēng jī bó bó】

    成语解释:勃勃:旺盛的样子。形容有旺盛的生命力。

    成语出处:张天民《创业》:“油田一片生机勃勃,繁忙兴旺的景象。”

  • 山崩海啸【shān bēng hǎi xiào】

    成语解释:山岳崩塌,海水奔腾咆哮。

    成语出处:宋·周密《癸辛宋识前集·炮祸》:“诸炮并发,大声如山崩海啸,倾城骇恐,以为急兵至矣。”

  • 一叶知秋【yī yè zhī qiū】

    成语解释:从一片树叶的凋落,知道秋天的到来。比喻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

    成语出处:《淮南子·说山训》:“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宋·唐庚《文录》引唐人诗:“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

  • 别有洞天【bié yǒu dòng tiān】

    成语解释:比喻另有一番境界。

    成语出处:唐·李白《山中问答》诗:“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 秋风过耳【qiū fēng guò ěr】

    成语解释:象秋风从耳边吹过一样。比喻与己无关,毫不再意。

    成语出处:汉·赵晔《吴越春秋·吴王寿梦传》:“富贵之于我,如秋风之过耳。”

  • 秋高气爽【qiū gāo qì shuǎng】

    成语解释:形容秋季晴空万里,天气清爽。

    成语出处:唐·杜甫《崔氏东山草堂》诗:“爱汝玉山草堂静,高秋爽气相鲜新。”

  • 重峦叠嶂【chóng luán dié zhàng】

    成语解释:峦:连绵的山。山峰一个连着一个,连绵不断。

    成语出处:唐·徐光溥《题黄居寀秋山图》:“秋来奉诏写秋山,写在轻绡数幅间;高低向背无遗势,重峦叠嶂何孱颜。”

  • 秋风萧瑟【qiū fēng xiāo sè】

    成语解释:有两个意思,①形容风吹拂树木发出的声音:长松千树风萧瑟。②冷落;凄凉;悲凉的气氛;你秋色将临,能无萧瑟之感。

    成语出处:本词语出曹操《观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