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出处

  • 砺世磨钝【lì shì mó dùn】

    成语解释:激励世俗,磨炼愚钝。

    成语出处:宋·秦观《官制下》:“爵禄者,天下之砥石,圣人所以砺世磨钝者也。”

  • 廉顽立懦【lián wán lì nuò】

    成语解释:指高尚的节操可以激励人振奋向上。

    成语出处:语出《孟子·万章下》:“故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

  • 磨杵作针【mó chǔ zuò zhēn】

    成语解释:形容只要肯下功夫,再难的事也能成。

    成语出处:清·李渔《闲情偶寄·颐养·止忧》:“人非铁石,奚堪磨杵作针;寿岂泥沙,不禁委尘入土。”

  • 谋事在人【móu shì zài rén】

    成语解释:谋:谋划,安排。根据个人的能力策划事情。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孔明叹曰:‘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强也!’”

  • 搦朽磨钝【nuò xiǔ mó dùn】

    成语解释:指才能低下的人也在激励求进。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答宾戏》:“当此之时,搦朽磨钝,铅刀皆能一断。”

  • 否极泰来【pǐ jí tài lái】

    成语解释:逆境达到极点,就会向顺境转化。指坏运到了头好运就来了。

    成语出处:《易·否》:“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易·泰》:“泰,小往大来,吉亨。”

  • 起死回生【qǐ sǐ huí shēng】

    成语解释:把快要死的人救活。形容医术高明。也比喻把已经没有希望的事物挽救过来。

    成语出处:明·张岱《鲁云谷传》:“医不经师,方不袭古,每以劫剂肊见起死回生。”

  • 前车之鉴【qián chē zhī jiàn】

    成语解释:鉴:镜子,为教训。前面车子翻倒的教训。比喻先前的失败,可以做为以后的教训。

    成语出处:《荀子·成相》:“前车已覆,后未知更何觉时!”汉·刘向《说苑·善说》:“前车覆,后车戒。”

  • 锲而不舍【qiè ér bù shě】

    成语解释:锲:镂刻;舍:停止。不断地镂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成语出处:先秦·荀况《荀子·劝学》:“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 勤能补拙【qín néng bǔ zhuō】

    成语解释:勤奋能够弥补不足。

    成语出处:宋·邵雍《弄笔吟》:“弄假像真终是假,将勤补拙总轮勤。”

  • 切中要害【qiē zhōng yào hài】

    成语解释:指批评恰到事物的紧要处。

    成语出处:林语堂《看见碧姬芭杜的头发谈小品文》:“亦可于偶语中道得款曲,切中要害。”

  • 人定胜天【rén dìng shèng tiān】

    成语解释:人定:指人谋。指人力能够战胜自然。

    成语出处:《逸周书·文传》:“人强胜天。”宋·刘过《襄阳歌》:“人定兮胜天,半壁久无胡日月。”

  • 如切如磋【rú qiē rú cuō】

    成语解释:比喻互相商讨砥砺。

    成语出处:《诗经·卫风·淇奥》:“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 绳锯木断【shéng jù mù duàn】

    成语解释:用绳当锯子,也能把木头锯断。比喻力量虽小,只要坚持下去,事情就能成功。

    成语出处: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一日一钱,千日千钱,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 手不释卷【shǒu bù shì juàn】

    成语解释:释:放下;卷:指书籍。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

    成语出处:《三国志·吴书·吕蒙传》注引《江表传》:“光武当兵马之务,手不释卷。”

  • 四面楚歌【sì miàn chǔ gē】

    成语解释:比喻陷入四面受敌、孤立无援的境地。

    成语出处:《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

  • 亡羊补牢【wáng yáng bǔ láo】

    成语解释:亡:逃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羊逃跑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成语出处:《战国策·楚策》:“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 围魏救赵【wéi wèi jiù zhào】

    成语解释:原指战国时齐军用围攻魏国的方法,迫使魏国撤回攻赵部队而使赵国得救。后指袭击敌人后方的据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

    成语出处:《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 闻鸡起舞【wén jī qǐ wǔ】

    成语解释:听到鸡叫就起来舞剑。后比喻有志报国的人及时奋起。

    成语出处:《晋书·祖逖传》:“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 问心无愧【wèn xīn wú kuì】

    成语解释:问心:问问自己。扪心自问,毫无愧色。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二回:“就是将来外面有点风声,好在这钱不是老爷自己得的,自可以问心无愧。”

  • 行成于思【xíng chéng yú sī】

    成语解释:行:做事;思:思考。做事情成功是因为多思考,失败是由于不经心。指做事情要多思考,多分析。

    成语出处:唐·韩愈《进学解》:“行成于思,毁于随。”

  • 胸怀大志【xiōng huái dà zhì】

    成语解释:怀:怀藏。胸有远大志向。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 悬梁刺股【xuán liáng cì gǔ】

    成语解释:形容刻苦学习。

    成语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东汉·班固《汉书》:“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

  • 勇往直前【yǒng wǎng zhí qián】

    成语解释:勇敢地一直向前进。

    成语出处:宋·朱熹《朱子全书·道统一·周子书》:“不顾旁人是非,不计自己得失,勇往直前,说出人不敢说的道理。”

  • 用兵如神【yòng bīng rú shén】

    成语解释:调兵遣将如同神人。形容善于指挥作战。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五十九回:“为头一个先生,姓樊,名瑞,绰号混世魔王,能呼风唤雨,用兵如神。”

  • 有志竟成【yǒu zhì jìng chéng】

    成语解释:竟:终于。只要有决心,有毅力,事情终究会成功。

    成语出处:《后汉书·耿弇传》:“将军前在南阳,建此大策,常以为落落难合,有志者事竟成也。”

  • 愚公移山【yú gōng yí shān】

    成语解释:比喻坚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坚定不移地进行斗争。

    成语出处:《列子·汤问》记载:愚公家门前有两大座山挡着路,他决心把山平掉,另一个老人智叟笑他太傻,认为不能能。愚公说:我死了有儿子,儿子死了还有孙子,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两座山终究会凿平。

  • 志在四方【zhì zài sì fāng】

    成语解释:四方:天下。有远大的抱负和理想。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二十五回:“妾闻‘男子志在四方’。君壮年不出图仕,乃区区守妻子坐困乎?”

  • 孳孳不倦【zī zī bù juàn】

    成语解释: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

    成语出处:《尚书·君陈》:“惟日孜孜,无敢逸豫。”《后汉书·鲁丕传》:“性沉深好学,孳孳不倦。”《三国志·蜀书·向朗传》:“乃更潜心典籍,孜孜不倦。”

  • 自强不息【zì qiáng bù xī】

    成语解释:自强:自己努力向上;息:停止。自觉地努力向上,永不松懈。

    成语出处:《周易·乾》:“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 自力更生【zì lì gēng shēng】

    成语解释:更生:再次获得生命,比喻振兴起来。指不依赖外力,靠自己的力量重新振作起来,把事情办好。

    成语出处:中国不但会自力更生,而且也就能解除其他国家维护中国的独立与完整的麻烦。 孙中山《中国问题的真解决》

  • 整旅厉卒【zhěng lǚ lì zú】

    成语解释:整训军队,激励士卒。

    成语出处:《北齐书·莫多娄贷文传》:“周文帝军出函谷,景与高昂议整旅厉卒,以待其至。”

  • 子子孙孙【zǐ zǐ sūn sūn】

    成语解释:子孙后裔;世世代代的意思。

    成语出处:《书·梓材》:“欲至于万年惟王,子子孙孙永保民。”

  • 鞭辟近里【biān bì jìn lǐ】

    成语解释:鞭辟:鞭策,激励;里:最里层。形容作学问切实。也形容分析透彻,切中要害。

    成语出处:《二程全书·遗书十一》:“学只要鞭辟近里,著己而已。”

  • 鞭辟入里【biān pì rù lǐ】

    成语解释:鞭辟:鞭策,激励;里:最里层。形容作学问切实。也形容分析透彻,切中要害。

    成语出处:《二程全书·遗书十一》:“学只要鞭辟近里,著己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