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出处

  • 安然无恙【ān rán wú yàng】

    成语解释:恙:病。原指人平安没有疾病。现泛指事物平安未遭损害。

    成语出处:《战国策·齐策》:“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

  • 黯然失色【àn rán shī sè】

    成语解释:黯然:心里不舒服、情绪低落的样子;失色:因惊恐而变以脸色。本指心怀不好,脸色难看。后多比喻相形之下很有差距,远远不如。

    成语出处:南朝梁·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李善注:“黯然,失色貌”

  • 黯然销魂【àn rán xiāo hún】

    成语解释:黯然:心怀沮丧、面色难看的样子;销魂:灵魂离开肉体。心怀沮丧得好象丢了魂似的。形容非常悲伤或愁苦。

    成语出处:梁·江淹《别赋》:“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

  • 惨绝人寰【cǎn jué rén huán】

    成语解释:人寰:人世。世界上再没有比这更惨痛的事。形容惨痛到了极点。

    成语出处:毛泽东《评国民党对战争责任问题的几种答案》:“此一惨绝人寰之浩劫,实为我国内战史上空前所未有。”

  • 惨淡经营【cǎn dàn jīng yíng】

    成语解释:惨淡:苦费心思;经营:筹划。费尽心思辛辛苦苦地经营筹划。后指在困难的的境况中艰苦地从事某种事业。

    成语出处:唐·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诏谓将军指绢素,意匠惨淡经营中。”

  • 缠绵蕴藉【chán mián yùn jiè】

    成语解释:蕴藉:含蓄而不直露。形容风格情调委婉细腻,含蓄而有节制。

    成语出处:清·刘熙载《艺概·词曲概》:“观彼所制,圆溜潇洒,缠绵蕴藉,于此事固若有别材也。”

  • 多愁善感【duō chóu shàn gǎn】

    成语解释:善:容易。经常发愁和伤感。形容人思想空虚,感情脆弱。

    成语出处:唐·陆龟蒙《自遣诗三十首》:“多情善感自难忘,只有风流共古长。”

  • 藉草枕块【jiè cǎo zhěn kuài】

    成语解释:藉:垫衬。古时居父母之丧,坐卧在草垫上,枕着土块。形容悲痛欲绝。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4回:“贾珍贾蓉此时为礼法所拘,不免在灵旁藉草枕块,恨苦居丧。”

  • 人琴俱亡【rén qín jù wáng】

    成语解释:俱:全,都;亡:死去,不存在。形容看到遗物,怀念死者的悲伤心情。

    成语出处:《晋书·王徽之传》:“取献之琴弹之,久而不调,叹曰:‘呜呼子敬,人琴俱亡。’”

  • 痛心疾首【tòng xīn jí shǒu】

    成语解释:疾首:头痛。形容痛恨到了极点。

    成语出处:《左传·成公十三年》:“诸侯备闻此言,斯是用痛心疾首,匿就寡人。”

  • 痛定思痛【tòng dìng sī tòng】

    成语解释:指悲痛的心情平静以后,再追想当时所受的痛苦。常含有警惕未来之意。

    成语出处:唐·韩愈《与李翱书》:“今而思之,如痛定之人,思当痛之时,不知何能自处也。”

  • 外感内伤【wài gǎn nèi shāng】

    成语解释:①中医指外感风邪,内有郁积而致病。②比喻内外煎迫。

    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一回:“次日便觉得有些鼻塞声重,胸闷头晕,恹恹的就成了一个外感内伤的病。”

  • 心如刀割【xīn rú dāo gē】

    成语解释:内心痛苦得象刀割一样。

    成语出处:元·秦简夫《赵礼让肥》第一折:“待着些粗粝,眼睁睁俺子母各天涯,想起来我心如刀割。”

  • 一筹莫展【yī chóu mò zhǎn】

    成语解释:筹:筹划、计谋;展:施展。一点计策也施展不出,一点办法也想不出来。

    成语出处:《宋史·蔡幼学传》:“其极至于九重深拱而群臣尽废,多士盈庭而一筹不吐。”

  • 忧心忡忡【yōu xīn chōng chōng】

    成语解释:忡忡:忧虑不安的样子。形容心事重重,非常忧愁。

    成语出处:《诗经·召南·草虫》:“未见君子,忧心忡忡。”

  • 体无完肤【tǐ wú wán fū】

    成语解释:全身的皮肤没有一块好的。形容遍体都是伤。也比喻理由全部被驳倒,或被批评、责骂得很厉害。

    成语出处:《三国志·魏书·邓艾传》“子忠与艾俱死”裴松之注引《世语》:“师纂亦与艾俱死……死之日体无完皮。”

  • 遍体鳞伤【biàn tǐ lín shāng】

    成语解释:浑身受伤,伤痕象鱼鳞一样密。形容受伤很重。

    成语出处:清 吴趼人《痛史》第六回:“打的遍体鳞伤,着实走不动了。”

  • 如丧考妣【rú sàng kǎo bǐ】

    成语解释:丧:死去;考:已死的父亲;妣:已死的母亲。好象死了父母一样地伤心。

    成语出处:《尚书·舜典》:“二十有八载,帝乃殂落,百姓如丧考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