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出处

  • 北鄙之声【bēi bǐ zhī shēng】

    成语解释:指殷纣时的音乐。后世视为亡国之声。

    成语出处:见“北鄙之音”。

  • 变醨养瘠【biàn lí yǎng jí】

    成语解释:使薄酒变醇,瘠土变得肥沃。比喻改变贫穷落后面貌。

    成语出处:清·袁枚《随园诗话》卷十一:“公所到处,便能变醨养瘠,元气昭回:古今人若合一辙。”

  • 扯篷拉纤【chě péng lā qiàn】

    成语解释:指用不正当的手段为人撮合或说情而从中取利的行为。

    成语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5回:“凤姐又道:‘我比不得他们扯篷拉纤的图银子。’”

  • 材剧志大【cái jù zhì dà】

    成语解释:指才智多,志向大。

    成语出处:《荀子·非十二子》:“略法先王而不知其统,犹然而材剧志大,闻见杂博。”

  • 常年累月【cháng nián lèi yuè】

    成语解释:长年累月。形容经过的时间很长。

    成语出处:高云览《小城春秋》第一章:“福建内地常年累月闹着兵祸、官灾、绑票、械头。”

  • 辞金蹈海【cí jīn dǎo hǎi】

    成语解释:比喻不慕富贵,慷慨有气节。

    成语出处:《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载:战国时,秦军围赵都邯郸,齐人鲁仲连以利害进说赵魏大臣,劝阻尊秦昭王为帝,并表示若秦王为帝,则自己将蹈东海而死。秦军退后,赵平原君以千金谢之,鲁仲连却不受,以为为人排难解纷而取酬,是商贾之事。

  • 大张声势【dà zhāng shēng shì】

    成语解释:大造声势,扩大影响。

    成语出处:《宋史·李师中传》:“今修筑必广发兵,大张声势。”

  • 刀耕火种【dāo gēng huǒ zhòng】

    成语解释:古时一种耕种方法,把地上的草烧成灰做肥料,就地挖坑下种。

    成语出处:《旧唐书·严震传》:“梁汉之间,刀耕火耨。”

  • 灯蛾扑火【dé é pū huǒ】

    成语解释:比喻自己找死。

    成语出处:《梁书·倒溉传》:“如飞蛾之赴火,岂焚身之可吝。”

  • 当刑而王【dāng xíng ér wáng】

    成语解释:谓先经受磨难而后飞腾黄达。

    成语出处:《汉书·黥布传》:“少时客相之,当刑而王。及壮,坐法黥,布欣然笑曰:‘人相我当刑而王,几是乎?’”

  • 东挦西扯【dōng xián xī chě】

    成语解释:指到处张罗。

    成语出处:康有为《大同书》甲部第三章:“以大不逮之财而日行勉强支持之事,东挦西扯,忧苦莫当。”

  • 钝学累功【dùn xué lěi gōng】

    成语解释:钝:迟钝,笨拙;累:积聚。愚笨的人只要刻苦学习,也能取得成就。

    成语出处: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文章》:“钝学累功,不妨精熟。”

  • 法外施仁【fǎ wài shī rén】

    成语解释:旧时指宽大处理罪犯。

    成语出处:明 李清《三垣笔记 附识中》:“其驰驱通义一带,亦不无微劳可悯。乞皇上法外施仁,俯从部议。”

  • 粉白黛绿【fěn bái dài lǜ】

    成语解释:泛指女子的妆饰。

    成语出处:战国·楚·屈原《大招》:“粉白黛黑,施芳泽只。”

  • 功成不居【gōng chéng bù jū】

    成语解释:居:承当,占有。原意是任其自然存在,不去占为己有。后形容立了功而不把功劳归于自己。

    成语出处:《老子》第二章:“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

  • 功成名就【gōng chéng míng jiù】

    成语解释:功:功业。就:达到。功绩取得了,名声也有了。

    成语出处:《墨子·修身》:“功成名遂,名誉不可虚假。”

  • 骨肉至亲【gǔ ròu zhì qīn】

    成语解释:指关系最密切的亲属。

    成语出处:《三国志·魏书·鲜卑传》:“不如还我,我与汝是骨肉至亲,,岂与仇等。”

  • 国将不国【guó jiāng bù guó】

    成语解释:国家将无法维持下去了。指国家的局势很坏,有亡国的危险。

    成语出处:清 曾朴《孽海花》第32回:“国将不国,这才是糊涂到底呢!”

  • 国而忘家【guó ér wàng jiā】

    成语解释:指为国事而忘其家。

    成语出处:《儒林外史》第六回:“但自古道:‘公而忘私,国而忘家。’我们科场是朝廷大典,你我为朝廷办事,就是不顾私亲,也还觉得于心无愧。”

  • 花花公子【huā huā gōng zǐ】

    成语解释:指衣着华丽,只会吃喝玩乐,不务正业的、有钱有势人家的女弟。

    成语出处:清 翟灏《通俗编 卷一 俚语对句》:“好好先生,花花公子。”

  • 花遮柳隐【huā zhē liǔ yǐn】

    成语解释:形容不让人看见,悄悄地走。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1回:“五儿听罢,便心下要分些赠芳官,遂用纸另包了一半,趁黄昏人稀之时,自己花遮柳隐的来找芳官。”

  • 海阔天高【hǎi kuò tiān gāo】

    成语解释:比喻天地广阔,征程遥远。

    成语出处:唐·刘氏瑶《杂曲歌辞·暗别离》:“青鸾脉脉西飞去,海阔天高不知处。”

  • 甲第连天【jiǎ dì lián tiān】

    成语解释:甲第:富豪显贵的宅第。形容富豪显贵的住宅非常之多。

    成语出处:唐·崔颢《长安道》:“长安甲第高入云,谁家居住霍将军。”

  • 进退有常【jìn tuì yǒu cháng】

    成语解释:常:规律。前进和后退都有规律。

    成语出处:《鹖冠子·泰鸿十》:“日信出信入,南北有极,度之稽也,月信死信生,进退有常。数之稽也。”

  • 尽人皆知【jìn rén jiē zhī】

    成语解释:尽:全部,所有。人人都知道。

    成语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51回:“老少男女,俗语口头,人人皆知皆说的。”

  • 就地取材【jiù dì qǔ cái】

    成语解释:在本地找需要的材料。比喻不依靠外力,充分发挥本单位的潜力。

    成语出处:《诗经 豳风 七月》:“蚕月条桑。”唐 孔颖达疏《十字注疏》:“条其桑而采之,谓斩条于地,就地采之也。”

  • 居高临下【jū gāo lín xià】

    成语解释:占据高处,俯视下面。形容占据的地势非常有利。

    成语出处:《淮南子·原道训》:“登高临下,无失所秉。”

  • 瘠牛羸豚【jí niú léi tún】

    成语解释:瘠:瘠瘦;羸:病弱的。瘦弱的牛和猪。比喻弱小的民族或国家。

    成语出处:清·梁启超《匈加利爱国者噶苏士传》:“杜兰斯哇人,撒逊人等,亦随其所敌视之马哥耶族,同成灰烬。瘠牛羸豚,坐待割。”

  • 距人千里【jù rén qiān lǐ】

    成语解释:形容傲气极大,不愿与人接近或毫无商量的余地。距,通“拒”。

    成语出处:语出《孟子·告子下》:“訑訑之声音颜色距人于千里之外。”

  • 来者可追【lái zhě kě zhuī】

    成语解释:过去的事已无法挽回,但是未来的事还来得及赶上。

    成语出处:《论语·微子》:“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 里出外进【lǐ chū wài lián】

    成语解释:形容不平整、不整齐。

    成语出处:

  • 麟角凤距【lín jiǎo fèng jù】

    成语解释:距:鸟的脚爪。麒麟的角,凤凰的爪。比喻备而不必用的珍贵东西。

    成语出处:《抱朴子·自叙》:“晚又学七尺杖术,可以入白刃,取大戟。然亦是不急之末学;知之譬如麟角凤距,何必用之?”

  • 历世磨钝【lì shì mó dùn】

    成语解释:激励世人,使鲁钝的人奋发有为。同“历世摩钝”。

    成语出处:

  • 眠思梦想【mián sī mèng xiǎng】

    成语解释:睡梦中也在想念。形容思念之甚。

    成语出处:《醒世悟言·李玉英狱中讼冤》:“且说那禁子贪爱玉英容貌,眠思梦想,要去奸他。”

  • 木心石腹【mù xīn shí fù】

    成语解释:犹木人石心。形容意志坚定,任何诱惑都不动心。

    成语出处:宋·张邦基《墨庄漫录》第五卷:“而君介然,不蒙顾盼,亦木心石腹之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