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出处

  • 藏怒宿怨【cáng nù sù yuàn】

    成语解释:藏、宿:存留。把愤怒和怨恨藏留在心里。指心怀怨恨,久久难消。

    成语出处:《孟子·万章上》:“仁人之于弟也,不藏怒焉,不宿怨焉。”

  • 此恨绵绵【cǐ hèn mián mián】

    成语解释:绵绵:延续不断的样子。这种遗恨缠绕心头,永远不能逝去。

    成语出处:唐·白居易《长恨歌》:“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 挫骨扬灰【cuò gǔ yáng huī】

    成语解释:死后将骨头挫成灰撒掉。形容罪孽深重或恨之极深。

    成语出处:《儿女英雄传》第三回:“倘然要把老爷的这项银子耽搁了,慢说我,就挫骨扬灰也抵不了这罪过。”

  • 恨之入骨【hèn zhī rù gǔ】

    成语解释:形容痛恨到极点。

    成语出处:《史记·秦本纪》:“缪公之怨此三人,入于骨髓。”

  • 五马分尸【wǔ mǎ fēn shī】

    成语解释:古代的一种酷刑,用五匹马分裂人的头和四肢。比喻硬把完整的东西分割得非常零碎。

    成语出处:王西彦《老太婆伯伯》:“汪精卫私通外国却饶放不得,抓到时应该千刀万剐,五马分尸。”

  • 怨入骨髓【yuàn rù gǔ suǐ】

    成语解释:恨到骨头里。形容怨恨到极点。

    成语出处:《史记·秦本纪》:“文公夫人,秦女也,为秦三囚将请曰:‘缪公之怨此三人入于骨髓,愿令此三人妇,令我君得自愉烹之。’晋君许之,归秦三将。”

  • 不共戴天【bù gòng dài tiān】

    成语解释:戴:加在头上或用头顶着。不愿和仇敌在一个天底下并存。形容仇恨极深。

    成语出处:《礼记·曲礼上》:“父之仇,弗与共戴天。”

  • 恨海难填【hèn hǎi nán tián】

    成语解释:恨海:怨恨如海;难填:难于填塞。比喻怨气难平。

    成语出处:《山海经·北山经》:“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 刻骨仇恨【kè gǔ chóu hèn】

    成语解释:永记心头的深仇大恨。

    成语出处:古华《芙蓉镇》第一章:“三面红旗底下还允许她摆米豆腐摊子嘛,哪来的刻骨仇恨?”

  • 咬牙切齿【yǎo yá qiè chǐ】

    成语解释:切齿:咬紧牙齿,表示痛恨。形容极端仇视或痛恨。也形容把某种情绪或感觉竭力抑制住。

    成语出处:元·孙仲章《勘头巾》第二折:“为甚事咬牙切齿,諕的犯罪人面色如金纸。”

  • 大卸八块【dà xiè bā kuài】

    成语解释:指把完整的事物分成若干小块

    成语出处:清·无名氏《刘公案》第35回:“豁肚子咧!要开膛咧!迟一会还要大卸八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