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出处

  • 哀声叹气【āi shēng tàn qì】

    成语解释:因伤感郁闷或悲痛而发出叹息的声音。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十八:“终日价没心没想,哀声叹气。”

  • 不动声色【bù dòng shēng sè】

    成语解释:声:言谈;色:脸色。在紧急情况下,说话、神态仍跟平时一样没有变化。形容非常镇静。

    成语出处:宋·欧阳修《相州昼锦堂记》:“垂绅正笏,不动声色,而措天下于泰山之安。”

  • 不知轻重【bù zhī qīng zhòng】

    成语解释:不懂得事情要紧不要紧。

    成语出处:《吕氏春秋·本生》:“今世之人,惑者多以性养物,则不知轻重也。”

  • 怆地呼天【chuàng dì hū tiān】

    成语解释:怆:悲伤,凄楚。悲痛地呼天喊地。形容极其悲痛绝望的神态。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十卷:“又延两日,夫妻相继而亡,二子呛地呼天,号啕痛哭。”

  • 沉厚寡言【chén hòu guǎ yán】

    成语解释:朴实稳重,不爱多说话。同“沉重少言”。

    成语出处:《旧五代史·梁书·末帝本纪上》:“美容仪,性沉厚寡言,雅好儒士。”

  • 沉吟不语【chén yīn bù yǔ】

    成语解释:沉默地思量着,不说话。引伸为迟疑不决的态度。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钱秀才错占凤凰俦》:“钱万选听了,沉吟不语。”

  • 沉重寡言【chén zhòng guǎ yán】

    成语解释:朴实稳重,不爱多说话。同“沉重少言”。

    成语出处:明·朱国祯《涌幢小品·陈同甫谈兵》:“同甫夜思,幼安沉重寡言,因酒误发,若醒而悟,必杀我灭口。”

  • 沉重少言【chén zhòng shǎo yán】

    成语解释:朴实稳重,不爱多说话。亦作“沉厚寡言”、“沉重寡言”。

    成语出处:《魏书·道武七王传·河南王曜传》:“少有父风,颇览书传。沉重少言,宽和好士。”

  • 迟疑不决【chí yí bù jué】

    成语解释:形容拿不定主意。

    成语出处:《宋史·侯益传》:“尔往至彼,如益来,即置勿问,苟迟疑不决,即以便宜从事。”

  • 从容自若【cóng róng zì ruò】

    成语解释:从容:不慌不忙,很镇静;自若:自在,如常,保持原样。不慌不忙,沉着镇定。

    成语出处:《旧唐书·刘世龙传》“而思礼以为得计,从容自若,尝与相忤者,必引令枉诛。”

  • 大义凛然【dà yì lǐn rán】

    成语解释:大义:正义;凛然:严肃、或敬畏的样子。由于胸怀正义而神态庄严,令人敬畏。

    成语出处:清·顾炎武《日知录》卷二十:“至于起王氏已废之魂,上配天皇;条高后擅政之年,下系中宗,大义凛然。”

  • 对答如流【duì dá rú liú】

    成语解释:对答:回答。回答问话象流水一样快。形容口才好,反应快。

    成语出处:《北史·李孝伯传》:“风容闲雅,应答如流。”

  • 谠言嘉论【dǎng yán jiā lùn】

    成语解释:公正、正直而有说服力的言论。

    成语出处:《元史·张孔孙传》:“孔孙素以文学名,且善琴,工画山水竹石,而骑射尤精,及其立朝,谠言嘉论,有可观者,士论服之。”

  • 低声细语【dī shēng xì yǔ】

    成语解释:形容小声说话。

    成语出处: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一部:“汤阿英在枕边低声细语说了最近的往来,时断时续,还是有些羞答答的,怕难为情。”

  • 笃论高言【dǔ lùn gāo yán】

    成语解释:确切高明的言论。

    成语出处:清·王悔生《祭海峰先生文》:“笃论高言,谆谆训诫,沃我心灵,开我眉瞆。”

  • 扼腕长叹【è wàn cháng tàn】

    成语解释:用手握腕,长声叹息。形容情绪激动的神态。

    成语出处:《晋书·刘琨传》:“臣所以泣血宵吟,扼腕长叹者也。”

  • 刚直不阿【gāng zhí bù ē】

    成语解释:刚强正直,不逢迎,无偏私。

    成语出处:明·周楫《西湖二集·救金鲤海龙王报德》:“并一生宦迹,刚直不阿之志,具表奏闻。”

  • 过甚其辞【guò shèn qí cí】

    成语解释:指话说得过分,不符合实际情况。

    成语出处:郭沫若《反正前后》第一篇三:“说来恐怕有些人不大肯信,以为我是过甚其辞。”

  • 胡说八道【hú shuō bā dào】

    成语解释:没有根据或没有道理地瞎说。

    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六十八回:“你那曾见《素问》、《难经》、《本草》、《脉诀》,是甚般章句,怎生注解,就这等胡说乱道,会甚么悬丝诊脉!”

  • 疾言遽色【jí yán jù sè】

    成语解释:言语神色粗暴急躁。形容对人发怒时说话的神情。

    成语出处:《后汉书·刘宽传》:“虽在仓卒,未尝疾言遽色。”

  • 疾言厉色【jí yán lì sè】

    成语解释:疾:急速。说话急躁,脸色严厉。形容对人发怒说话时的神情。

    成语出处:《后汉书·刘宽传》:“虽在仓卒,未尝疾言遽色。”

  • 戟指怒目【jǐ zhǐ nǔ zhāng】

    成语解释:指着人,瞪着眼。形容大怒时斥责人的神态。

    成语出处:马辂《国共和谈演义》第六回:“张学良还要解释,蒋早气得七窍生烟,戟指怒目。抗日,抗日,等我死了以后,你再去抗日好了!”

  • 结结巴巴【jiē jiē bā bā】

    成语解释:形容说话不流利。也比喻凑合,勉强。

    成语出处:老舍《骆驼祥子》十三:“结结巴巴的,他把昨夜晚的事说了一遍,虽然费力,可是说的不算不完全。”

  • 疾言倨色【jí yán jù sè】

    成语解释:形容对人发怒时说话的神情。同“疾言遽色”。

    成语出处:《醒世恒言·三孝廉让产立高名》:“[二弟]稍不率教,辄跪于家庙之前,痛自督责,说自已德行不足,不能化诲……直待兄弟号泣请罪,方才起身。并不以疾言倨色相加也。”

  • 侃侃而谈【kǎn kǎn ér tán】

    成语解释: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话。

    成语出处:《论语·乡党》:“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

  • 口若悬河【kǒu ruò xuán hé】

    成语解释:讲起话来滔滔不绝,象瀑布不停地奔流倾泻。形容能说会辨,说起来没个完。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赏誉》:“郭子玄语议如悬河泻水,注而不竭。”唐·韩愈《石鼓歌》:“安能以此上论列,愿借辩口如悬河。”

  • 老气横秋【lǎo qì héng qiū】

    成语解释:形容老练而自负的神态。现形容自高自大,摆老资格。也形容缺乏朝气。

    成语出处:南朝·齐·孔稚珪《北山移文》:“风情张日,霜气横秋。”

  • 目挑眉语【mù tiāo méi yǔ】

    成语解释:以眉目挑逗传情。

    成语出处:清·王韬《淞滨琐话·魏月波》:“彼此目挑眉语,心许已久,苦不得间。”

  • 目语额瞬【mù yǔ é shùn】

    成语解释:眉毛眼睛能作态示意。形容处事精明狡猾。

    成语出处:明·王志坚《表异录·邑里》:“目语额瞬,言市人精黠也。”

  • 能说会道【néng shuō huì dào】

    成语解释:形容很会讲话。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十四回:“仗着他的模样儿比别人标致些,又长了一张巧嘴,天天打扮的象个西施样子,在人跟前能说惯道,抓尖要强。”

  • 喃喃自语【nán nán zì yǔ】

    成语解释:喃喃:连续不断地小声说话。小声地自己跟自己说话。

    成语出处: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84回:“知圆听到这里,不觉嘻嘻一笑,喃喃自语道:‘救兵救兵,只落得狗咬洞宾。’”

  • 能言善辩【néng yán shàn biàn】

    成语解释:能:善于。形容能说会道,有辩才。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气英布》第一折:“恰才灵壁之战,项王遣使征布会,布与龙且有隙,称病不赴,若得能言巧辩之士,说他归降,纵项王驰还……破项王必矣。”

  • 平心静气【píng xīn jìng qì】

    成语解释:心情平和,态度冷静。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十四回:“且平心静气,暗暗访察,才能得这个实在;纵然访不着,外人也不能知道。”

  • 人多嘴杂【rén duō zuǐ zá】

    成语解释:杂:杂乱,多种多样。谈论的人多,说法多种多样。也指在场的人多,七嘴八舌。

    成语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五十九回:“闺臣恐人多嘴杂,说话不便,即同良箴、红蕖、紫绡另在一房居住。”

  • 声嘶力竭【shēng sī lì jié】

    成语解释:嘶:哑;竭:尽。嗓子喊哑,气力用尽。形容竭力呼喊。

    成语出处:《晚清文学钞 轰天雷》:“北山大哭,哭得声哑力竭,倒是嫂嫂劝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