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出处

  • 不堪回首【bù kān huí shǒu】

    成语解释:堪:可以忍受;回首:回顾,回忆。指对过去的事情想起来就会感到痛苦,因而不忍去回忆。

    成语出处:唐·戴叔伦《哭朱放》:“最是不堪回首处,九泉烟冷树苍苍。”

  • 悲痛欲绝【bēi tòng yù jué】

    成语解释:绝:穷尽。悲哀伤心到了极点。

    成语出处: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七章:“她那人间的爱人悲痛欲绝,日日在她变成的土山下面,跪着呜咽哭啼,直到死在这山脚下。”

  • 出于意外【chū yú yì wài】

    成语解释:指出乎人的意料之外。

    成语出处:《黄绣球》第四回:“自想这件事真出于意外,必须自家投到,中诉明白,不能平白地叫妻子良受诬辱。”

  • 大难临头【dà nàn lín tóu】

    成语解释:难:灾祸;临:来到。大祸落到头上。

    成语出处:庄周《庄子 秋水》:“临大难而不惧者,圣人之勇也。”

  • 大失人望【dà shī rén wàng】

    成语解释:指在群众中严重丧失威望,威信扫地。

    成语出处:《史记·高祖本记》:“秦人大失望。”

  • 大失所望【dà shī suǒ wàng】

    成语解释:表示原来的希望完全落空。

    成语出处:《史记·高祖本记》:“秦人大失望。”

  • 大喜过望【dà xǐ guò wàng】

    成语解释:过:超过;望:希望。结果比原来希望的还好,因而感到特别高兴。

    成语出处:《汉书·黥布传》:“出就舍,张御食饮从官如汉王居,布又大喜过望。”

  • 咄咄怪事【duō duō guài shì】

    成语解释:表示吃惊的声音。形容不合常理,难以理解的怪事。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黜免》:“殷中军(殷浩)被废在信安,终日恒书空作字,扬州吏民寻义逐之,窃视,唯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

  • 飞来横祸【fēi lái hèng huò】

    成语解释:意外的灾祸。

    成语出处:《后汉书·周荣传》:“若卒遇飞祸,无得殡敛。”

  • 骨肉团圆【gǔ ròu tuán yuán】

    成语解释:骨肉:比喻父母兄弟子女等亲人。指亲人离而复聚。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合同文字》第一折:“待他长大成人后,须教骨肉再团圆。”

  • 祸不单行【huò bù dān xíng】

    成语解释:指不幸的事接二连三地发生。

    成语出处:汉·刘向《说苑·权谋》:“此所谓福不重来,祸必重来者也。”

  • 惊喜欲狂【jīng xǐ ruò kuáng】

    成语解释:既惊又喜,高兴得都要发疯了。形容喜出望外,过于兴奋的情壮。

    成语出处:宋·洪迈《夷坚志·乙志卷九·胡氏子》:“胡惊喜欲狂,即与偕入室,夜分乃去。”

  • 拍案惊奇【pāi àn jīng qí】

    成语解释:对奇异的事情拍着桌子惊叹。

    成语出处:明末·凌蒙初有拟话本《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

  • 其乐无穷【qí lè wú qióng】

    成语解释:其中的乐趣没有穷尽。指朝廷某一工作,感到乐在其中。

    成语出处:宋 邵雍《伊川击壤集 君子饮酒吟》第16卷:“家给人足,时和岁丰;筋骸康健,里闬乐从;君子饮酒,其乐无穷。”

  • 无妄之福【wú wàng zhī fú】

    成语解释:不期望获得而得到的幸福。

    成语出处:《战国策·楚策四》:“世有无妄之福,又有无妄之祸。今君处无妄之世,以事无妄之主,安不有无妄之人乎。”

  • 闻宠若惊【wén chǒng ruò jīng】

    成语解释:犹言受宠若惊。因为得到宠爱或赏识而又高兴,又不安。

    成语出处:南朝·梁·殷芸《小说》第二卷:“恐泊泥以浊白水,飘尘以乱清风,是以承命倾筐,闻宠若惊。”

  • 喜不自胜【xǐ bù zì shèng】

    成语解释:胜:能承受。喜欢得控制不了自己。形容非常高兴。

    成语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四折:“小生去时,承夫人亲自饯行,喜不自胜。”

  • 喜出望外【xǐ chū wàng wài】

    成语解释:望:希望,意料。由于没有想到的好事而非常高兴。

    成语出处:宋·苏轼《与李之仪书》:“契阔八年,岂谓复有见日?渐近中原,辱书尤数,喜出望外。”

  • 笑逐颜开【xiào zhú yán kāi】

    成语解释:逐:追随;颜:脸面,面容;开:舒展开来。笑得使面容舒展开来。形容满脸笑容,十分高兴的样子。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四十二回:“宋江见了,喜从天降,笑逐颜开。”

  • 欣喜若狂【xīn xǐ ruò kuáng】

    成语解释:欣喜:快乐;若:好象;狂:失去控制。形容高兴到了极点。

    成语出处:清·霁园主人《夜谭随录·护军女》:“少年得其应答,惊喜若狂。”

  • 意想不到【yì xiǎng bù dào】

    成语解释:料想不到,没有料到。

    成语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回:“今日这般寒冷,满天雪片飘扬,仙姑忽来下顾,真是意想不到。”

  • 被宠若惊【bèi chǒng ruò jīng】

    成语解释:指受到意外的恩遇而顿觉吃惊不安。

    成语出处:宋苏轼《谢中书舍人启》:“未及期年,擢置周行,遽参法从,省躬无有,被宠若惊。”

  • 宠辱不惊【chǒng rǔ bù jīng】

    成语解释:宠:宠爱。受宠受辱都不在呼。指不因个人得失而动心。

    成语出处:晋·潘岳《在怀县》诗:“宠辱易不惊,恋本难为思。”

  • 惊喜交集【jīng xǐ jiāo jí】

    成语解释:交集:一起袭来。两种事物同时出现或同时加在一个人身上,又惊又喜。

    成语出处:金·董解元《西厢记》卷四:“生闻之,惊喜交集。”

  • 麻木不仁【má mù bù rén】

    成语解释:不仁:没有感觉。肢体麻痹,失去知觉。比喻对外界事物反应迟钝或漠不关心。

    成语出处:明·薛己《医案·总论》:“一日皮死麻木不仁,二日肉死针刺不痛。”

  • 闷闷不乐【mèn mèn bù lè】

    成语解释:闷闷:心情不舒畅,心烦。形容心事放不下,心里不快活。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八回:“意欲弃布他往,却又不忍;又恐被人嗤笑。乃终日闷闷不乐。”

  • 天灾人祸【tiān zāi rén huò】

    成语解释:天:自然。自然的灾害和人为的祸患。也比喻害人精(骂人的话)。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冯玉兰》第四折:“屠世雄并无此事,敢是另有个天灾人祸,假称屠世雄的么。”

  • 祸从口出【huò cóng kǒu chū】

    成语解释:灾祸从口里产生出来。指说话不谨慎容易惹祸。

    成语出处:晋·傅玄《口铭》:“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 祸从天降【huò cóng tiān jiàng】

    成语解释:降:落下。比喻突然遭到了意外的灾祸。

    成语出处:元·李好古《张生煮海》第三折:“则为那窈窕娘,不招你个俊俏郎,弄出这一番祸从天降。”

  • 惊喜若狂【jīng xǐ ruò kuáng】

    成语解释:形容又惊又喜,难以自持。

    成语出处:清·霁园主人《夜谭随录·护军女》:“少年得其应答,惊喜若狂。”

  • 乐不可支【lè bù kě zhī】

    成语解释:支:撑住。快乐到不能撑持的地步。形容欣喜到极点。

    成语出处:《后汉书·张堪传》:“桑无附枝,麦穗两歧,张君为政,乐不可支。”

  • 受宠若惊【shòu chǒng ruò jīng】

    成语解释:宠:宠爱。因为得到宠爱或赏识而又高兴,又不安。

    成语出处:《老子》第十三章:“宠辱若惊……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宋·苏轼《谢中书舍人启》:“省躬无有,被宠苦惊。”

  • 喜从天降【xǐ cóng tiān jiàng】

    成语解释:喜事从天上掉下来。比喻突然遇到意想不到的喜事。

    成语出处:元·马致远《青衫泪》第三折:“贵脚踏践地,使下官喜从天降。”

  • 如获至宝【rú huò zhì bǎo】

    成语解释:至:极,最。好象得到极珍贵的宝物。形容对所得到的东西非常珍视喜爱。

    成语出处:宋·李光《与胡邦衡书》:“忽蜀僧行密至,袖出寂照庵三字,如获至宝。”

  • 大祸临头【dà huò lín tóu】

    成语解释:临:光临。即将发生大灾祸

    成语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26回:“做官到了三品时,就要急流勇退,不然就有大祸临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