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出处

  • 挨冻受饿【ái dòng shòu è】

    成语解释:指无衣无食的穷困境况。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回:“妈妈这一辈子想来还不至挨冻受饿。”

  • 倒街卧巷【dǎo jiē wò xiàng】

    成语解释:指露宿街头。

    成语出处:《水浒传》第二一回:“波子……看着宋江道:‘押司没事睬那乞丐做甚么?那斯一地里去搪酒吃,只是搬是搬非。这等倒街卧巷的横死贼,也来上门上户欺负人!’”

  • 骨瘦如柴【gǔ shòu rú chái】

    成语解释:形容消瘦到极点。

    成语出处:宋·陆佃《埤雅·释兽》:“瘦如豺。豺,柴也。豺体瘦,故谓之豺。”

  • 寒酸落魄【hán suān luò pò】

    成语解释:落魄:沮丧失意。形容不得志时穷困、狼狈颓丧的样子。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九十七回:“(范睢)遂换去鲜服,妆作寒酸落魄之状,潜出府门,来到驿馆,徐步而行,谒见须贾。”

  • 饥肠辘辘【jī cháng lù lù】

    成语解释:饥肠:饥饿的肚子;辘辘:车行声。肚子饿得咕咕直响。形容十分饥饿。

    成语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西湖主》:“而枵肠辘辘,饥不可堪。”

  • 落魄不羁【luò pò bù jī】

    成语解释:落魄:穷困,不得意;羁:束缚。潦倒失意,行为放纵。也指豪迈不受拘束。

    成语出处:宋·周密《齐东野语》卷四:“实之莆人,登甲科,甚有文名,落魄不羁。”

  • 蓬头垢面【péng tóu gòu miàn】

    成语解释:头发蓬乱,脸上很脏。旧时形容贫苦人生活生活条件很坏的样子。也泛指没有修饰。

    成语出处:《魏书·封轨传》:“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何必蓬头垢面,然后为贤?”

  • 乞儿马医【qǐ ér mǎ yī】

    成语解释:乞儿:乞丐;马医:兽医中专治马病的人。旧指卑贱的人。

    成语出处:《列子·黄帝》:“自此之后,范氏门徒,路遇乞儿马医,弗敢辱也。”

  • 乞穷俭相【qǐ qióng jiǎn xiāng】

    成语解释:乞丐似的寒酸相。

    成语出处:

  • 穷愁潦倒【qióng chóu liáo dǎo】

    成语解释:穷愁:穷困愁伤;潦倒:颓丧,失意。穷困愁苦,失意消沉。形容读书人境遇困苦,意志消沉。

    成语出处:清·无名氏《都门竹枝词·教官十首》:“盘费全无怎去家,穷愁潦倒驻京华。”

  • 日转千街【rì zhuǎn qiān jiē】

    成语解释:指乞丐沿街行乞。

    成语出处:元·张国宾《合汗衫》第三折:“婆婆也,咱去来波,可则索与他日转千街。”

  • 饔飧不继【yōng sūn bù jì】

    成语解释:饔:早饭;飧:晚饭。吃了上顿没有下顿。形容生活十分穷困。

    成语出处:清·无名氏《杜诗言志》卷七:“于是,衡门之下,环堵萧然,饔飧不继,过日恒饥耳。”

  • 面黄肌瘦【miàn huáng jī shòu】

    成语解释:脸色发黄,身体瘦削。形容人营养不良或有病的样子。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独角牛》第一折:“哥也,你这般面黄肌廋,怎生赢的人也。”

  • 穷困潦倒【qióng kùn liáo dǎo】

    成语解释:穷困:贫穷、困难;潦倒:失意。生活贫困,失意颓丧。

    成语出处:唐·杜甫《登高》诗:“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 衣衫褴褛【yī shān lán lǚ】

    成语解释:褴褛:破烂。衣服破破烂烂。

    成语出处:先秦·左丘明《左传·宣公十二年》:“训之以若敖,蚡冒,筚路蓝缕以启山林。”杜预注:“蓝缕:敝衣。”

  • 身无寸缕【shēn wú cùn lǚ】

    成语解释:指身上没有一寸线。形容极其穷困。

    成语出处:宋·无名氏《张协状元》第43出:“大雪下身无寸缕,投古庙泪珠涟涟。”

  • 可怜巴巴【kě lián bā bā】

    成语解释:非常令人可怜的样子

    成语出处:袁静《新儿女英雄传》第一回:“要再借,剩下这可怜巴巴的五亩地,也得戴上笼头啦!”

  • 破破烂烂【pò pò làn làn】

    成语解释:破旧霉烂

    成语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5回:“穿的衣裳虽然是号褂子,挂一块、飘一块,破破烂烂,竟同叫化子不相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