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出处

  • 按部就班【àn bù jiù bān】

    成语解释:部、班:门类,次序;就:归于。按照一定的步骤、顺序进行。也指按老规矩办事,缺乏创新精神。

    成语出处:晋·陆机《文赋》:“然后选义案部,考辞就班。”

  • 百花齐放【bǎi huā qí fàng】

    成语解释:形容百花盛开,丰富多彩。比喻各种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艺术自由发展。也形容艺术界的繁荣景象。

    成语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三回:“百花仙子只顾在此著棋,那知下界帝王忽有御旨命他百花齐放。”

  • 百孔千疮【bǎi kǒng qiān chuāng】

    成语解释:比喻毛病很多,问题严重,已经到了难以收拾的地步。

    成语出处:唐·韩愈《与孟尚书书》:“汉室以来,群儒区区修补,百孔千疮,随乱随失,其危如一发引千钧。”

  • 百里挑一【bǎi lǐ tiāo yī】

    成语解释:一百个当中就挑出这一个来。形容人才出众。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百二十回:“姑爷年纪略大几岁,并没有娶过的,况且人物儿长的是百里挑一的。”

  • 百年不遇【bǎi nián bù yù】

    成语解释:一百年也碰不到一次。形容很少见到过或少有的机会。

    成语出处:老舍《龙须沟》第三幕:“不是要开大会吗?百年不遇的事,我歇半天工,好开会去。”

  • 大材小用【dà cái xiǎo yòng】

    成语解释:把大的材料当成小的材料用。比喻使用不当,浪费人才。

    成语出处:《后汉书·边让传》:“此言大器之于小用,固有所不宜也。”

  • 刀光剑影【dāo guāng jiàn yǐng】

    成语解释:隐约显现出刀剑的闪光和影子。形容环境充满了凶险的气氛。

    成语出处:南朝 梁 吴筠《战城南囚首》:“剑光挥夜电,马汗昼成泥。”又《边城将》:“刀含四尺影,剑抱七星文。”

  • 刀枪剑戟【dāo qiāng jiàn jǐ】

    成语解释:戟:古代一种兵器,合戈、矛为一体,既能直刺,又能横击。古代用于砍、刺的四种常用兵器。亦用于泛指兵器。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十七回:“却教帐中排开七重刽子手,刀枪剑戟,灿若霜雪。”

  • 风花雪月【fēng huā xuě yuè】

    成语解释:原指旧时诗文里经常描写的自然景物。后比喻堆砌词藻、内容贫乏空洞的诗文。也指爱情之事或花天酒地的荒淫生活。

    成语出处:宋·邵雍《伊川击壤集序》:“虽死生荣辱,转战于前,曾未入于胸中,则何异四时风花雪月一过乎眼也。”

  • 风平浪静【fēng píng làng jìng】

    成语解释:指没有风浪。比喻平静无事。

    成语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七:“僧问:‘风恬浪静时如何?’师曰:‘吹倒南墙。’”

  • 风起云涌【fēng qǐ yún yǒng】

    成语解释:大风刮起,乌云涌现。比喻新事物相继兴起,声势很盛。

    成语出处:宋·苏轼《后赤壁赋》:“划然长啸,草木震动,山鸣谷应,风起水涌。”

  • 风云变幻【fēng yún bià huàn】

    成语解释:象风云那样变化不定。比喻时局变化迅速,动向难以预料。

    成语出处:南朝·梁·庾信《入彭城馆》诗:“年代殊之民俗,风云更盛衰。”

  • 井底之蛙【jǐng dǐ zhī wā】

    成语解释:井底的蛙只能看到井口那么大的一块天。比喻见识狭窄的人。

    成语出处:《庄子·秋水》:“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

  • 井然有序【jǐng rán yǒu xù】

    成语解释:井然:整齐不乱的样子。序:次序。整整齐齐,次序分明,条理清楚。

    成语出处:清 王夫之《夕堂永日绪论外编》:“以制产、重农、救荒分三事……井然有序。”

  • 青红皂白【qīng hóng zào bái】

    成语解释:皂:黑色。青、红、黑、白四色。比喻事情的是非或原因。

    成语出处: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6卷:“州官得过了贿赂,那管青红皂白,竟断道:‘夏家欠林家二千两。’”

  • 山明水秀【shān míng shuǐ xiù】

    成语解释:山光明媚,水色秀丽。形容风景优美。

    成语出处:宋·黄庭坚《蓦山溪·赠衡阳陈湘》:“眉黛敛秋波,尽湖南,山明水秀。”

  • 山水相连【shān shuǐ xiāng lián】

    成语解释:指边界连接在一起。

    成语出处:

  • 十字街头【shí zì jiē tóu】

    成语解释:指纵横交叉、繁华热闹的街道。也借指人世间,现实社会。

    成语出处:元 无名氏《村乐堂》:“则这金钗儿是二人口内的招伏状,更压着那十字街头犯由榜,这公事不虚诳。”

  • 瞬息万变【shùn xī wàn biàn】

    成语解释:瞬:一眨眼;息:呼吸。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有很多变化。形容变化很多很快。

    成语出处:清·吴趼人《痛史》第十六回:“军情瞬息万变,莫说我们到南边还要好几天,就是此时,文丞相也不知在那里不在了?”

  • 天翻地覆【tiān fān dì fù】

    成语解释:覆:翻过来。形容变化巨大。也形容闹得很凶。

    成语出处:唐·刘商《胡笳十八拍》六:“天翻地覆谁得知?如今正南看北斗。”

  • 天马行空【tiān mǎ xíng kōng】

    成语解释:天马:神马。天马奔腾神速,象是腾起在空中飞行一样。比喻诗文气势豪放。也比喻人浮躁,不踏实。

    成语出处:元·刘廷振《萨天锡诗集序》:“其所以神化而超出于众表者,殆犹天马行空而步骤不凡。”

  • 万马奔腾【wàn mǎ bēn téng】

    成语解释:成千上万匹刀在奔跑腾跃。形容群众性的活动声势浩大或场面热烈。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钱多处白丁横带》:“空中如万马奔腾,树杪似千军拥沓。”

  • 微乎其微【wēi hū qí wēi】

    成语解释:形容非常小或非常少。

    成语出处:《尔雅·释训》:“式微式微者,微微微者也。”

  • 无奇不有【wú qí bù yǒu】

    成语解释:什么奇怪的事物都有。

    成语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回:“上海地方,无奇不有,倘能在那里多盘桓些日子,新闻还多着呢。”

  • 一鳞半爪【yī lín bàn zhǎo】

    成语解释:原指龙在云中,东露一鳞,西露半爪,看不到它的全貌。比喻零星片段的事物。

    成语出处:唐·高仲武《中兴闲气集·苏涣》:“三年中作变律诗九首,上广州李帅,其文意长于讽刺,亦有陈拾遗一鳞半甲。”

  • 一应俱全【yī yīng jù quán】

    成语解释:一应:一切;俱:都。一切齐全,应有尽有。

    成语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那案子上调和作料,一应俱全。”

  • 抑扬顿挫【yì yáng dùn cuò】

    成语解释:抑:降低;扬:升高;顿:停顿;挫:转折。指声音的高低起伏和停顿转折。

    成语出处:宋·张戎《岁寒堂诗话》卷上:“而子建诗,微婉之情,洒落之韵,抑扬顿挫之气,固不可以优劣论也。”

  • 应接不暇【yìng jiē bù xiá】

    成语解释:暇:空闲。原形容景物繁多,来不及观赏。后多形容来人或事情太多,应付不过来。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从山阴道上行,山川自相应发,使人应接不暇。”

  • 有板有眼【yǒu bǎn yǒu yǎn】

    成语解释:比喻言语行动有条理、有步调。

    成语出处:周立波《山那边人家》:“哭起来一数一落,有板有眼,好象唱歌,好听极了。”

  • 应有尽有【yīng yǒu jìn yǒu】

    成语解释:该有的全都有。形容很齐全。

    成语出处:《宋书·江智渊传》:“人所应有尽有,人所应无尽无,其江智渊乎!”

  • 子虚乌有【zǐ xū wū yǒu】

    成语解释:子虚:并非真实;乌有:哪有。指假设的、不存在的、不真实的事情。

    成语出处:汉·司马相如著《子虚赋》:“楚使子虚使于齐,王悉发车骑,与使者出畋。畋罢,子虚过奼乌有先生,亡是公存焉。”

  • 变化无穷【biàn huà wú qióng】

    成语解释:形容不断变化,没有止境。

    成语出处:战国楚·宋玉《高唐赋》:“须臾之间,变化无穷。”

  • 层出不穷【céng chū bù qióng】

    成语解释:层:重复;穷:尽。接连不断地出现,没有穷尽。

    成语出处:唐·韩愈《贞曜先生墓志铭》:“神施鬼设,间见层出。”《唐书·艺文志》:“历代盛衰,文章与时高下;然其变能百出,不可穷极,何其兴衰。”

  • 门可罗雀【mén kě luó què】

    成语解释:大门之前可以张起网来捕麻雀。形容十分冷落,宾客稀少。

    成语出处:《史记·汲郑列传》:“始翟公为廷尉,宾客阗门;及废,六外可设雀罗。”

  • 屈指可数【qū zhǐ kě shǔ】

    成语解释:形容数目很少,扳着手指头就能数过来。

    成语出处:唐·韩愈《忆昨行和张十一》诗:“自期殒命在春序,屈指数日怜婴孩。”宋·欧阳修《集古录跋尾·唐安公美政颂》:“今文儒之盛,其屈指可数者,无三四人。非皆不能,盖忽不为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