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出处

  • 百般抚慰【bǎi bān fǔ wèi】

    成语解释:用各种方式进行安慰。抚慰:安慰。

    成语出处:《中国通史》(第九册)第十一章第三节:“代宗对于河北安史降将虽然一味姑息,百般抚慰,但他们并未感恩戴德,反而视为软弱可欺。”

  • 充饥画饼【chōng jī huà bǐng】

    成语解释:画个饼子来解饿。比喻虚有其名而无补于实际。也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

    成语出处:元·宋方壶《醉花阴·雪浪银涛套·古水仙子曲》:“当初指雁为羹,充饥画饼,道无情却有情。”

  • 大器晚成【dà qì wǎn chéng】

    成语解释:大器:比喻大才。指能担当重任的人物要经过长期的锻炼,所以成就较晚。也用做对长期不得志的人的安慰话。

    成语出处:《老子》:“大方无隅,大器晚成。”

  • 过屠门而大嚼【guò tú mén ér dà jiáo】

    成语解释:屠门:肉店。比喻心里想而得不到手,只好用不切实际的办法来安慰自己。

    成语出处:汉·桓谭《新论》:“人闻长安乐,则出门而向西笑;知肉味美,则对屠门而大嚼。”三国魏·曹植《与吴质书》:“过屠门而大嚼,虽不得肉,贵且快意。”

  • 过屠大嚼【guò tú dà jué】

    成语解释:比喻心里想而得不到手,只好用不切实际的办法来安慰自己。同“过屠门而大嚼”。

    成语出处:梁启超《复刘古愚山长书》:“然则居东南而谭富强,其犹过屠大嚼。”

  • 后会有期【hòu huì yǒu qī】

    成语解释:期:时间。以后有见面的时候(用在分别时安慰对方)。

    成语出处:元·乔梦符《扬州梦》第三折:“小官公事忙,后会也有期。”

  • 画饼充饥【huà bǐng chōng jī】

    成语解释:画个饼来解除饥饿。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

    成语出处:《三国志·魏志·卢毓传》:“选举莫取有名,名如画地作饼,不可啖也。”

  • 吉人天相【jí rén tiān xiàng】

    成语解释:吉人:善人;相:帮助,保佑。迷信的人认为好人会得到天的帮助。多用作对别人的患病或遇到困难、不幸的安慰话。

    成语出处:《左传·宣公三年》:“石癸曰:‘吾闻,姬、姞耦,其子孙必蕃。姞,吉人也。’”又《昭公四年》:“晋楚唯天所相,不可与争。”

  • 堪以告慰【kān yǐ gào wèi】

    成语解释:堪:能,可以。可以感到或给予一些安慰。

    成语出处:魏巍《我们唾弃那种中国人》第二章:“近年来,我对此每每撰文加以表述,并获海内外广大读者的赞同和好评,堪以告慰。”

  • 聊胜于无【liáo shèng yú wú】

    成语解释:聊:略微。比没有要好一点。

    成语出处:晋·陶潜《和刘柴桑》诗:“弱女虽非男,慰情聊胜无。”

  • 聊以自慰【liáo yǐ zì wèi】

    成语解释:姑且用来安慰自己。

    成语出处:汉·张衡《鸿赋序》:“南寓衡阳,避祁寒也……余五十之年,忽焉已至,永言身事,慨然其多绪,乃为之赋,聊以自慰。”

  • 屠门大嚼【tú mén dà jiáo】

    成语解释:屠门:肉店。比喻心里想而得不到手,只好用不切实际的办法来安慰自己。

    成语出处:汉·桓谭《新论》:“人闻长安乐,则出门而向西笑;知肉味美,则对屠门而大嚼。”三国魏·曹植《与吴质书》:“过屠门而大嚼,虽不得肉,贵且快意。”

  • 望梅止渴【wàng méi zhǐ kě】

    成语解释: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会流涎,因而止渴。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假谲》:“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 无官一身轻【wú guān yī shēn qīng】

    成语解释:不做官了,感到一身轻松。封建官僚官以后常用这句话来自我安慰。现也泛指卸去责任后一时感到轻松。

    成语出处:宋·苏轼《贺子由生第四孙》诗:“无官一身轻,有子万事足。”

  • 眼不见为净【yǎn bù jiàn wéi jìng】

    成语解释:指心里不以为然,但又没有办法,只好撇开不管。也在怀疑仪器不干净时,用作自我安慰的话。

    成语出处:茹志鹃《静静的产院》:“她想出去,离了这里,眼不见为净。”

  • 指雁为羹【zhǐ yàn wéi gēng】

    成语解释: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

    成语出处:元 宋方壶《醉花阴 赶苏卿》:“当初指雁为羹,似充饥画饼,道无情却有情。”

  • 止渴思梅【zhǐ kě sī méi】

    成语解释:犹望梅止渴。比喻用空想安慰自己。亦作“止渴望梅”。

    成语出处:元·关汉卿《调风月》第三折:“到三更四更便似止渴思梅,充饥画饼。”元·无名氏《刘弘嫁婢》第二折:“咱正是那止渴思梅。”

  • 止渴望梅【zhǐ kě wàng méi】

    成语解释:犹望梅止渴。比喻用空想安慰自己。同“止渴思梅”。

    成语出处:清·孙雨林《皖江血·拒敌》:“止渴望梅,究有何益,此诚吾党大不幸了!”

  • 不以为然【bù yǐ wéi rán】

    成语解释:然:是,对。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

    成语出处:宋·苏轼《再乞罢详定役法状》:“右臣先曾奏论前衙一役,只当招募,不当定差,执政不以为然。”

  • 不切实际【bù qiē shí jì】

    成语解释:指不符合实际。

    成语出处:丁寅生《孔子演义》第98回:“若是徒有虚名,不切实际,那就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了!”

  • 自我陶醉【zì wǒ táo zuì】

    成语解释:陶醉:沉醉于某种事物或境界里,以求得内心的安慰。指盲目地自我欣赏。

    成语出处:唐·崔曙《九日登望仙台》诗:“且欲近寻彭泽宰,陶然共醉菊花杯。。”

  • 如愿以偿【rú yuàn yǐ cháng】

    成语解释:偿:实现、满足。按所希望的那样得到满足。指愿望实现。

    成语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百一回:“况且他家里人既然有心弄死他,等如愿以偿之后,贼人心虚,怕人议论,岂有不尽力推在医生身上之理?”

  • 自我欣赏【zì wǒ xīn shǎng】

    成语解释:指自己欣赏自己

    成语出处:王朔《无人喝彩》:“韩丽婷端着两盘拌好的凉菜出来,放在餐桌上,自我欣赏着:‘色香还是挺勾人食欲的吧?”

  • 自我安慰【zì wǒ ān wèi】

    成语解释:指自己安慰自己

    成语出处:邓小平《会见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时的讲话》:“我看没有这种自我安慰的根据。”

  • 天相吉人【tiān xiàng jí rén】

    成语解释:相:保佑,帮助;吉人:善人。好人会得到天的帮助

    成语出处:元·施惠《幽闺记·兄弟弹冠》:“违和,天相吉人身痊可,却望节饮食,休劳碌。”

  • 望梅消渴【wàng méi xiāo kě】

    成语解释: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成语出处:宋·赵长卿《好事近》词:“犹胜望梅消渴,对文君眉蹙。”

  • 嘴上春风【zuǐ shàng chūn fēng】

    成语解释:比喻口头上的关切与安慰或是帮别人说好话

    成语出处:

  • 对屠门而大嚼【duì tú mén ér dà jué】

    成语解释:屠门:肉铺。比喻心里羡慕而不能如愿以偿,只好用不切实际的办法来安慰自己

    成语出处:汉·桓谭《新论》:“人闻长安乐,则出门而西向笑;知肉美味,则对屠门而大嚼。”

  • 聊以慰藉【liáo yǐ wèi jiè】

    成语解释:聊:姑且;慰藉:安慰自己。姑且用来自我安慰

    成语出处:鲁迅《“呐喊”自序》:“有时候乃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

  • 比下有余【bǐ xià yǒu yú】

    成语解释:比:比较。对所处的中等地位感到知足。形容满足现状,不求进取

    成语出处:清·沈复《浮生六记》第六卷:“古人云: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此最是寻乐妙法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