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出处

  • 安如磐石【ān rú pán shí】

    成语解释:磐石:大石头。如同磐石一般安然不动。形容非常稳固。

    成语出处:《荀子·富国》:“为名者否,为利者否,为忿者否,则国安于磐石,寿于旗翼。”

  • 安若泰山【ān ruò tài shān】

    成语解释:形容极其平安稳固。同“安如泰山”。

    成语出处:《南史·梁纪下论》:“自谓安若泰山,算无遗策。”

  • 防微杜渐【fáng wēi dù jiàn】

    成语解释:微:微小;杜:堵住;渐:指事物的开端。比喻在坏事情坏思想萌芽的时候就加以制止,不让它发展。

    成语出处:《后汉书·丁鸿传》:“若敕政责躬,杜渐防萌,则凶妖消灭,害除福凑矣。”

  • 固若金汤【gù ruò jīn tāng】

    成语解释:金属造的城,滚水形成的护城河。形容工事无比坚固。

    成语出处:《汉书·蒯通传》:“必将婴城固守,皆为金城汤池,不可攻也。”

  • 居安思危【jū ān sī wēi】

    成语解释:虽然处在平安的环境里,也想到有出现危险的可能。指随时有应付意外事件的思想准备。

    成语出处:《左传·襄公十一年》:“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

  • 立国安邦【lì guó ān bāng】

    成语解释:建立国家,安定天下。亦作“立业安邦”。

    成语出处:元·关汉卿《裴度还带》第一折:“你看我立国安邦为相宰,那其间日转千阶,喜笑迎腮,挂印悬牌。”元·宫大用《七里滩》第一折:“自开基起运,立国安邦,坐筹帷幄,竭力疆场。”

  • 安定团结【ān dìng tuán jié】

    成语解释:指形势、秩序、生活安稳,民众气氛和睦

    成语出处:邓小平《军队要整顿》:“我们要遵照毛泽东同志关于安定团结的指示,整顿军队。”

  • 平安无事【píng ān wú shì】

    成语解释:平平安安,没出什么事故。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昊天塔孟良盗骨》第二折:“哥哥将令,着兄弟巡界河去,平安无事,回哥哥的话来。”

  • 亡羊补牢【wáng yáng bǔ láo】

    成语解释:亡:逃亡,丢失;牢:关牲口的圈。羊逃跑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成语出处:《战国策·楚策》:“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

  • 长治久安【cháng zhì jiǔ ān】

    成语解释:形容国家长期安定、巩固。

    成语出处:《汉书·贾谊传》:“建久安之势,成长治之业。”

  • 曲突徙薪【qū tū xǐ xīn】

    成语解释:曲:弯;突:烟囱;徒:迁移;薪:柴草。把烟囱改建成弯的,把灶旁的柴草搬走。比喻事先采取措施,才能防止灾祸。

    成语出处:《汉书·霍光传》:“臣闻客有过主人者,见其灶直突,傍有积薪。客谓主人,更为曲突,远徙其薪,不者且有火患,主人嘿然不应。俄而家果失火,邻里共救之,幸而得息。”

  • 泰然处之【tài rán chǔ zhī】

    成语解释:泰然:安然,不以为意的样子;处:处理,对待。形容毫不在意,沉着镇定。

    成语出处:晋·袁宏《三国名臣序赞》:“爰初发迹,遘此颠沛,神情玄定,处之弥泰。”

  • 治国安邦【zhì guó ān bāng】

    成语解释:治理国家,使之太平、安定。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猿听经》第一折:“不能勾治国安邦朝帝阙,常只是披霜带月似檐中。”

  • 平平安安【píng píng ān ān】

    成语解释:没有事故,没有危险

    成语出处:曾朴《孽海花》第28回:“令兄还在丁公馆里,和丁成同榻宿了一宵,平平安安的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