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出处

  • 不逞之徒【bù chěng zhī tú】

    成语解释:不逞:不得志,不如意;徒:人(含贬义)。因心怀不满而闹事捣乱的人。

    成语出处:《左传·襄公十年》:“故五族聚群不逞之人,因公子之徒以作乱。”

  • 不平则鸣【bù píng zé míng】

    成语解释:鸣:发出声音,指有所抒发或表示。指受到委曲和压迫就要发出不满和反抗的呼声。

    成语出处:唐·韩愈《送孟东野序》:“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

  • 牢骚满腹【láo sāo mǎn fù】

    成语解释:一肚子委曲、不满的情绪。

    成语出处:钱钟书《围城》:“自己这一年来,牢骚满腹,一触即发。”

  • 旁敲侧击【páng qiāo cè jī】

    成语解释:比喻说话、写文章不从正面直接点明,而是从侧面曲折地加以讽刺或抨击。

    成语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十回:“只不过不应该这样旁敲侧击,应该要明亮亮的叫破了他。”

  • 尸位素餐【shī wèi sù cān】

    成语解释:尸位:空占职位,不尽职守;素餐:白吃饭。空占着职位而不做事,白吃饭。

    成语出处:《汉书·朱云传》:“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

  • 素餐尸位【sù cān shī wèi】

    成语解释:素餐:白吃饭;尸位:空占职位,不尽职守。空占着职位而不做事,白吃饭。

    成语出处:《尚书·五子之歌》:“太康尸位,以逸豫灭厥德。”汉·王符《潜夫论·思贤》:“虚食主禄,素餐尸位而但事淫侈,坐作骄奢,破败而不及传世者也。”

  • 心存芥蒂【xīn cún jiè dì】

    成语解释:芥蒂:本指细小的梗塞物,后比喻心里的不满或不快。指心里对人对事有怨恨或不愉快的情绪。

    成语出处:汉·司马相如《子虚赋》:“吞若云梦者八九于其胸中,曾不芥蒂。”

  • 打鸡骂狗【dǎ jī mà gǒu】

    成语解释:比喻旁敲侧击地漫骂,以发泄对某人的不满。

    成语出处:鲁迅《彷徨·肥皂》:“你今天怎么尽闹脾气,连吃饭时候也是打鸡骂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