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出处

  • 灯烛辉煌【dēng zhú huī huáng】

    成语解释:辉煌:光辉耀眼。形容灯光烛火通明,光辉耀眼。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七回:“军士引阚泽至,只见帐上灯烛辉煌,曹操凭几危坐。”

  • 赴汤蹈火【fù tāng dǎo huǒ】

    成语解释:赴:走往;汤:热水;蹈:踩。沸水敢蹚,烈火敢踏。比喻不避艰险,奋勇向前。

    成语出处:《汉书·晁错传》:“故能使其众,蒙矢石,赴汤火。”晋·稽康《与山巨源绝交书》:“长而见羁,则狂顾顿缨,赴汤蹈火。”

  • 干柴烈火【gān chái liè huǒ】

    成语解释:形容男女之间强烈情欲要求,多用于不正当的男女关系。也形容情绪高涨。

    成语出处:明·周楫《西湖二集·侠女散财殉节》:“这烈火干柴怎得瞒。”

  • 洪炉点雪【hóng lú diǎn xuě】

    成语解释:大火炉里放进一点雪,马上就会融化。比喻对问题领会极快。

    成语出处:宋·王质《雪山集·大慧禅师正法眼藏序》:“余夜宿金山之方丈,不得寤,信手而抽几案文书,得此阅之,至洪炉点雪,恍然非平时之境。”

  • 洪炉燎发【hóng lú liáo fà】

    成语解释:洪炉:大炉子。大火炉里烧毛发。比喻事情极易解决。

    成语出处:《史记·刺客列传》:“夫以鸿毛燎于炉炭之上,必无事矣。”

  • 火冒三丈【huǒ mào sān zhàng】

    成语解释:形容愤怒到极点。

    成语出处: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一部:“她一句话把他说得跳起来,火冒三丈。”

  • 火上浇油【huǒ shàng jiāo yóu】

    成语解释:往火上倒油。比喻使人更加愤怒或使情况更加严重。

    成语出处:元·关汉卿《金线池》第二折:“我见了他扑邓邓火上浇油。”

  • 火树银花【huǒ shù yín huā】

    成语解释:火树:火红的树,指树上挂满灯彩;银花:银白色的花,指灯光雪亮。形容张灯结彩或大放焰火的灿烂夜景。

    成语出处:唐·苏味道《正月十五夜》诗:“火树银花合,尽桥铁锁开。”

  • 火眼金睛【huǒ yǎn jīn jīng】

    成语解释:原指《西游记》中孙悟空能识别妖魔鬼怪的眼睛。后用以形容人的眼光锐利,能够识别真伪。

    成语出处:元·杨景贤《西游记杂剧》第三本第九出:“这厮瞒神唬鬼,铜筋铁骨,火眼金睛。”

  • 火中取栗【huǒ zhōng qǔ lì】

    成语解释:比喻受人利用,冒险出力却一无所得。

    成语出处:十七世纪法国寓言诗人拉·封丹的寓言《猴子与猫》载:猴子骗猫取火中栗子,栗子让猴子吃了,猫却把脚上的毛烧掉了

  • 火山汤海【huǒ shān tāng hǎi】

    成语解释:比喻艰难危险。

    成语出处:《晋书·张骏传》:“虽有火山汤海,无所辞难,岂寒暑之足避哉!”

  • 燎原烈火【liáo yuán liè huǒ】

    成语解释:好象大火在原野上燃烧,使人无法接近。比喻不断壮大,不可抗拒的革命力量。

    成语出处:《书·盘庚上》:“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

  • 烈火辨日【liè huǒ biàn rì】

    成语解释:在烈火中能辨别玉的好坏。比喻在关键时刻能看出一个人的节操。

    成语出处:守朝叶廷圭《海录碎事·人事》:“烈火辨玉,疾风知草。”

  • 烈火轰雷【liè huǒ hōng léi】

    成语解释:形容性情暴躁,爱发脾气。

    成语出处: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4回:“性子又~似的,煞是不好说话。”

  • 烈火烹油【liè huǒ pēng yóu】

    成语解释:比喻声势气焰很盛。

    成语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3回:“眼见不日又有一件非常的喜事,真是烈火烹油、鲜花着锦之盛。”

  • 杀人放火【shā rén fàng huǒ】

    成语解释:指无法无天的强暴行为。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黄花峪》第二折:“听的道杀人放火偏精细,显出我些英雄神威。”清·钱彩《说岳全传》第五十五回:“他本是杀人放火为生的主儿,被杨元帅收伏在麾下。”

  • 势如水火【shì rú shuǐ huǒ】

    成语解释:形容双方就像水火一样互相对立,不能相容。

    成语出处:《三国志·蜀志·魏延传》:“惟杨仪不假借延,延以为至忿,有如水火。”

  • 无法无天【wú fǎ wú tiān】

    成语解释:旧指不顾国法和天理,任意干坏事。现多形容违法乱纪,不受管束。

    成语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珍大奶奶是个老实头,个个人都叫他养得无法无天的。”

  • 无名孽火【wú míng niè huǒ】

    成语解释:名:称呼;孽:邪。说不出的邪火。指极大的怒气。

    成语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五回:“那里我一把无名孽火,从脚跟下直透顶门,只得碍着众亲友不好动粗。”

  • 星火燎原【xīng huǒ liáo yuán】

    成语解释:一点儿小火星可以把整个原野烧起来。常比喻新生事物开始时力量虽然很小,但有旺盛的生命力,前途无限。

    成语出处:《书·盘庚上》:“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

  • 引风吹火【yǐn fēng chuī huǒ】

    成语解释:利用风来吹火,使火越烧越旺。比喻从中煽动,挑起事端。

    成语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6回:“'坐山看虎斗','借刀杀人','引风吹火'。”

  • 烟炎张天【yān yán zhāng tiān】

    成语解释:烟火遮满天空。炎:同焰。

    成语出处:

  • 远水救不得近火【yuǎn shuǐ jiù bù dé jìn huǒ】

    成语解释:比喻缓慢的救助不能解决眼前的急难。

    成语出处: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三:“只是远水救不得近火,小兄其实等不得那从容的事了。”

  • 真金不怕火【zhēn jīn bù pà huǒ】

    成语解释:比喻正确的事物经得住考验。

    成语出处:高晓声《大好人江坤大》:“姓刘的说要调查,你就陪他去,真金不怕火,查好了!”

  • 真金烈火【zhēn jīn liè huǒ】

    成语解释:比喻经过严重考验而品质不变。

    成语出处:明·徐渭《雌木兰》第二出:“非自奖真金烈火,傥好比浊水红莲。”

  • 自相水火【zì xiāng shuǐ huǒ】

    成语解释:自己人互相像水火那样不能相容。

    成语出处:《东周列国志》第九十六回:“今大王所恃重臣二人,而使自相水火,非社稷之福也。”

  • 烈火真金【liè huǒ zhēn jīn】

    成语解释:烈火:熊熊大火,猛烈的火。真金不惧火炼,在烈火中可以鉴别出真正的黄金。

    成语出处:

  • 咸阳一炬【xián yáng yī jǔ】

    成语解释:咸阳:秦朝的都城;炬:火把,引申为火焚。咸阳的一把大火。指项羽率军到咸阳后将秦宫全部烧毁。泛指一把火烧光。

    成语出处:《史记·项羽本纪》:“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

  • 轰轰烈烈【hōng hōng liè liè】

    成语解释:轰轰:象声词,形容巨大的声响;烈烈:火焰炽盛的样子。形容事业的兴旺。也形容声势浩大,气魄宏伟。

    成语出处:宋·文天祥《沁园春·题张许双庙》词:“人生欻翕云亡,好烈烈轰轰做一场。”

  • 火光烛天【huǒ guāng zhú tiān】

    成语解释:火光把天都照亮了。形容火势极大(多指火灾)。

    成语出处:明·张岱《海志》:“火光烛天,海水如沸,此来得见海战,尤奇。”

  • 神焦鬼烂【shén jiāo guǐ làn】

    成语解释:形容火灾惨烈,众多的人被烧死。

    成语出处:唐·韩愈《陆浑山火和皇甫湜用其韵》:“截然高周烧四垣,神焦鬼烂无逃门。”

  • 如火如荼【rú huǒ rú tú】

    成语解释:荼:茅草的白花。象火那样红,象荼那样白。原比喻军容之盛。现用来形容大规模的行动气势旺盛,气氛热烈。

    成语出处:《国语·吴语》:“万人以为方阵,皆白裳,白旗,素甲,白羽之缯,望之如荼。……左军亦如之,皆赤裳,赤,丹甲,朱羽之缯,望之如火。”

  • 不食人间烟火【bù shí rén jiān yān huǒ】

    成语解释:食:吃;烟火:熟食。比喻人有出世之想或诗画立意高超,言词清丽

    成语出处:宋·阮阅《诗话总龟》第九卷:“东坡读其诗,叹息云:‘此不是吃烟火食人道底言语。’”

  • 如火燎原【rú huǒ liáo yuán】

    成语解释:燎:烧;原:原野。如火在原野燃烧。比喻声势很大,难于阻抑。

    成语出处:《尚书·盘庚上》:“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

  • 红炉点雪【hóng lú diǎn xuě】

    成语解释:大火炉里放进一点雪,立即融化。比喻领悟、接受迅速,思想改变快

    成语出处:《高子遗书·会语》:“颜子克己,若红炉点雪,不必言难,天下归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