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出处

  • 安如磐石【ān rú pán shí】

    成语解释:磐石:大石头。如同磐石一般安然不动。形容非常稳固。

    成语出处:《荀子·富国》:“为名者否,为利者否,为忿者否,则国安于磐石,寿于旗翼。”

  • 安如泰山【ān rú tài shān】

    成语解释:形容象泰山一样稳固,不可动摇。

    成语出处:汉·枚乘《上书谏吴王》:“变所欲为,易于反掌,安于泰山。”

  • 不堪一击【bù kān yī jī】

    成语解释:不堪:经不起。形容力量薄弱,经不起一击。也形容论点不严密,经不起反驳。

    成语出处:王安忆《命运交响曲》:“我太响,心里却在大声地嚷:你的想法太不堪一击了!”

  • 重岩迭障【chóng yán dié zhàng】

    成语解释:山峰一个连着一个,连绵不断。

    成语出处:唐·徐光溥《题黄居寀秋山图》:“秋来奉诏写秋山,写在轻绡数幅间;高低向背无遗势,重峦迭嶂何孱颜。”

  • 重岩叠嶂【chóng yán dié zhàng】

    成语解释:形容山岭重重叠叠,连绵不断。

    成语出处: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二》:“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 电光石火【diàn guāng shí huǒ】

    成语解释:闪电的光,燧石的火。原为佛家语,比喻事物瞬息即逝。现多形容事物象闪电和石火一样一瞬间就消逝。

    成语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此事如击石火,似闪电光。”

  • 匪石匪席【fěi shí fěi xí】

    成语解释:不是石,不是席。意为石可转而心不可转,席可卷而心不可卷。比喻意志坚定,永不变心。

    成语出处:《诗经·邶风·柏舟》:“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

  • 固若金汤【gù ruò jīn tāng】

    成语解释:金属造的城,滚水形成的护城河。形容工事无比坚固。

    成语出处:《汉书·蒯通传》:“必将婴城固守,皆为金城汤池,不可攻也。”

  • 光怪陆离【guāng guài lù lí】

    成语解释:光怪:光彩奇异;陆离:开卷参差。形容奇形怪状,五颜六色。

    成语出处:《三国志·吴志·孙坚传》裴松之注引《吴书》:“冢上有光怪,云气五色,上属于天,曼延数里。”《淮南子·本经训》:“五采争胜,流漫陆离。”

  • 浑然天成【hún rán tiān chéng】

    成语解释:形容诗文结构严密自然,用词运典毫无斧凿痕迹。亦形容人的才德完美自然。

    成语出处:唐·韩愈《上襄阳于相公书》:“阁下负超卓之奇才,蓄雄刚之俊德,浑然天成,无有畔岸。”

  • 坚如磐石【jiān rú pán shí】

    成语解释:象大石头一样坚固。比喻不可动摇。

    成语出处:古乐府《孔雀东南飞》:“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文选·古诗十九首》:“良无磐石固,虚名复何有?”

  • 金匮石室【jīn guì shí shì】

    成语解释:匮:柜子。古时国家收藏重要文书处。

    成语出处:《史记·太史公自序》:“迁为太史令,紬史记、石室金匮之书。”

  • 牢不可破【láo bù kě pò】

    成语解释:异常坚固,不可摧毁。也用在指人固执己见或保守旧习。

    成语出处:唐·韩愈《平淮西碑》:“并为一谈,牢不可破。”

  • 玲珑剔透【líng lóng tī tòu】

    成语解释:形容器物精致通明,结构细巧。也比喻人精明灵活。

    成语出处: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二折:“那厮爱女娘的心,见的便似驴共狗,卖弄他玲珑剔透。”

  • 奇形怪状【qí xíng guài zhuàng】

    成语解释:不同一般的,奇奇怪怪的形状。

    成语出处:《晋书·温峤传》:“至牛渚矶,水深不可测,世云其下多怪物,峤遂燃犀角而照之,须臾见水族覆火,奇形异状,或乘马车,著赤衣者。”

  • 千岩竞秀【qiān yán jìng xiù】

    成语解释:岩:山崖;竞:竞赛。重山叠岭的风景好象互相比美。形容山景秀丽。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

  • 千岩万壑【qiān yán wàn hè】

    成语解释:形容山峦连绵,高低重迭。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顾长康从会稽还,人问山川之美,顾云:‘千岩竞秀,万壑争流。’”唐·白居易《题歧王旧山池石壁》诗:“况当霁景凉风后,如在千岩万壑间。”

  • 巧夺天工【qiǎo duó tiān gōng】

    成语解释:夺:胜过。人工的精巧胜过天然。形容技艺十分巧妙。

    成语出处:元·赵孟頫《赠放烟火者》诗:“人间巧艺夺天工,炼药燃灯清昼同。。”

  • 亲冒矢石【qīn mào shǐ shí】

    成语解释:指将帅亲临作战前线。同“亲当矢石”。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32回:“尚亲冒矢石,冲突掩杀。”

  • 犬牙盘石【quǎn yá pán shí】

    成语解释:指封建王朝分封宗室子弟以巩固统治。

    成语出处:《史记·孝文本纪》:“高帝封王子弟,地犬牙相制,此所谓盘石之宗也,天下服其强。”

  • 人非木石【rén fēi mù shí】

    成语解释:指人是有思想感情的,容易为外界事物所打动,不同于无生命、无知觉、无感情的树木石头。

    成语出处: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身非木石,独与法吏为伍,深幽囹圄之中,谁可告愬者?”

  • 如石投水【rú shí tóu shuǐ】

    成语解释:象石头投入水里就沉没一样。比喻互相合得来。

    成语出处:《列子·说符》:“白公问曰:‘若以石投水,何如?’孔子曰:‘吴之善没者能取之。’”三国·魏·李萧远《运命论》:“及其遭汉祖,其言也,如以石投水,莫之逆也。”

  • 若卵投石【ruò luǎn tóu shí】

    成语解释:比喻不自量力,必遭失败。同“以卵击石”。

    成语出处:《汉书·刑法志》:“以桀诈尧,若卵投石,夫何幸之有!”

  • 山溜穿石【shān liù chuān shí】

    成语解释:山里的滴水可以把石头滴穿。比喻只要有决心有毅力,事情就可以成功。

    成语出处:汉·枚乘《上书谏吴王》:“泰山之溜穿石。”

  • 射石饮羽【shè shí yǐn yǔ】

    成语解释:饮:隐没;羽:箭尾的羽毛。箭射到石头里,隐没了箭尾的羽毛。原形容发箭的力量极强。后也形容武艺高强。

    成语出处:《吕氏春秋·精通》:“养由基射兕中石,矢乃饮羽,诚乎兕也。”

  • 石沉大海【shí chén dà hǎi】

    成语解释:石头沉到海底。比喻从此没有消息。

    成语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一折:“他若是不来,似石沉大海。”

  • 漱石枕流【shù shí zhěn liú】

    成语解释:旧时指隐居生活。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王曰:‘流可枕,石可漱乎?’孙曰:‘所以枕流,欲洗其耳;所以漱石,欲砺其齿。’”

  • 水落石出【shuǐ luò shí chū】

    成语解释:水落下去,水底的石头就露出来。比喻事情的真相完全显露出来。

    成语出处:宋·欧阳修《醉翁亭记》:“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宋·苏轼《后赤壁赋》:“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 铄石流金【shuò shí liú jīn】

    成语解释:铄、流:熔化。石头被熔化,金属变成了水。形容天气很热。

    成语出处:《淮南子·铨言训》:“大热铄石流金,火弗为益其烈。”战国楚·宋玉《招魂》:“十日代出,流金铄石些。”

  • 搜岩采干【sōu yán cǎi gàn】

    成语解释:比喻想方设法罗致闲散的人才。

    成语出处:《魏书·段承根传》:“剖蚌求珠,搜岩采干,野无投纶,朝盈逸翰。”

  • 石城汤池【shí chéng tāng chí】

    成语解释:比喻防守坚固不易攻破的城池。

    成语出处:《三国志·魏志·辛毗传》:“兵法称:有石城汤池、带甲百万而无粟者,不能守也。”

  • 石赤不夺【shí chì bù duó】

    成语解释:石质坚硬,丹砂色鲜红,均不可改变。比喻意志坚定不移。

    成语出处:汉·杨雄《太玄·度》:“石赤不夺,节士之必。测曰:石赤不夺,可与有要也。”

  • 石火风灯【shí huǒ fēng dēng】

    成语解释:比喻为时短暂。

    成语出处:《万善同归集》卷五:“无常迅速,念念迁移,石火风灯,逝波残照,露华电影,不足为喻。”

  • 石火风烛【shí huǒ fēng zhú】

    成语解释:比喻为时短暂。

    成语出处:唐·黄滔《祭宋员外》:“石火风烛,惊波逝水,诚修短之无改矣,奈痛伤之有等焉。”

  • 石火光阴【shí huǒ guāng yīn】

    成语解释:表示光阴之迅速,一眨眼就要过去。

    成语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