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出处

  • 爱日惜力【ài rì xī lì】

    成语解释:珍惜时间,不虚掷精力。

    成语出处:《三国志·吴志·孙和传》“且志土爱日惜力 ,君子慕其大道,高山景行,耻非其次。”《周书·萧圆萧传》:“朗读百边,乙夜难寐,爱日惜力,寸阴无弃。”

  • 爱惜羽毛【ài xī yǔ máo】

    成语解释:羽毛:比喻人的声望。比喻为珍惜自己的名声,行事十分谨慎。

    成语出处:汉·刘向《说苑·杂言》:“夫君子爱口,孔雀爱羽,虎豹爱爪,此皆所以治身法也。”

  • 敝帚千金【bì zhǒu qiān jīn】

    成语解释:一把破扫帚,当千金那样贵重。比喻东西虽不好,但自己十分珍惜。

    成语出处:汉·刘珍《东观汉记·光武帝纪》:“帝闻之,下诏让吴汉副将刘禹曰:‘城降,婴儿老母,口以万数,一旦放兵纵火,闻之可谓酸鼻。家有敝帚,享之千金。禹宗室子孙,故尝更职,何忍行此!’”

  • 不可多得【bù kě duō dé】

    成语解释:形容非常稀少,很难得到(多指人才或稀有物品)。

    成语出处:汉·王充《论衡·超奇篇》:“譬珠玉不可多得,以其珍也。”

  • 百宝万货【bǎi bǎo wàn huò】

    成语解释:指大量珍宝财物。

    成语出处:清·龚自珍《尊隐》:“天下法宗礼,族归心,鬼归祀,大川归道,百宝万货,人功精英,不翼而飞,府于京师。”

  • 寸土尺金【cùn tǔ chǐ jīn】

    成语解释:比喻土地收益极高,极其贵重。

    成语出处:清·杨懋建《帝城花样·纫芗传》:“当万葩竞秀时,培植妙卉,寸土尺金,顾令此无足重轻之小草,蔓延庭阶,大是恨事。”

  • 等价连城【děng jià lián chéng】

    成语解释:同样价值连城。比喻同样贵重。

    成语出处:《梁书·儒林传·范缜》:“晋棘、荆和,等价连城,骅骝、騄骊,俱致千里。”

  • 凤毛麟角【fèng máo lín jiǎo】

    成语解释:凤凰的羽毛,麒麟的角。比喻珍贵而稀少的人或物。

    成语出处:《南史·谢超宗传》:“超宗殊有凤毛。”《北史·文苑传序》:“学者如牛毛,成者如麟角。”

  • 奉为至宝【fèng wéi zhì bǎo】

    成语解释:奉:信奉,敬奉;至宝:最珍贵的宝物。敬奉为最珍贵的宝物。

    成语出处:鲁迅《坟·寡妇主义》:“‘正人君子’也常以这些流言作谈资,扩势力,自造的流言尚且奉为至宝,何况是真出于学校当局者之口的呢。”

  • 凤毛龙甲【fèng máo lóng jiǎ】

    成语解释:凤的羽毛,龙的鳞甲。比喻珍贵之物。

    成语出处:明·袁中道《石浦先生传》:“旧有传奇二种,置于笥中,为鼠子嚼坏,凤毛龙甲,竟不存于世。”

  • 和璧隋珠【hé bì suí zhū】

    成语解释:比喻极珍贵的东西。

    成语出处:《韩非子·解老》:“和氏之璧,不饰以五采;隋侯之珠,不饰以银黄;其质之美,物不足以饰之。”

  • 价值连城【jià zhí lián chéng】

    成语解释:形容物品十分贵重。

    成语出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原以十五城请易璧。”

  • 荆山之玉【jīng shān zhī yù】

    成语解释:荆山:山名,此山产宝玉,据传和氏璧就出自此山。比喻极珍贵的东西。

    成语出处:三国魏·曹植《与杨德祖书》:“人人自谓握灵蛇之珠,家家自谓抱荆山之玉。”

  • 连篇累牍【lián piān lěi dú】

    成语解释:累:重叠;牍:古代写字的木片。形容篇幅过多,文辞冗长。

    成语出处:《隋书·李谔传》:“连篇累牍,不出月露之形。”

  • 寥寥可数【liáo liáo kě shǔ】

    成语解释:形容很少,数得出来。

    成语出处:清·方苞《请娇除积习兴起人才札子》:“臣窃见本朝敬礼大臣,优恤庶官,远过于前明,而公卿大臣,抗节效忠者,寥寥可数。”

  • 麟角凤距【lín jiǎo fèng jù】

    成语解释:距:鸟的脚爪。麒麟的角,凤凰的爪。比喻备而不必用的珍贵东西。

    成语出处:《抱朴子·自叙》:“晚又学七尺杖术,可以入白刃,取大戟。然亦是不急之末学;知之譬如麟角凤距,何必用之?”

  • 灵蛇之珠【líng shé zhī zhū】

    成语解释:即隋珠。原比喻无价之宝。后也比喻非凡的才能。

    成语出处:《淮南子·说览冥训》:“譬如惰侯之珠,和氏之璧,得之者富,失之者贫。”

  • 连城之璧【lián chéng zhī bì】

    成语解释:价值连城的美玉。比喻极其贵重的东西。

    成语出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原以十五城请易璧。”

  • 千金弊帚【qiān jīn bì zhǒu】

    成语解释:比喻东西虽然微贱,却十分珍惜重视。

    成语出处:宋·苏轼《次韵秦观……将入京应举》诗:“千金弊帚那堪换,我亦淹留岂长算。”

  • 隋珠和璧【suí zhū hé bì】

    成语解释:隋侯之珠与和氏之璧。泛指珍宝。

    成语出处:元·吴亮《劝忍百箴》:“隋珠和璧,蒟酱筇竹,寒不可衣,饥不可食。”

  • 随珠和璧【suí zhū hé bì】

    成语解释:随侯珠与和氏璧的并称。泛指珍宝或珍宝中的上品。事见《韩非子·和氏》、《淮南子·览冥训》。

    成语出处:传说古代随国姬姓诸侯见一大蛇伤断,以药敷之而愈;后蛇于江中衔明月珠以报德,因曰随侯珠,又称灵蛇珠。楚人卞和于荆山得一璞玉,先后献给武王、文王,均以为石,和以欺君罪被砍断两足;成王登位,使人剖璞,果得夜光宝玉,因命之曰和氏璧。

  • 随珠荆玉【suí zhū jīng yù】

    成语解释:随侯珠与和氏璧的并称。泛指珍宝或珍宝中的上品。同“随珠和璧”。

    成语出处:清·姚鼐《过程鱼门墓下作》诗:“随珠荆玉奇士,金匮名山见异书。”

  • 无价之宝【wú jià zhī bǎo】

    成语解释:无法估价的宝物。指极珍贵的东西。

    成语出处:唐·鱼玄机《赠邻女》诗:“易求无价宝,难得有心郎。”

  • 物以稀为贵【wù yǐ xī wéi guì】

    成语解释:事物因稀少而觉得珍贵。

    成语出处:唐·白居易《小岁日喜谈氏外孙女孩满月》诗:“物以稀为贵,情因老更慈。”

  • 无足重轻【wú zú zhòng qīng】

    成语解释:没有它并不轻些,有它也并不重些。指无关紧要。同“无足轻重”。

    成语出处:明·张居正《谢恩疏》:“则诸奴奴之口,诚无足为重轻。”

  • 物稀为贵【wù xī wéi guì】

    成语解释:事物因稀少而觉得珍贵。同“物以稀为贵”。

    成语出处:清·袁枚《随园诗话补遗》第一卷:“盖物稀为贵,理应然也。”

  • 希世之珍【xī shì zhī zhēn】

    成语解释:希世:世上希有;珍:宝物。世间罕见的珍宝。比喻极宝贵的东西。

    成语出处:元·欧阳玄《题紫微老人大字歌》:“家藏有此希世珍。”

  • 西赆南琛【xī jìn nán chēn】

    成语解释:谓四方皆来朝贡为“西赆南琛”。赆,贡物。琛,珍宝。

    成语出处:北周·庾信《哀江南赋》:“西赆浮玉,南琛没羽。吴歈越吟, 荆艳楚舞。”

  • 异木奇花【yì mù qí huā】

    成语解释:珍奇的花草树木。

    成语出处:《敦煌变文集·长兴四年中兴殿应圣节讲经文》:“异木奇花烈几层,一池常见绿澄澄。”

  • 珍禽奇兽【zhēn qín qí shòu】

    成语解释:珍:贵重的;奇:特殊的。珍奇的飞禽,罕见的走兽。

    成语出处:《尚书·旅獒》:“犬马非其土性不畜,珍禽奇兽不育于国。”

  • 珍禽异兽【zhēn qín yì shòu】

    成语解释:珍:贵重的;奇:特殊的。珍奇的飞禽,罕见的走兽。

    成语出处:《尚书·旅獒》:“犬马非其土性不畜,珍禽奇兽不育于国。”

  • 争分夺秒【zhēng fēn duó miǎo】

    成语解释:一分一秒也不放过。形容充分利用时间。

    成语出处:《晋书·陶侃传》:“常语人曰:‘大禹圣者,乃惜寸阴,至于众人,当惜分阴。’”

  • 正人君子【zhèng rén jūn zǐ】

    成语解释:旧时指品行端正的人。现多作讽刺的用法,指假装正经的人。

    成语出处:《旧唐书·崔胤传》:“胤所悦者阘茸下辈,所恶者正人君子。人人悚惧,朝不保夕。”

  • 不翼而飞【bù yì ér fēi】

    成语解释:翼:翅膀。没有翅膀却飞走了。比喻物品忽然丢失。也比喻事情传播得很迅速。

    成语出处:《管子·戒》:“无翼而飞者声也。”《战国策·秦策三》:“众口所移,毋翼而飞。”

  • 高山景行【gāo shān jǐng xíng】

    成语解释:高山:比喻道德崇高;景行:大路,比喻行为正大光明。指值得效法的崇高德行。

    成语出处:《诗经·小雅·车辖》:“高山仰止,景行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