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出处

  • 精进勇猛【jīng jìn yǒng měng】

    成语解释:原意是勤奋修行。现指勇敢有力地向前进。

    成语出处:《无量寿经》卷上:“勇猛精进,志愿无倦。”

  • 气逾霄汉【qì yú xiāo hàn】

    成语解释:正气昂扬,直冲云天。形容魄力、勇气非常大。霄汉,云霄和银河。

    成语出处:《南齐书·高帝本纪》:“公受命宗枋,精贯朝日,拥节和门,气逾霄汉。”

  • 余勇可贾【yú yǒng kě gǔ】

    成语解释:余勇:剩下来的勇力;贾:卖。原意是说,我还有余力可卖,谁要就可以来买。表示还有力量没有用完。

    成语出处:《左传·成公二年》:“欲勇者贾余余勇。”

  • 好勇斗狠【hào yǒng dòu hěn】

    成语解释:狠:暴戾,凶恶,残忍。爱逞威风,喜欢斗欧。形容人凶强好斗。

    成语出处:《孟子·离娄下》:“好勇斗很,以危其父母,一不孝也。”

  • 急流勇进【jí liú yòng jìn】

    成语解释:在急流中要勇于前进。形容在险境中积极进取,不退缩。

    成语出处:宋 邵伯温《邵氏见闻录》:“以火箸画灰,作‘做不得’三字,徐曰:‘急流勇退人也’。”

  • 溃兵游勇【kuì bīng yóu yǒng】

    成语解释:指逃散的士兵。

    成语出处:李昌《回忆民先队》:“国民党部队的溃兵游勇,带枪到处抢劫肇事,很影响群众的抗日情绪。”

  • 散兵游勇【sǎn bīng yóu yǒng】

    成语解释:勇:清代指战争期间临时招募的士兵。原指没有统帅的逃散士兵。现有指没有组织的集体队伍里独自行动的人。

    成语出处:毛泽东《中国人民解放军布告》:“为着确保城乡治安、安定社会秩序的目的,一切散兵游勇,均应向当地人民解放军或人民政府投诚报到。”

  • 义无反顾【yì wú fǎn gù】

    成语解释:义:道义;反顾:向后看。从道义上只有勇往直前,不能犹豫回顾。

    成语出处:汉·司马相如《喻巴蜀檄》:“触白刃,冒流矢,义不反顾,计不旋踵。”

  • 有勇无谋【yǒu yǒng wú móu】

    成语解释:只有勇气,没有计谋。指做事或打仗只是猛打猛冲,缺乏计划,不讲策略。

    成语出处:唐·陆贽《论两河及淮西利害状》:“(王)武俊蕃种,有勇无谋。”

  • 装怯作勇【zhuāng qiè zuò yǒng】

    成语解释:本来胆怯,却装出勇敢的样子。

    成语出处:鲁迅《坟·“费厄泼赖”应该缓行》:“我以为‘打死老虎’者,装怯作勇,颇含滑稽,虽然不免有卑怯之嫌,却怯得令人可爱。”

  • 大智大勇【dà zhì dà yǒng】

    成语解释:指非凡的才智和勇气。

    成语出处:陈立德《前驱》:“他们需要探求真理的大智大勇,需要百折不回的坚韧毅力。”

  • 大勇若怯【dà yǒng ruò qiè】

    成语解释:怯:怯儒。最勇敢的人看外表好象很胆怯的样子。形容真正勇敢的人沉着冷静。

    成语出处:宋·苏轼《贺欧阳少师致仕启》:“力辞于未及之年,退托以不能而止,大勇若怯,大智如愚,至贵无轩冕而荣,至仁不导引而寿。”

  • 浩然正气【hào rán zhèng qì】

    成语解释:浩然:盛大、刚直的样子;气:气概、精神。指正大刚直的精神、气质

    成语出处:老舍《兔儿爷》:“抗战建国须凭真实本领与浩然正气,只能迎时当令充兔子王的,不作汉奸,也是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