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出处

  • 湖光山色【hú guāng shān sè】

    成语解释:湖的风光,山的景色。指有水有山,风景秀丽。

    成语出处:宋·吴自牧《梦梁录·五代人物》:“杭城湖光山色之秀,锺为人物,所以清奇特,为天下寇。”

  • 鸡犬桑麻【jī quǎn sāng má】

    成语解释:形容乡村的安静生活。

    成语出处:清 李宝嘉《文明小史》第53回:“又走了一里多路,是一个乡镇了,田里种着菜,篱笆里栽着花,大有‘鸡犬桑麻’光景。”

  • 接连不断【jiē lián bù duàn】

    成语解释:一个接着一个而不间断。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七十三回:“陈设兵卫,自王宫起,直至光家之门,街衢皆满,接连不断。”

  • 鸡犬相闻【jī quǎn xiāng wén】

    成语解释:指人烟稠密。

    成语出处:先秦·李耳《老子》:“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 老死不相往来【lǎo sǐ bù xiāng wǎng lái】

    成语解释:指彼此不联系,不交流情况。

    成语出处:《老子》:“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 立锥之地【lì zhuī zhī dì】

    成语解释:插锥尖的一点地方。形容极小的一块地方。也指极小的安身之处。

    成语出处:《庄子·盗跖》:“尧舜有天下,子孙无置锥之地。”《史记·留侯世家》:“灭六国之后,使无立锥之地。”

  • 绿水青山【lǜ shuǐ qīng shān】

    成语解释:泛称美好山河。

    成语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问:‘牛头未见四祖时如何?’师曰:‘青山绿水。’曰:‘见后如何?’师曰:‘绿水青山。’”

  • 连阡累陌【lián qiān lèi mò】

    成语解释:形容田多。

    成语出处:清·王有光《吴下谚·一身财主》:“若坐拥仓箱,刻剥小民,连阡累陌,粟红而不可食,铜臭而不可闻。”

  • 鸟语花香【niǎo yǔ huā xiāng】

    成语解释:鸟叫得好听,花开得喷香。形容春天的美好景象。

    成语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九十八回:“云雾渐淡,日色微明,四面也有人烟来往,各处花香鸟语,颇可盘桓。”

  • 青山绿水【qīng shān lǜ shuǐ】

    成语解释:泛称美好山河。

    成语出处:宋·释普济《五灯会元》:“问:‘牛头未见四祖时如何?’师曰:‘青山绿水。’曰:‘见后如何?’师曰:‘绿水青山。’”

  • 青堂瓦舍【qīng táng wǎ shè】

    成语解释:堂:高大的屋子。青灰砖砌的堂屋,灰瓦盖顶的住房。指大瓦房。

    成语出处:明·李开先《宝剑记》第十四出:“你在这青堂瓦舍里坐着,到也自在,你这等涎皮赖脸的,俺管监的吃风!”

  • 人烟稠密【rén yān chóu mì】

    成语解释:指某地方人口很多。

    成语出处:清 刘鄂《老残游记》第二回:“到了鹊华桥,才觉得人烟稠密,也有挑担子的,也有推小车子的。”

  • 山清水秀【shān qīng shuǐ xiù】

    成语解释:形容风景优美。

    成语出处:宋·黄庭坚《蓦山溪·赠衡阳陈湘》:“眉黛敛秋波,尽湖南,山明水秀。”

  • 桃花流水【táo huā liú shuǐ】

    成语解释:形容春日美景。也比喻男女爱情。

    成语出处:唐·李白《山中问答》诗:“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 沃野千里【wò yě qiān lǐ】

    成语解释:形容肥沃的土地极为宽广。

    成语出处:《汉书·张良传》:“夫关中左殽函,右陇蜀,沃野千里。”

  • 欣欣向荣【xīn xīn xiàng róng】

    成语解释:欣欣:形容草木生长旺盛;荣:茂盛。形容草木长得茂盛。比喻事业蓬勃发展,兴旺昌盛。

    成语出处:晋·陶潜《归去来辞》:“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 星罗棋布【xīng luó qí bù】

    成语解释:罗:罗列;布:分布。象天空的星星和棋盘上的棋子那样分布着。形容数量很多,分布很广。

    成语出处:汉·班固《西都赋》:“列卒周匝,星罗云布。”

  • 烟波浩渺【yān bō hào miǎo】

    成语解释:形容烟雾笼罩的江湖水面广阔无边。

    成语出处:唐 崔致远《将归海东巉山春望》:“目极烟波浩渺间,晓鸟飞处认乡关。”

  • 一泻千里【yī xiè qiān lǐ】

    成语解释:泻:水往下直注。形容江河奔流直下,流得又快又远。也比喻文笔或乐曲气势奔放。也形容价格猛跌不止。

    成语出处:唐·李白《赠从弟宣州长史昭》诗:“长川豁中流,千里泻吴会。”宋·陈亮《与辛幼安殿撰书》:“大江在河,一泻千里。”

  • 纵横交错【zòng héng jiāo cuò】

    成语解释:横的竖的交叉在一起。也形容情况复杂。

    成语出处: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十七:“见《万法归宗》中载有是符,其画纵横交贯,略如小篆。”

  • 别有天地【bié yǒu tiān dì】

    成语解释:天地:境界。比喻另有一番境界。形容风景或艺术创作的境界引人入胜。

    成语出处:唐·李白诗《山中问答》:“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 柳暗花明【liǔ àn huā míng】

    成语解释:垂柳浓密,鲜花夺目。形容柳树成荫,繁花似锦的春天景象。也比喻在困难中遇到转机。

    成语出处:唐·武元衡《摩河池送李侍御之凤翔》:“柳暗花明池上山,高楼歌洒换离颜。”宋·陆游《游山西村》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美不胜收【měi bù shèng shōu】

    成语解释:胜:尽。美好的东西很多,一时看不过来。

    成语出处:清·钱泳《履园丛话·艺能·治庖》:“惟鱼之一物,美不胜收。”

  • 鱼米之乡【yú mǐ zhī xiāng】

    成语解释:指盛产鱼和稻米的富饶地方。

    成语出处:唐·王睃《清移突厥降人于南中安置疏》:“谄以缯帛之利,示以麋鹿之饶,说其鱼米之乡,陈其畜牧之地。”

  • 依山傍水【yī shān bàng shuǐ】

    成语解释:指地理位置靠近山岭和水流。

    成语出处:宋·叶適《安集两淮申省状》:“奔迸渡江求活者几二十万家,而依山傍水相保聚以自固者亦几二十万家。”

  • 繁花似锦【fán huā sì jǐn】

    成语解释:繁:多而且茂盛。锦:织有彩色花纹的锦缎。许多色彩纷繁的鲜花,好象富丽多彩的锦缎。形容美好的景色和美好的事物。

    成语出处:曹靖华《点苍山下金花娇》:“我们坐在……繁花似锦的花丛中,听她谈起沙村公社来。”

  • 精耕细作【jīng gēng xì zuò】

    成语解释:指农业上认真细致地耕作。

    成语出处:毛泽东《做革命的促进派》:“我们靠精耕细作吃饭,人多一点,还是有饭吃。”

  • 落英缤纷【luò yīng bīn fēn】

    成语解释:形容落花纷纷飘落的美丽情景。

    成语出处:晋·陶潜《桃花源记》:“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 田连阡陌【tián lián qiān mò】

    成语解释:阡陌:田间小路。形容田地方袤,接连不断。

    成语出处:汉·荀悦《汉纪·武帝纪四》:“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 无立锥之地【wú lì zhuī zhī dì】

    成语解释:没有立锥子的地方。比喻连极小的地方也没有。后常形容贫穷。

    成语出处:《庄子·盗跖》:“尧舜有天下,子孙无置锥之地。”《吕氏春秋·为欲》:“无立锥之地,至贫也。”

  • 绿树成荫【lǜ shù chéng yīn】

    成语解释:绿树成荫yīn 也作绿树成阴yīn;形容树木枝叶茂密,遮蔽了阳光。

    成语出处:

  • 别有天地非人间【bié yǒu tiān dì fēi rén jiān】

    成语解释:天地:境界。比喻另有一番境界。形容风景或艺术创作的境界引人入胜。

    成语出处: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唐·李白《山中问答》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