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解释、出处

  • 白云亲舍【bái yún qīn shè】

    成语解释:亲:指父母;舍:居住。比喻思念父母的话。

    成语出处:《新唐书·狄仁杰传》:“荐授并州法曹参军,亲在河阳。仁杰登太行山,反顾,见白云孤飞,谓左右曰:‘吾亲舍其下。’瞻怅久之。云移,乃得去。”

  • 打家劫舍【dǎ jiā jié shè】

    成语解释:劫:强抢;舍:住房。指成帮结伙到人家里抢夺财物。

    成语出处:元·武汉臣《玉壶春》第四折:“见俫子撅天扑地,不弱如打家劫舍杀人贼。”

  • 读不舍手【dú bù shě shǒu】

    成语解释:舍:舍得,愿意。读书读到有兴趣时舍不得放下。

    成语出处: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参寥》:“爱其诗,读不舍手;属其谈,挽不听去。”

  • 驽马十舍【nú mǎ shí shè】

    成语解释:用马拉车,一天为一驾,十驾指十天路程。谓驽马奋力拉车,亦可至远。比喻能力低下的人只要奋勉从事,同样能达到目的。

    成语出处:《淮南子·齐俗训》:“夫骐骥千里,一日而通;驽马十舍,旬亦至之。”

  • 强聒不舍【qiǎng guō bù shě】

    成语解释:聒:声音吵闹;舍:舍弃。形容别人不愿意听,还絮絮叨叨说个不停。

    成语出处:《庄子·天下》:“以此周行天下,上说下教,虽天下不取,强聒而不舍者也。”

  • 锲而不舍【qiè ér bù shě】

    成语解释:锲:镂刻;舍:停止。不断地镂刻。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成语出处:先秦·荀况《荀子·劝学》:“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 三瓦两舍【sān wǎ liǎng shě】

    成语解释:瓦、舍:宋、元时指妓院及各种娱乐场所。旧指富家子弟寻欢作乐的地方。

    成语出处: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二回:“每日三瓦两舍,风花雪夜。”

  • 舍本逐末【shě běn zhú mò】

    成语解释:舍:舍弃;逐:追求。抛弃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节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环节,而只在枝节问题上下功夫。

    成语出处:《汉书·食货志》:“弃本逐末,耕者不能半,奸邪不可禁,原起于钱。”

  • 舍生忘死【shě shēng wàng sǐ】

    成语解释:不把个人的生死放在心上。

    成语出处:元·无名氏《锁魔镜》第二折:“你须索舍死忘生,建立功勋。”

  • 舍己为公【shě jǐ wèi gōng】

    成语解释:为公共的利益而舍弃个人的利益。

    成语出处:方志敏《清贫》:“而矜持不苟,舍己为公,却是每个共产党员具备的美德。”

  • 舍我其谁【shě wǒ qí shuí】

    成语解释:舍:除了。除了我还有哪一个?形容人敢于担当,遇有该做的事,决不退让。

    成语出处:《孟子·公孙丑下》:“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 舍己为人【shě jǐ wèi rén】

    成语解释:舍弃自己的利益去帮助别人。

    成语出处:《论语·先进》:“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朱熹注:“初无舍己为人之意,而其胸次悠然,直与天地万物上下同流,各得其所之妙。”

  • 舍近求远【shě jìn qiú yuǎn】

    成语解释:舍去近处的,追求远处的。形容做事走弯路。

    成语出处:《孟子·离娄上》:“道在迩而求诸远。”《后汉书·臧宫传》:“舍近谋远者,劳而无功;舍远谋近者,逸而有终。”

  • 神不收舍【shén bù shōu shě】

    成语解释:神魂离开了身体,比喻丧魂失魄,心神不安定。同“神不守舍”。

    成语出处:清·沈复《浮生六记》第三卷:“余曰:‘此神不收舍,服以补剂,静心调养,自能安痊。’”

  • 神不守舍【shén bù shǒu shě】

    成语解释:神魂离开了身体,比喻丧魂失魄,心神不安定。

    成语出处: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疲乏之极,神不守舍。”

  • 退避三舍【tuì bì sān shě】

    成语解释:舍:古时行军计程以三十里为一舍。主动退让九十里。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

    成语出处:《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辟君三舍。”

  • 依依不舍【yī yī bù shě】

    成语解释:依依:依恋的样子;舍:放弃。形容舍不得离开。

    成语出处: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卢太学诗酒傲王候》:“那卢楠直送五百余里,两下依依不舍。”

  • 用舍行藏【yòng shě xíng cáng】

    成语解释:任用就出来做事,不得任用就退隐。这是早时世大夫的处世态度。

    成语出处:《论语·述而》:“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

  • 竹篱茅舍【zhú lí máo shè】

    成语解释:常指乡村中因陋就简的屋舍。

    成语出处:元·乔吉《卖花声·悟世》:“尘风薄雪,残杯冷炙,掩青灯我竹篱茅舍。”

  • 逐末舍本【zhú mò shě běn】

    成语解释:追求细枝末节,舍弃事物根本的、主要的部分。

    成语出处:《隋书·礼仪志四》:“长吏华浮,奉客以求小誉,逐末舍本,政之所疾,宜谨察之。”

  • 筑舍道傍【zhù shè dào bàng】

    成语解释:傍:通“旁”。在路旁盖房子,同路人讨论事情。比喻人多口杂,办不成事。

    成语出处: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晋孝武帝太元七年》:“此所谓筑舍道傍,无时可成。”

  • 不舍昼夜【bù shě zhòu yè】

    成语解释:舍:放弃。不放弃白天和黑夜。比喻夜以继日。

    成语出处:《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 东家西舍【dōng jiā xī shě】

    成语解释:犹言左邻右舍。住在左右前后的街坊邻居。

    成语出处:唐·李白《江夏行》:“东家西舍同时发,北去南来不逾月。未知行李游何方,作个音书能断绝。”

  • 魂不守舍【hún bù shǒu shè】

    成语解释:舍:住宅,比喻人的躯壳。灵魂离开了躯壳。指人之将死。也形容精神恍惚。

    成语出处:《三国志·管辂传》裴松之注引《辂别传》:“何之视侯,则魂不守宅,血不华色,精爽烟浮,容若槁木,谓之鬼幽。”

  • 恋恋不舍【liàn liàn bù shě】

    成语解释:原形容极其爱慕,不能丢开。现多形容非常留恋,舍不得离开。

    成语出处:《史记·范睢传》第七十九卷:“然公之所以得无死者,以绨袍恋恋,有故人之间,故释公。”宋·王明清《挥尘后录》卷六:“(蔡)元度送之郊外,促膝剧谈,恋恋不能舍。”

  • 舍生取义【shě shēng qǔ yì】

    成语解释:舍:舍弃;生:生命;取:求取;义:正义。舍弃生命以正义。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

    成语出处:《孟子·告子上》:“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 左邻右舍【zuǒ lín yòu shè】

    成语解释:左右的邻居。也比喻关系比较接近的其它单位。

    成语出处:明·吴承恩《西游记》:“云来雾去,走石飞砂,唬得我一家并左邻右舍,俱不得安生。”

  • 取舍两难【qǔ shě liǎng nán】

    成语解释:采用或舍弃都能决定。指难以抉择

    成语出处:

  • 舍道用权【shě dào yòng quán】

    成语解释:权:权变。指变通常道以适应现实的需要

    成语出处:晋·葛洪《抱朴子·良规》:“周公之摄王位,伊尹之黜太甲,霍光之废昌邑,孙琳之退少帝,谓之舍道用权,以安社稷。”

  • 舍经从权【shě jīng cóng quán】

    成语解释:经:正常;权:权变。指变通常道以适应现实的需要

    成语出处: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宾白》:“无论立心端正者,我当设身处地,代生端正之想;即遇立身邪辟者,我亦当舍经从权,誓为邪辟之恩。”

  • 舍本事末【shě běn shì mò】

    成语解释:舍:舍弃;事:从事。指舍弃农耕去从经商。泛指做事不从根本上着手,而在枝节上用功夫

    成语出处:战国·卫·吕不韦《吕氏春秋·上农》:“民舍本而事末则不令,不令则不可以守,不可以战。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其产约则轻迁徙,轻迁徙则国家有患,皆有远志,无有居心。”

  • 舍本问末【shě běn wèn mò】

    成语解释:舍:舍弃。指舍弃农耕去从经商。泛指做事不从根本上着手,而在枝节上用功夫

    成语出处:西汉·刘向《战国策·齐策》:“岂舍本而问末者耶?”

  • 昼夜不舍【zhòu yè bù shě】

    成语解释:昼:白天;舍:止。白天晚上都不停。形容勤奋地学习或工作,到了夜以继日、昼夜不停的地步

    成语出处:春秋·鲁·孔丘《论语·子罕》:“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 舍实求虚【shě shí qiú xū】

    成语解释:放弃实在的,追求虚幻的

    成语出处:清·李汝珍《镜花缘》第39回:“王兄本有养命金丹,今不反本求源,倒去求那服食养生之术,即使有益,何能抵得万分之一?岂非舍实求虚么?”

  • 退徙三舍【tuì xǐ sān shě】

    成语解释:舍:古时行军,一舍为三十里。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

    成语出处:汉·王充《论衡·变虚篇》:“夫三恶言不能使荧惑守心,三善言安能使荧惑退徙三舍?”